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叶文洁为什么不能跟那个白记者睡呀??你到底以为那个年代有多「纯洁」?这是真不知道女知青被流氓、文化流氓和村干部祸害的故事是伤痕文学一大主题吗?我家里甚至就认识靠跟支共干部睡觉才得以比别人早几年回城的女知青!

看陈红和蒋勤勤的儿子就知道了。。。
三次元的貂蝉和西施,也救不了丑男人的基因。。。

这么说是因为,在整部《三体》原著三部曲中,除了充斥着的厌女气息,还有很强烈的“工程师思维”或“理工科思维”。
这种思维相信真理唯一性,也就是这个世界可以分解为经典力学定律那样唯一的答案,并基于这个答案得到唯一的社会发展路径。
这个思维还相信这种真理是只有少数人(智力足够聪明)的人那里,而绝大多数人只配被其领导。所以,我们看到孤独、睿智、充满智谋、不受感情影响且始终被误解的男性:罗辑、章北海等角色,

显示全部对话

我依旧觉得比起刘慈欣,王小波的未来想象更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
王小波的未来是:技术用于把电视摄像机镜头的雾霾调成蓝色,老百姓却只能骑花大力气制造出的土三蹦子发动机,向海外学习先进的鞭刑技术,但普通人与国外的联络仅限于被拆开的书信;大学生毕业后就被关进监狱,赚了钱只可以用于给自己买金手铐,出差要坐集装箱,甚至集装箱里的马桶消毒药水都被换成了价格低廉蓝墨水;历史学家和作家都得凭证营业,干得不好就吊销你执照还送你劳动再教育……
听起来是不是比流浪个球中国多了?

上司跟我讲些自己去读书会,会有人流泪,说参加心理学活动,什么开悟,自己是自己的贵人,不要试图改变别人你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什么正能量,说自己招人都不招看起来萎靡的,感觉能量场不正。我操快别说了,你们健全人的集体活动透露着一股邪教的味道。我发现国内的心理学就是一种劝自己看开点,在不能向上探究痛苦成因,不能向上琢磨向上抗争的前提下,反复研究打磨自己。劝自己笑着接纳有限的资源空间,去积极追逐自己想要的,包括笑着接纳在家庭里一动不动的老公,积极操控子女的人生。学会接纳当下的生活本来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咱们老中人在学着接受烂泥的过程总有点子自我洗脑的的恐怖。

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时间概念的存在,且人类对时间的感知是线性的,人能具象化这个概念就天然受到了诅咒,因为寿命的有限所以焦虑会如影随形般强烈,人们对生活的期待永远是一切都要变好,哪怕是螺旋上升也得上升才行,这样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得到更多享受,比如说今年比去年学了什么新技能,赚了更多的钱,结识了更多的朋友,身体更健康了等等,但现实不是这样的,生活未必总是在变好,有时候就是今天不如昨天今年不如去年,就是赚得少了,身体差了,失去了朋友和家人,希望更渺茫了等等,总有一些人的人生就是在总体变差中度过的,但在对时间的线性感知下这变得难以容忍,最终转化为痛苦,然而时间大概率不是线性的,甚至可能压根是不存在的,将要发生的都是已经发生过的,过去和未来相互接壤,本为一体,一切都已注定,每个切片都安静的待在那里,在更高维度中你可以走入任意的片刻,但在这个维度里你只存在于当下,对一切感到不安

这算白纸2.0吧,「白纸」这一标志物不仅开始脱离物质载体进入数字化赛博化阶段,拥有了「白屏」这种更加难以杜绝防不胜防的形态,甚至其颜色属性也被进一步提纯,今后可能白色的一切都开始具备抗争意味变得“阴阳怪气”,白衣白帽白鞋,白纸白屏白图,甚至白色的光也可以象征着自由,抗争语境也从疫情反封控进入更加纯粹的对独裁暴政的反对,感觉有一种力量已经悄然扎根正在化茧成蝶,这是极好的,因为这个国家的症结绝不仅仅是在疫情封控上,希望关于「白」的意义可以继续被扩大和延续,成为更庞大和无法被限制与消解的力量

惊闻华北某高校,评职称不再明码标价多少篇C核北核、多少篇SCI,改为由学术委员会评议认定申报者的论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我退一千万步讲,或许它的本意并非让学术委员会寻租腐败,而是十分善意想破除“唯核心刊物论”——但是,它还有一个条件:评正高的人,需有政策建议并获得副省级以上官员签字批复,而且要从政府OA系统里头导出的签字批复。

不清楚北方什么情况,但在广东,政府部门连日常工作的来往文书,科长副科长都拒绝签字了,局长更是装死……所有日常工作靠口头通知,生怕留下任何痕迹,日后追责。
(大家一定记得,新冠期间,几乎所有封城、抓人隔离的事,全没有正式文件、公章、领导签字。)

该高校竟然让教师去找副省级以上干部在政府OA系统里给签字 :blobcatwhat: 副省级干部自己来评正高都不敢在OA签字吧?这学校是打算在OA系统里昭告天下哪位干部与哪位教师有一腿?

rt,我记得颜怡颜悦的一个采访稿。颜悦说,疫情期间见不到颜怡,“如果我打电话给街道说,因为我们是双胞胎,所以我们俩不能分开,他们应该会直接挂我电话。这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因为你忽视掉世界上有个群体需要每天见到对方。合法夫妻可能大家都会理解和同情,但是双胞胎很难。所以我觉得首先双胞胎应该能被允许结婚吧,或者至少拥有合法夫妻的权利。”
又或是在节目里说,“我看她的时候不是看到自己,我甚至觉得我看到的不是一个人,她是一个信息受体,她进入我的心流了。我对她输出,不像是在对另一个人类输出(中略)……她像一个我的思维,寄生在一个肉体身上。”

看到一个标题,很能概括当下简中的岁月静好:《贫血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纠正自己一些中文表达习惯:
三年自然灾害➡️三年大饥荒
受疫情影响➡️受清零政策影响
资本主义经济➡️自由主义经济/自由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
国内➡️中国
大陆➡️中国
两岸三地➡️中港台

普京这类人的罪大恶极之处在于,他终有一死,十年,二十年,甚至哪怕三十年后。但经由他手扩展的俄乌两族的仇恨,将三十年,五十年,甚或世世代代延续下去。小独裁者制造人间悲剧,大独裁者制造人间地狱,这就是我们必须坚定反对任何独裁的最朴素的理由。

看到豆瓣上有人提到,某国应对失业率,又出了更新也更骚的操作:

“我们这里是怎么解决就业率的问题的呢?假如你毕业&失业宅在家3个月以上,社区工作人员就会给你或你的父母打电话注册个类似微商的东西,这样你就成微商了,就业率就上来了。”

由此,我再一次意识到,以后,“怎样在事情没解决也没法解决的状况下,成功地把KPI刷了”,将会成为你国公务员最主要的工作内容。而那些真需要解决问题的事和人,请自求多福。

douban.com/people/32283045/sta

最近发生的破事太多了感觉这个新闻会被忽略,湖南洞口县的政协委员嫖娼被抓,警方还特意辟谣“不是嫖宿幼女,对象已满14岁。” 如果嫖宿幼女罪没有被取消,这个辟谣甚至都不用发。但凡满了16岁都肯定不会强调14岁,这个时候未成年保护法又失效了。

之前看到一个说法(原文找不到了只记得大意),说我们本来都是4维生命,到3维世界体验旅行。在出发之前,跟留在4维空间的搭档约定,为了能顺利地完成旅行,如果遇到什么问题,搭档会给出帮助。但是3维生命无法解析4维信息,怎么办呢,搭档说,你要留意一些预兆,它会以你能注意到和理解的方式传达给你,当你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只要留意就行。

我跟我的搭档一定约定了将线索留在书里。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我就读书,书里总能找到让我茅塞顿开的钥匙

不过话说回来最有寿衣感的还是马面裙,料子绣花加款式都很符合,基本没见过穿了好看的人,胯但凡宽一点、穿上以后把褶撑开的效果,就像阴雨天膜质后翅收不回去、只能扎煞在外边拖着乱爬的直翅目(如蚂蚱)或蜚蠊目(如知名不具)的昆虫。只有笔杆身材穿着才不会显得更丑。见过穿着效果最好的就是在天坛看见的一个笔杆姑娘,穿深地金花裙子、外罩到小腿的黑呢子大衣,只露一截下摆,搞得像个很整洁的鞘翅目,就还挺好的,跟人民大会堂服务员差不多。

显示全部对话

我一直都认为,某国根本不可能严管食品质量问题。倒不是因为官员收了奸商的钱,而是因为,如果把掺了垃圾的淀粉肠们彻底逐出市场,这国的大部分底层屁民们就会发现,以他们的收入,他们根本买不起符合安全标准的、没掺垃圾的、人能吃的食物。

这也就可以理解“今年塌房的全是我爱吃的”这种令人心酸的热搜,是怎么来的——除了少数吃特供的赵家人,这国的绝大部分屁民,其实只能用掺垃圾的食物果腹。

其实用 “国家体制管理完善且有效” 这种话形容朝鲜这样的地方并没有任何问题,而且还能够让人们加深对于这种乍一听很美好的词的进一步思考。

这个灯下黑现象很有意思,比如大陆女人讨论起港台的女人地位时可清醒了,重男轻女封建余孽滔滔不绝,再进一步就是北方女人批判福建广东的追生儿子,不生儿子不能领证,宗族文化重等也是头头是道,北方里面又细分东北觉得自己独生子女普遍,女人地位高,很少有人反思到自己头上,好有意思!以上说的都是大众认知水平啊,不算清醒的个体。

显示全部对话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