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能走到联合国五常,G7甚至五眼联盟国家首脑位置上的人,怎么可能是个好人?别说这些强国了,一个普通国家的领导人怎么可能背后没有巨大的利益集团?怎么可能不去调动巨大的权力和组织关系为其自身和利益集团牟利?
好的制度,公正的法律,透明的媒体,自由的言论,甚至于拥枪权,都不是直接约束这个人的道德准则与行为模式的手段,更不是干涉其为自身及其所属利益集团牟利的途径。这些都是制造危机感的威慑手段,确保能让这个人在损人利己的时候有所收敛,知道害怕,不能肆无忌惮,要瞒着人搞,拍板做决定的时候要谨慎,分配利益的时候要权衡,出了事要找替罪羊,要在公开场合表现出悔意,让所有人认为这个人是个可以受到影响能自我控制的人——对于完全失控的最高权力者,有法律、制度、舆论和枪保证能把这人换下去,上来个再差也比这个人安全的继任者。
结果学生还是送了……
在课堂上跟学生仔细说了这个事情。
我说,老师不是说不接受各位同学的好意,我其实很感谢大家。但是首先我认为对老师表达祝贺完全可以口头进行,没必要一定用物品。其次,我特别担心你们是因为受到“老师对你们有恩情不送就是白眼狼”的心态和舆论影响才不得不送。这样就没有意义了。
顺便科普了一下我认为的“恩情”是什么。
我说:各位同学学会感恩很好(其实是因为学校领导喜欢说感恩教育,我不好公开说学校领导是傻逼……),但请一定要注意:人的思维框架的底层应该是权利和义务,如果你没有理清权利和义务的问题就去谈恩情,那就会糊涂。比如,老师跟学校签了合同才来上课的,合同就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认真上课让你们学到东西是我的义务,从我这里学习是你们的权利。这里面不存在恩情,【老师对你们是没有恩情的】,只有我做出了超出我的义务的事情,我才能说对你有恩。比如我给贫困的学生垫付了学费之类的。
而且现在谈到“恩”总有一个潜台词就是“回报”,你们发现没有,我们这个社会上总是老师要求学生感恩,老板要求员工感恩,父母要求孩子感恩,【都是权力地位高的人要求弱势的人去感恩】,这个字眼看上去很有人情味,其实更接近于债务的概念……所以当你走入社会,如果权利义务问题没有搞清楚就有人跑来对你说我对你有恩,那你一定要小心……
顺便科普了独立思考的好处。
感觉应该对得起学生了吧(思
听同事说尼泊尔现在处于无政府管理状态,PM辞职,president没有实权,我问她那下命令朝抗议者开枪的是谁,她说是军队首领,有可能军队将接管国家,而这是最糟糕的结局。虽然social media ban可能只是一根导火索,真正的问题是政府腐败和专制,但我还是觉得中国在其中做了推手,建立防火墙的技术,甚至隐瞒信息,暴力杀害抗议者,有可能都有借鉴于中国共产党。尼泊尔现在一片混乱,加德满都Genz抗议还在继续,军队的枪声还在继续,浓烟四起,民众愤怒的呐喊声不绝于耳。她请我来家里吃momo,她和她的尼泊尔朋友和我围坐在一起,看着油管上的新闻和视频,脸上写满了担心。我劝她不要看太多,适当隔绝信息,但我很清楚我们都做不到,那种无力感,那种幸存者愧疚,我们能做的只有看着,记着,传播着。
我更加内疚和伤心,不仅为她的国家和现状,也为名义上的我的国家在这场灾难中扮演了帮凶的角色。我之前对尼泊尔的了解很少,只知道这是一个在喜马拉雅山脚下小小的,安静的国家,物价便宜,很美丽,适合徒步,现在却硝烟四起,物是人非,人和国家的命运漂泊不定。我惴惴不安心不在焉地吃着她做的momo。
妈妈,我饿,但我吃不下。
@RXY
我估计是因为时代的影响。改革一代的年轻人,他们的父母大多是失败者(5060后,被红色暴政祸害得最惨的一代人,大多数都是又穷又缺乏教育),所以年轻人看不起他们,也不愿意听他们的话,而他们的社会经验也真的是没多少有用的好东西。而习时代的年轻人,他们的父母却更可能是改开时代的受益者(70后),年轻人看到父母由做题家而成为体面中产,当然会觉得听父母的话是对的。然而他们的父母,成功的原因,恐怕也并非本人有多明智。
@zhuxiaobao 啊?难道习近平真的有所谓的衰弱光环,谁跟他亲密合影谁就倒霉吗?
我开始暗搓搓地期待普京和金正恩暴毙或倒台了……
有象友吐槽说,00后和我们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们是真的对违(中国)法有负罪感”。
我忽然想到,这正是在墙内长大的你国Z世代,被规训出来的一种糟糕的思维定势和错觉:他们是真的把CCP视为合法的、正常的政府,而把他们自己当作,守法的、且应该被政府保护的公民。
这种错觉是非常危险的,而且会越来越危险。因为CCP的统治危机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没能力也不想装成正常政府了。
我忽然想到一个老电视剧《荣宝斋》,其中有个桥段,是戊戌六君子遇害以后,男主和他的忘年交(一位在西北反清的回民反贼头领)谈起这事。反贼大叔的回答,极其精彩:
——你被强盗抢的时候,跟强盗讲理,管用吗?这个狗屁朝廷就是强盗。跟强盗打交道,就两条道:打不过它,就跑;打得过它,就打死它!
这正是你国Z世代亟需破除的一种迷信,和亟需建立的一种新思维方式:
——别再把CCP当“政府”看待了,应该把它当一伙强盗看待。
这样,你跟它打交道的时候,就可以确立两个保命的原则:
1,千万不要指望强盗会保护你,帮你办任何正事。
2,当你被强盗毒打和抢劫的时候,千万不要再自我归罪,觉得它有权打你,觉得你自己错了。
我又想到那个被“帮信罪”讹诈、逼死的姑娘,越想越难过。如果有人告诉她,她不是罪犯,而只是被绑票的受害者;它们不是政府和法律,它们只是抢钱的强盗,她也许就不会死!
明天教师节,本三流教师正好说一下我心目中教师的第一条做人的原则:
不要自视对学生有恩。
同事今天晚上值班的时候还在探讨哪个哪个班给各科老师买礼物花了多少钱买了些什么。我就觉得很奇怪:学生为什么要在这个节日花钱买东西送老师?老师难道没有工资吗?
但感觉他们都很坦然的样子。我就想:难道我们学校天天给我们灌输的感恩教育起作用了?在学校,恩情体系是一座金字塔。老师对校领导感恩戴德,哪怕校领导全是一帮草包;同时又从学生那里把这个恩情债收回来,美其名曰“教学生学会感恩”……
准确来说,“恩情”是一种农业时代的思维,因为人际关系、社会分工和社会保障都十分简陋,所以对很多现在习以为常的事情,古人要用“恩”这个概念来概括。比如医生救人、官差缉盗、师长教诲……这些东西在现代社会都可以用经济回报来偿还的,不能说医生治好了你就是救命之恩,只要善待医生,不拖欠医药费,用不着觉得自己欠了谁。
在商品经济的时代还在强调“恩情”和“感恩”的,有一个算一个全是流氓和变态。
就好像我们学校,作为垃圾学校收费一点都不便宜的,而且校规变态,校领导班子也草台成天搞各种幺蛾子,我不怕自揭老底,我也不是什么良师,纯粹是混口饭吃的垃圾教师。但就偏偏这样的学校和老师,天天都在强调要让学生学会感恩。这不就是小号的朝鲜,将军的恩情根本还不完么?
想想那个场面我都觉得恶心:一群负有教育职责的成年人,完全无视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地位差距,认真地认定自己对学生有恩情,学生需要在节庆日作出物质回馈……
丢不丢人啊?
反正我明确跟学生说过我不收这个礼物,班主任问起来就说是我本人不要。
刷到小红书讨论愤怒的葡萄的帖子,好多人表示看不下去,因为所谓的饥荒、难民,居然有汽车开,顿顿要吃咖啡,肉,还有汉堡,糖。这日子横向对比,算什么饥荒!
我一时面露难色……咋说呢中国人确实是遭过老罪了。但是我就挺烦这种“因为我遭过罪所以搞苦难竞赛”的心态,谁都没我苦,所以完全不肯去理解别人的狭隘。甚至对于经济是如何运行的都没有基本概念。
愤怒的葡萄里所描述的饥馑不是天灾,完全是人祸。书里一直在说加州多么富饶,物产多么丰富,但宁可浪费也不给穷人。那美国的制造业已经发展到那个地步了,汽车便宜啊。咖啡、汉堡对他们来说也是最廉价的工业食品,没有营养的,这是真的能饿死人。又不是肯德基进口到中国还要加税。咖啡、汉堡在中国是“小资”的文化符号,在美国又不是。就感觉像预设了美国人也说汉语一样荒谬。
读外国的小说就是要去了解没见过的文化和人,而不是拿心里固有的一切去衡量,然后固化狭隘。
再说了其实中国也没那么多天灾造成的大荒,也是人祸。但是从来就不允许去分析为什么是人祸。
我想起这部改编的电影当年被苏联禁了,理由是美国最穷的人都有汽车开,影响不好。那是五六十年代的事情,我看当今中国也没好到哪里去。
@sabishizhiren “真打起来,他要捐那5000w,就出在你们身上,不仅如此,他还要把你们孩子的命一起捐上去。”
@zhalibrown
你提醒了我。这也是我对吴京的感受。我曾经非常喜欢他那个娃娃脸的少年造型,他早年演绎比较成功的,正是这种少年(or孩子)与江湖的故事,天真无知而又孤勇炽烈,或者被江湖吞噬,或者被前辈引导,都是极好的故事。我是真的没想到,也不敢面对,他后来变成了这么一副油腻媚权的恶狗相!
男性不发表性别议题就当是自己人 女权不发表耽美议题就当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