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由死去的中金女员工,我突然又想到亮亮丽君。

对于亮亮丽君那对开小店的河南小夫妻来说,中金女员工代表了他们毕生向往的、却又是穷极一生都无法爬升到的顶点:名校文凭、北上广工作、高薪体面行业、出手买的是价值千万的上海豪宅,绝无烂尾之虞。

亮亮丽君,和中金女员工,分别代表了,你国真诚相信着、认认真真做着“中国梦”的、低配版模范国民,和高配版模范国民。

都是在经济高速发展期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都是爱党爱国、努力上进、考学工作,都真诚地相信着“国家和我们的生活都会越来越好”,以及“东升西降、超越美国”。

——直到,他们在“越来越好”的喝彩声中,买了房。

头文字D的男主拓海怎么会喜欢一个援交女呢。一个豆腐店开车开到出神入化的男人可能单纯吗。没有压倒别的男人的竞争之心和虚荣吗。为什么不喜欢一个本本份份的普通女子。青春期的女孩子没有援交女纯欲风的打扮,不懂得察言观色,安静示弱,普通的女孩子都是内心戏,只会索取注意力和情绪价值。所以这样单纯的男孩子只能喜欢单纯的援交女。

【copy】

都在说中金那跳楼女子。不乏说不该跳的,熬过困难阶段就好起来啦。可能好起来吗?即使可能,又是怎样的"好"呢?能有我所要的生活品质吗?

又有说她要求太高的,但追求高品质有错吗?凭什么就要降低要求呢?凭什么我的人生就要被折叠呢?

中国人太会委屈自己了,让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过什么样的生活,只要能活着。活得很像样吗?很崇高吗?很悲情吗?

下一代完全可以拒绝这样的悲情。自己窝囊过一生,又要求下一代也这样。如果苟活一代一代的结果是下一代再下一代继续苟活,那为什么还要活?

活命不是唯一的理由。下一代觉醒了。

我们这些上辈人,让受穷就受穷,让挨饿就挨饿,让当斗争工具就当斗争工具,让上山下乡就上山下乡,还青春无悔了,让下岗就下岗,让当韭菜就当韭菜,被忽悠几十年,给你一点饭吃(还是自己创造的),还感恩了。

如此下贱一生,有什么资格对下一代指手画脚?

男作家对女的只有三种看法。
一,她喜欢我的书,我们可以上床了。
二,她没看过我的书,呵,女人就是没品味。
三,她批评我的书写的不好,女人懂个屁啊【破防】。

没有例外,只有会装的和不装了的。

生活在国内一线城市会发现周围人对经济的感知是非常迟钝的,主要是过去改开这些年积累的社会财富社会资源高度集中在大城市,其所保障的这些人的生活太滋润了,我周围即便只是普通小康生活的人,现在仍然敢给自己上杠杆,敢买车买房生孩子,并相信这是给自己提供努力生活的动力,房子车子也就算了,那些孩子感觉很悲哀,完全是父母想当然抉择的产物,未来人生本质一片渺茫,先不说思想上被不被洗脑成小粉红,生活上就连维持目前的阶层都可能很困难,就算是本地人有房产又能传几代呢,产权本质上都是国有,这个政权一旦玩不下去还不是随便征收你,这次上海跳楼的女性是这类人的代表案例,信息渠道局限,手里有一个就敢过十个的生活,而且很多人即便没有案例中当事人那么有钱,但生孩子仍然是大家最敢做的事,无非就是仗着孩子好拿捏,银行的钱还不上它是会找你算账的,而没钱培养自己的后代则不需要负硬性责任

“不把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当成自己的问题”,这一点我很难做到,因为从小我父母就把一切怪在我身上,我妈常说“当初就不该把你生下来”,把自己过得不好的原因都归结于我。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小事也如此,比如有一次吃饭,她帮我夹菜(那个菜离我很近完全不需要她夹我也没要求她夹),结果菜掉在桌子上了,本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没有人说她一句,她却忽然发火骂我,说全都怪我。😅
遇到一点小事就崩溃,崩溃了第一反应就是怨孩子,和孩子没关系的事也要往孩子身上推。
在这样环境下长大,很容易出现羞耻和愧疚的情绪,也很容易界限不清,把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往自己身上揽,觉得必须为别人的情绪负责,一个总想着对别人情绪负责的人很容易陷入心理操控,当然这样的操控已经重复无数次了,最初的操控者就是父母。

显示全部对话

@lilaoshizuikeai 对外:美国投毒,印度点火,日本排水,犹太资本,武统台湾,香港废青。
对内:公知传谣该抓,境外势力煽动女权,性少数阴谋影响生育率,宗教洗脑无孔不入,回民不吃猪肉少数歧视多数,熊孩子调皮欠打

如果人是目的,那人一定是不可能烂尾的。人如果“烂尾”,就一定是因为国家没把人当人。没把人当成人的国家,不管短期内看起来多么花团锦簇烈火烹油,长期看是一定会烂尾的。

看到那种穿汉服出街,自以为制作精良考究,还原历史,跟那些妖艳贱货不一样,但还是被路人误会为日本or韩国服装,我心里会特别爽……真的,谁懂那种爽啊,就是那个宝宝动图⬇️⬇️

看到有人用汪汪队来指代政府,笑出声了

读过 火车 🌕🌕🌕🌕🌕
中金女员工的惨剧,又让我想到宫部这部名作,也是写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的大萧条时代,那些在泡沫经济中超前消费、背负巨额债务的人(包括房贷)的悲惨命运。你国的法制和社会兜底机制都远比当年的日本更差,由此而来的人道灾难,只会更严重。

想到书中一个让我难忘的比喻:
蛇还是要蜕皮,是因为它相信总有一天会生出脚来,总是期待就是这一次了,就是这一次了。
是蛇又有什么关系,就算不长脚也无所谓,蛇就是蛇,不也是条好蛇?可是蛇认为有脚比较好,有脚比较幸福。
这世界上有很多蛇,想有脚,却疲于蜕皮、懒得蜕皮、忘记如何蜕皮。于是聪明的蛇卖给这些蛇可以照出自己有脚的镜子。
于是有些蛇就是借钱也想买到这种镜子。

PS:我一直在寻找题目提到的那列火车,后来才知道,“火车”不是“train”,而是个佛教术语:“人以恶应堕恶道,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俱至,必有火车来迎。”

有人可能会觉得,真的就因为缺乏”爱“,国家就会衰败吗?跟经济、军事、科技、文化都没关系?
我的回应是:即使国家的强大和这些因素都有关系,但一个国家要在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方面获得大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也是爱。
就拿军事来说吧,我最近在看《锌皮娃娃兵》,里面很多苏联士兵都提到他们在战场上打死敌人之后往往会搜刮死人身上的东西,什么东西都要,包括内裤。
在苏联眼里,苏联士兵能不能穿一身合身舒服的军装,能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保住一条命,都并不重要,重要的就是把军人送到战场上让他们尽可能杀死阿富汗的敌人,仅此而已。
而这种对士兵的漠视不仅让看似强大的苏联在阿富汗折戟沉沙,还让从阿富汗战场回来的苏联军人成为苏联治安的不稳定因素,属实是玩火自焚。
美国的军事指挥技术为什么要不断进步?因为美国士兵的妈妈用选票逼着美国军方必须把美军士兵当成自己的boy,所以不能允许浪费人命,不能允许训练松懈,不能允许装备低劣,不能允许轻易开战……
所以美国成为军事强国了啊,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中国的教育最可恶的地方就是用一种看似精明的市侩去污蔑人类最纯粹的感情,让人们对爱嗤之以鼻,以致于错失了让国家强大起来的最大动力。
只知道追逐利益的国家会有什么代表性的企业呢?
三鹿啊。

显示全部对话

换句话说这不是一种回避丧失的手段,没有就是没有,丧失就是丧失,丧失很痛,而且它不可挽回,它会带来长期和慢性的影响。它会诱发压力,它会导致更低的生活质量和更高的死亡率,它已经发生了,我们只是在做我们能做的,我们不是在假装它可以恢复原状。

显示全部对话

现在的负政府乱象,更能说明当年改开辉煌的成就不是政府努力做对了什么,而是只要它们愿意放松各方面的管控,就算啥都不做,且贪污腐败、丑闻频出。老百姓依然努力拼搏,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制造财富。

这就是戴锦华说的他们那个年代“全面男女平等”。😅

中共建国后土改,地主的老婆小妾女儿,也被视为应该被均分的财产。

所有幻想回到毛时代的(男的),我只能说我太了解你们。

从鸦片战争打败了之后一直到现在,一直都有人问中国到底怎么了?中国怎么会在对外战争中屡屡一败涂地,以致于丧权辱国、俯首称臣?
有人说这是中国人缺乏先进科技、有人说这是中国人缺乏高效管理,有人说中国文化太过僵硬,有人说这是西方的阴谋打压……
但在我看来,中国的问题一点都不复杂。
中国目前唯一的问题是:中国不把中国人当作人。

日本校车遇袭事件发生之后,我们的副总理何立峰跟日本的官员是怎么说的呢?
希望不要因为这件事影响两国的贸易。
你看,一个无权无势、从事的工作也平凡无奇的中国妇女,在中国政府看来死了就死了呗。作为中国的官员,我们的何立峰关心的是外交和贸易大局,是日本人别因为这些事生气不给中国赚钱的机会,连一句为胡女士表示哀痛的场面话都懒得说的。
记得她的生命和牺牲的反而是外国人。
中国自己不关心中国人的生命和生活,只拿他们当韭菜,自然也就可以节省大量可以让中国人变得聪明、有爱心、有尊严的行政成本,养肥一小撮红色的权贵。
然而这样一来,中国人也不会对中国这个地方有一丝一毫的感情。腐败、欺诈和暴力会大行其道,只有最大限度地破坏自己的家园,才能获得能让自己活下去的短期利益。
中国的历史就是一本恐怖小说。

这个经济形势下,强吹实在无效了,所以从来不承认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规律(比如在党的领导下美国08年金融危机都没影响到我们(当然是假的))的中共也开始默许周期说法的在各平台大行其道。

所谓下行周期、降息周期,还是在兜售一种廉价的希望,仿佛熬过这阵子,中国未来可期,经济还会变好。(当然也是假的)。

另一方面也是对合法性的维护:下行不是党的领导不英明了,实在是经济规律太可恶。

古人的头脑还是太简单,想象危险也只能想象到“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这一步。其实真正的危险,是眼明心亮地基于一套自洽且坚定的简单理解,对复杂系统进行大刀阔斧不管不顾的操作。之所以乱刀都不一定能捅到大动脉但是霸总裁员总是能裁到大动脉,就是因为后者太有主意了。

从其他方面看这起事件是不是针对日本的仇杀事件,一是其他地方的日本人学校,比如李老师收到了投稿显示北京的日本人学校加强了安保。而各大门户网站都发布了打击煽动中日对立等违规内容的公告。从这些侧面看大家对这个事件的针对性还是比较明确的。

显示全部对话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