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Y
同感。它自己就是二代,却还不愿意让其他的二代三代们靠血统沾光(它自己可能心里也有数,让你国大大小小的赵家裙带灰孙子们都来啃这个大饼,国绝对不够啃的)。它的心态就是:特权只能朕一个人享有,其他人都应该一律平等,都是朕的奴才。——这怎么可能?你修宪登基能拿维稳系统堵老百姓嘴,地方胥吏就敢因为各种芝麻绿豆的私利(从乡镇银行爆雷、到学校食堂吃出老鼠),拿维稳系统堵老百姓嘴,而且堵得比你还有效率!
@RXY
这破事的根源,还是你国执政党一直都没解决的合法性问题。你要真搞皇权政治万世一系白头山血统,在你国古代就不大有人买账(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辛亥以后更是想都别想。但你要卖弄自己是先进性的奉献的革命政党,赵家娃的机会和待遇,就不该跟群众娃有那么大差距。所以现在只能是糊弄着来,一边偷着给赵家娃开快速通道,一边还对广大群众牛马标榜除个人能力之外资本为零,而现在,快速通道这事儿,已经越来越盖不住了。
新冠以后,日本的游客逐年上升,整个日本都有点不能支撑的感觉,一些改变也悄悄发生,在日本住的中国人尤其明显能感觉到,以前出门是不会查在留卡的,现在就需要看在留卡了。
如果大家到日本旅行,我觉得或许避开热门路线比较好,否则体验真的非常差。就像threads看到网友抱怨,很想平和一点彼此理解,但在京都等城市经历的一些部分发出来往往是小红书爆款。
还有像北海道旅游,其实前几年就风评很差了,因为当地根本支撑不了,对应不了那么多游客,尤其像饮食店,本来也就那么大点,只有那么几家,游客去了发现根本吃不上,就非常火大,矛盾也就此发生。
仙台似乎也不能避免,日本的黄金周和中国的黄金周凑在一起,游客非常多。我觉得就是很容易发生矛盾,像我就会为此避开,赶紧在黄金周真正来临前回家。
其实这也是我痛恨共产党的一个地方:实际上就共产党所处的地位和它掌握的资源来看,它可以说是有义务革除这种陋俗的。但因为革除陋俗是需要消耗资源、付出劳动、并且对稳固自身地位并没有什么好处,它就放弃了。
我前几年听到有些地区的人还在想办法给女孩裹小脚,甚至在网上还有类似的贴吧,流传给自己女儿裹小脚的那种图片和贴子。
我就在想:你在微信群里传一张习近平的ps丑照,第二天就有国安来找你了,就这么个力量,要把发这些贴的人全部抓到派出所里写保证书有多难呢?肯定是毫无难度,然而他们就是可以不管,放任自流。
昨天那个特稿也一样,户口制度本来就是你共的剥削工具,你都把人剥削成这样了,起码一个可怜的孩子因为摊上了一个畜生爹上不了户口这种小小的困难你顺手解决一下吧?这个畜生爹反复虐待殴打小孩你能不能稍微动根手指头解救一下?
但你共就是,一点点解决问题(哪怕有许多问题是他们自己造成的)的努力都不想做。
@maoyishao
听到这些话,我也会很应激。因为自己还小的时候就是这么被暴力威胁过来的。我曾经因为看到豆瓣有人说“看到谁浪费粮食,我真想扇他”而当场发疯,是真正的发疯,如果这人在我面前我真能扑上去抠他眼珠子。因为“不听话就扇你”这话,我从小听得太多、太多。小时候会被吓得缩成一团哗哗掉眼泪,长大了只想扑过去咬人拼命杀了他。
[成都天橋懸掛爭民主布條 27歲青年梅世林已遭刑拘⸺中央社](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504280333.aspx)
"海外異議人士杜文表示,事發當天,梅世林曾將一段全長僅13秒的影片、現場照及身分證照發送給他,並指「這個標語我已經準備一年了,希望幫忙傳播一下」。他雖勸告梅世林離開中國,但梅世林堅持留下,並表示「作為一個中國人,活得太委屈了」,「要吶喊,哪怕粉身碎骨」。
根據報導,成都一名知情人士秦姓民眾證實,布條是梅世林懸掛的,而當局對事件極為緊張,正在調查梅世林有沒有海外背景。如果有,就會交國安單位處理;如果沒發現「勾結外國勢力」的實質證據,就繼續由成都警方處理。
秦姓民眾說,自梅世林懸掛布條後至今近半個月,整個成都的公安系統都高度緊張,就怕事情重演,「公安局長就別幹了」。"
//就為了有人掛個布條。
很多受中国式父母荼毒的人是这样的,通过自我感动式的付出,给出对方没有要求也不需要的东西,来让对方感到愧疚,在需要的时候要求对方偿还自己的付出,永远将自己放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上,他们没有真正的善意,人情只是一个随用随取的储存罐。
关于骗婚,最好别看,你真的会被我气死
老实讲我现在也不想再掰扯骗婚这种问题了,1顺直男骗婚的并不少,而且骗婚的定义到底是什么?顺直男为了传宗接代相亲找一个女的算不算骗婚?生完孩子就出轨小三小四的算不算骗婚?我还有个朋友(女),根本不爱男的,就为了堵她妈妈的嘴,很随意的就和一个小学同学结了,她自己的原话是“我结婚是因为我根本不在乎这个事”,这算骗婚吗?;2男同骗婚本来就是建立在歧视和生育文化基础上的,社会整体对性少数越不友好,骗婚的人就会越多,越歧视,性少数就越不会出柜,你既不包容性少数,又强迫ta们出柜把自己置身于不安全且毫无保障的环境里,这是迫害;3虽然现在一说骗婚指的都是男同,事实上因为女同的隐形和被忽视,现实里骗婚的女同并不少(或者很多人结婚时根本没意识到自己的取向),去年还看到一个投稿说自己奶奶在爷爷死后和另一个女人好上了,结果被自己儿子送到了精神病院。而且我觉得很多顺直人完全意识不到出柜这件事是个多大以及多恐怖的问题,到现在还有出柜的同性恋(男女非二元)被送入矫正中心,跨性别更甚。轻松说出“你出柜我就支持你”的人,是无法想象出柜对于性少数来说是一次身份的重置的意义。而且和家人出柜、和朋友出柜、在职场中出柜,这不是出了一次就万事大吉了,每一次出柜都会面对成千上百的问题,尤其这国人对同性恋什么知识都没有,时不时就说些冒犯人的话,你出不出都要时时面对羞辱,更不要说被出柜丢工作的人了。还有很多人喜欢说“女同和男同名声都不一样”,你有没有想过这种说法不光给女同上了枷锁,强制刻板印象和规定什么样的同性恋才是好同性恋,同时也会让僭越这些规范的女性/非二元被排斥出不受歧视的群体(出轨、滥交、性病等)——而这些行为在异性恋中“正常的”简直不是个事。
说这么多不是在说我支持骗婚,而是每个人/问题在这个社会中都不是孤立的,一个问题的解决绝对不可能是把弱势群体孤立出来,对男同骗婚的解决必然要经过权利运动的争取,国家和社会层面对LGBTQ人群的认同,歧视和仇恨的减少,否则所有人都只能在混乱中互相咒骂。至于骗婚的顺直男,没人在乎。
看到豆瓣上有人扒出,某个头部创业公司正在研发的、面向青少年的“AI心理项目”,其实是个披着“AI心理咨询师”外皮的大数据模型,目的是识别“精神高风险”人群。
虽然早就对deepseek之流抱有本能的警惕,但这种骚操作,还是惊得我目瞪口呆。那些脆弱绝望到了不敢求助心理医生的孩子,向AI倾诉的时候,肯定不知道,他们倾诉的内容,不但会被传给校方和家长,让他们日子更难过;还会变成数据库的材料,用来识别和抓出,所有受着心理疾患困扰的苦人!
——我越来越感觉到,在这个信息技术疯狂膨胀碾压一切、而且正在被更坏更疯的人所利用的时代,时代最亟需的正是文科。正在被排挤、被猎巫的文科。
防删,原文如下:
【小同志这两天去参加AI+心理论坛,回来给我科普了“计算心理”。我原以为AI+心理赛道是朝着“人人都可以拥有一个自己的心理咨询师”这个方向发展的,结果是——某头部创业公司开发了一个可爱的卡通女性人物,让孩子们跟她对话,而在这个卡通人物背后则是一个通过面部表情等情绪反应来“分析欺诈概率”并号称精准识别“精神高风险人群”的大模型,模型训练所用的数据则是从金融反诈/电话催收/视频核保过程中积累的测谎数据。更惊悚的是,结合教育部2023年颁布的“中小学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的规定,这个技术即将推广到学校。试想一下:孩子面对一个自称“AI青少年心灵伙伴”的卡通形象毫无防备地倾诉,而这个卡通人物实际上是个测谎+监控设备,随时将“精神高风险”数据传送给学校老师和家长……#福柯棺材板压不住了】
我觉得中国语文课本还有一个糟糕的地方:它哪怕收录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也往往喜欢拿自己那套马克思主义的思维刀具,把鲜活生动的文学作品切成歪七扭八的尸块,再逼着学生咽下去。
就好比鲁迅的《祝福》,老中的教辅书和网上流传的教案,很多地方的理解都是错的。
比如很多分析说柳妈是一个“善良而愚昧的女人”,给我都看笑了:什么样“善良”的人会对祥林嫂这样一个受尽了折磨的人说:你当初还不如撞一个死,你现在死了,到地狱里就会有两个男人来争你,阎王就会把你劈成两半。
用这种恐怖的话去吓一个受害者已经是非常恶劣了,柳妈还要骗祥林嫂,让她把自己所有的积蓄拿去捐土地庙的门槛……
这种人善良?如果她真的只是愚昧,那鲁迅为什么又要写“她诡异地笑了起来?”这不就是发现了一个新的折磨祥林嫂的办法的得意的笑吗?
现在这些教案和教辅资料的编写者自己都没多少水平,偏偏又碰上个文盲主政,把语文书当作宣传教化工具,那更可怕了。
还有人说四叔这个形象说明了封建礼教的毒害,我也不同意这个说法。
四叔这样的人物其实就是单纯的坏,跟封建礼教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历史上学理学的人如过江之鲫,难道个个都是坏的,都没有人性?
而且小说里写得很清楚:尽管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但还是忌讳说鬼和死;明明按照礼教讨厌寡妇,但还是贪图祥林嫂的劳动力,依旧雇佣了她……这一切都说明了四叔根本就不是一个虔诚的理学信徒,他只是单纯的坏,理学只不过是方便他欺负弱者,发泄自己戾气的一个保护伞,就好像吃斋念佛的人设也只是柳妈发泄自己戾气的保护伞而已。
但没办法,咱这语文课本已经变成政治课本的附庸,这些细微的东西基本上都很难跟学生讲清楚。
焚琴煮鹤,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男性不发表性别议题就当是自己人 女权不发表耽美议题就当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