笑得好悲伤……
有人发了个鸟山明漫画里面男角色脱女角色内裤的图
别的什么都没说
然后评论里:
1. “断章取义地发图”
2. “这个女孩子也是主角之一,非常独立有个性,不知道你为什么要打拳”
笑得……觉得有点悲惨了
断章取义地发图?但无法否认是有这么一张的存在
女孩也是主角之一非常独立有个性?但还是要被画脱内裤情节
我简直都不知道这些人在说什么又在解释什么
我不知道他们是觉得这有什么可解释的
第一次感觉到什么叫欲辩已忘言
就是,很
当这些人觉得可以用这样的言辞来“解释”的时候,就说明对这些人进行解释是没有什么必要了
而且最惨的是,哪怕一个女角色被塑造得非常独立有个性,也摆脱不了被画这种情节的命运
似乎性别为女在创作者眼里就是一种贱籍,哪怕给塑造得多光鲜多独立也好,在作者眼里依旧是个随时可以摆弄回去的贱东西,与男角色并不享有同等的人格
如果真想看影视版的后40回剧情,个人觉得,电影版红楼比新红楼靠谱得多。
仅以“王凤姐力诎失人心”的章节来看,新红楼处处规摹原著,台词只字不差,却只显得冗长琐细;电影版多有编剧自行发挥,而大多都比较精彩。我尤其欣赏如下两处:
1,王熙凤发对牌,从账房支银子给下人做孝服。当年她办理秦可卿的丧事,就是这样端坐厅中发对牌,如同大将统兵,令出即行。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王熙凤发出的对牌,竟然被账房原物退回。理由是:账房里已经没有银子了,发了也没用。
2,王熙凤抱病巡视灵堂,发现没拿到报酬的下人们全都在公开摸鱼,根本没人为贾母哭灵。此时王熙凤已经没了当初杀伐决断的威风,凄然道:你们就想想老祖宗平日对你们的好处,不能让她老人家走了再受委屈。
然后,王熙凤一个人冲进空荡荡的灵堂,放声恸哭。
这是脂粉英雄的末路。让我想到的是,惨败之后处于绝境的大将,重伤浴血,提着半截长枪,拼死冲向敌阵。
灵堂外,下人们的哭声,终于断断续续响起。
而此时,心力交瘁的王熙凤,已经一头晕倒在贾母的棺木之前。
可能是两会的关系,昨天去夜跑发现白纸运动发生地附近的警力加强了,其实之前那附近就已经是长期驻扎警力了,这条路线我大概跑了半年多,一直都是河两边一边一辆警车和一个警卫站,不论多晚(我有时候是凌晨夜跑)警车都会停在那,真的没有一天是不在的,一开始我还真没意识到这和白纸运动有关,后来意识到很反常蹊跷才联系到一起,河边上也是有警用小摩托长期巡逻的,而且围绕这条河的城市建设异常迅速,以前是很光秃的,近一年来越来越热闹,各种彩灯和座椅装饰几乎每个月都在增加,灯夜里也开着,几乎从普通河边变成了繁华步行街,因此夏天遛弯的人特别多,一开始也以为是常规市政建设,后来意识到大概是让这条路变得更热闹来避免闹事者聚集,而且加灯之后夜里也看得清楚方便监控,最近两会期间警车数量更是翻了一倍,警灯一直闪着,而且连三百米外的过街天桥也有人驻守了(是普通过街天桥不是立交桥,以前是没有人的),看到一个穿军装的凌晨坐在桥上,而且我还在那一带看到好几个没穿警服但一直徘徊的人,感觉是便衣,能感受到他们真的是特别特别怕的,而且这种维稳是完全不计成本的,无限量的投入
一边是农夫山泉包装被指「亲日」钟睒睒卸任,另一边是《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中第34条规定:
「在公共场所或者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着、佩戴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服饰、标志的」「制作、传播、宣扬、散布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物品或言论的」应依法处以拘留或罚款。
这两件事连在一起看怪吓人也怪让人唏嘘的。
首先「中华民族」是个政治概念,其次「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是个高度政治化且极为模糊不清的概念,再者……算了,或许什么时候恢复流氓罪都会有人拍手称快吧。
抛开政治不谈,单论东方树叶包装设计的话那我也觉得农夫山泉很冤。
这个设计很干净简单很好看,而且日本的建筑服饰习俗乃至于宗教和神话,确实存在一些对唐文化的借鉴融合。如果说两个东西在本源上的确存在相似点,那么这样扣亲日辱华的帽子,是不是显得对本土文化不太了解。
大概是汉民族霸权、十年文革和长久以来的高度政治化语境让国人对自己的东西不太熟悉了。平时谈文化自信,谈接文物回家和逃出大英博物馆,但真见了从本土传到外面而且被保留得挺好的东西反而一口咬定这就是别人家的他们媚日辱华。
天天说上下五千年,五千年里被别人抢走的东西至少还有些放在博物馆里,但被国人自己丢了忘了砸了毁了政治化了的东西可能真回不来了。
又看了个脱北者的纪录片,女脱北者跟韩国人结婚生子,儿子经常挑食不吃饭,脱北妈妈恨恨地说“好想把他送回朝鲜体验一下”。然后另一个脱北美少女现在是个网红,曾经吃到55公斤,但为了上镜好看,她又把自己饿回到45公斤……尤其第二个故事让我五味杂陈,不知道说啥好!
刚刚在豆瓣上看到一个很辛酸的提法。有家长说:“我们家的实力配不上小孩子的个性。”
这足以说明,某国的亲子关系往往一地鸡毛的原因。不是父母不爱孩子,而是:
1,在某国,做一个有个性的正常人,风险是很高的。
2,大多数父母没资源没能力给孩子兜底,事实上,他们能勉强让自己和孩子都活着,还没死,就已经费尽全力了。
如果孩子不走某国公立教育系统“洗脑爱党国+内卷做题”的道路,就意味着家长必须能给孩子托底:
要么提供孩子一辈子家里蹲还能生活无忧的资源,要么提供孩子留学和移民的经费。
而某国绝大部分的为人父母者,是卖血卖淫卖器官都凑不出这笔钱的。
我又想到,为什么某国大多数父母对孩子遭受校园欺凌,如此不当回事,还逼着孩子别当回事?其实也未见得是父母不爱孩子,而是因为,大部分父母没能力给孩子转学换环境。
@drunkstar
是这样的。很多所谓的“餐桌礼仪”,背后都是权力政治。例如,把伸长筷子去夹较远的菜,定义为“不礼貌”、“没教养”,但实际上,一开始那些更美味营养的菜肴就会被摆在餐桌上更有权势的人(权贵、家长、男性)面前。这种餐桌礼仪的真相,就是要求权力下位者恪守本分,不许去分食权力上位者的好菜。
@bellevue
民主能不能当饭吃,这个不好说,但不民主确实会让人没饭吃。已经有很多研究者都指出,20世纪那些造成人道灾难的大饥荒,几乎都发生在极权国家,饥荒不是因为真的缺乏食物,而是食物没有(或者有意识地不被)分配到一些人手里。
评论区一个男的:希望看到更多案例、实例和个人讲述,好把具体的问题呈现出来。光是理论难免空泛泛的,很难理清头绪。
“解释是下位者的劳动”,这男的都没意识到要求别人解释也是一种情绪价值索取。我看你敢不敢去政府工作报告底下留言说太空泛了。
https://mp.weixin.qq.com/s/C3oFr_QkxHk0D0gWEIZk1g
男性不发表性别议题就当是自己人 女权不发表耽美议题就当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