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能理解什么是趣味并且能接纳趣味甚至追求趣味,对少数人来说是天分,对很多人来说是后天习得的技能。
而趣味是最好的释放一个人的精力的办法。
如果一个人没有接纳趣味的天分,也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他被耽搁与压抑的精力会变成攻击性。
王小波(和其他优秀的极权主义观察家)的聪明之处在于看到了极权的狂热和无趣之间的联系。
李安在喜宴里将中国人爱在婚礼上闹伴娘总结为五千年的性压抑,也是了不起的洞察力。
列宁斯大林毛泽东波尔布特金正恩以及希特勒墨索里尼罗伯斯庇尔这些人最突出的共同点就是生活极其乏味,极权社会的生活最突出的特征也在于娱乐几乎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看不到尽头的政治学习与集会。
《狂热分子》中说极权主义的领袖通常都是失败的没有天分的艺术家,背后的原因令人发笑。

极权主义之所以在某些国家容易成功是因为极权主义并不是一开始就说自己打算奴役全人类,它很聪明地先攻击了一些看上去并不重要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实际上是整个社会赖以繁荣的根基:艺术自由、言论自由、市场经济、人权、法制……
在某些国家极权主义容易成功,是因为那些国家本来就不重视这些东西的价值,甚至会高高兴兴地把这些东西交出去,换取极权主义开出来的空头支票。

@MulanPurple
就是这个道理。除非你是那几十条在上头挂了号的官方蛆之一,否则你的巨量粉丝数对于上头来说永远属于不可防不可控的危险因素,正如,那些乐于公益事业、在一方威信很高的乡绅,在皇上眼里,是一定要收拾的。

看到很多女孩子因为月经量大,缺铁性贫血,很痛心。咱国人的饮食,尤其面食省,肉蛋奶水产特别少,食源性铁锌摄入严重不足。买点本地牌子的纯牛奶\酸牛奶,像我就是每天揣包里一盒,有点饿\渴就喝,电饭锅蒸两三个白煮蛋饿了就吃,干酪也可以备上一点。

鱼虾蟹贝等海鲜水产的铁含量特别高,畜禽肉虽然也高却比不上它们,我放假都会去一趟菜场买点海鲜比如马鲛\带鱼\鲭鱼、虾蟹,扇贝、蛏子、花蛤做来吃补充铁锌,很幸运在沿海,菜场的养殖小海鲜如扇贝、花蛤便宜过猪肉,现在少吃零食、不喝奶茶,摄入优质蛋白优先。

@jfeng13579 是蠢。大部分中国男性,从来不会因为有女性家人,就站在“我有女性家人”的角度算账,更不会想到计算他从女性家人那里获利。哪怕吃软饭的,他们照样认为自己是“顶梁柱”,若没有他,地球不转了,他吃大亏“养着家里的女人”。

我见过太多中国老登,有老婆、有妈、有女儿,每天诅咒全世界女人都死光。直到他妈他老婆真的离世,他在晚年突然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没水没食,从宠物狗变流浪狗,很快也死了。

2024年胡润中国,预制菜百强企业名单

西贝和老乡鸡赫然在列
除此之外还包括

绝味,广州酒家,海底捞,新雅粤菜馆,紫燕百味鸡,眉州东坡,九毛九(太二),周黑鸭,煌上煌,同庆楼,巴比馒头,唐宫,吉祥馄饨,久久丫,全聚德,知味观

如想吃饭时规避预制菜的,可以看个这榜单

某天我刚进会场,一男老师正高谈阔论:“如果是我,我也不会招聘女生。” 某女老师欲争论,男老师大声喊:“女的要休产假,当然不会招你们”……

男老师语气自豪,仿佛掌握成本与收益的真谛。我内心:原来男的求职秘诀是不休假啊,你们干脆五一国庆也别休了。

后来该男老师调到市委工作,马上新冠疫情,他再也没休过假。不仅不让休假,对上要提着脑袋准备背黑锅,对下要提着脑袋面对愤怒的市民。

新冠政策结束后,政府尝到甜头,掌握成本与收益的真谛:原来你们可以不休假啊。从此公务员和事业编,动不动被取消周末双休——上半年创建文明城市,下半年创建卫生城市,昨天有登革热,今天有基孔肯雅热——捡垃圾,扫大街,工作留痕,拍照打卡考勤,做好台账……政府拉壮丁越来越顺手。

男老师某次到学院老领导家里坐,哭诉日子太惨太难过。

这是福报,应得的。你看见别人有产假、有福利、有工资,你不争取一同享受假期、福利、工资,反而当工贼,打击排挤别人——那你不当奴隶谁当奴隶。

我对AI的繁荣看法是这样的,它确实在很多场合需要形式主义的时候,真的帮得上很大忙。

但是这是要付出代价的。AI其实负外部性很强,且不说它在加速地给网络世界创造垃圾信息并蔓延到现实世界。它表面上从个体提供很多方便,但是从宏观总量上,它反而会批量制造更多的制度性麻烦和形式主义工作倒灌。

因为制度性麻烦和形式主义工作是独裁者奴役和驯化底层的一种基本手段。因为有了AI,这只会让独裁者们发现给人们创造制度性麻烦和形式主义工作的成本大大降低,所以它更有理由制造更多困难给大家克服。

想起4G和微信出现之前,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的沟通是高度隔离的,大学阶段学校与学生家庭更加近乎隔绝,这给了大学生更多个人自由。但自从有了微信之类的通讯工具,人与人的沟通和交流变得更便捷了,后果就是人的工作与生活界限被彻底打破。很多本不应该深度联系的元素(比如学生家庭与学校老师)建立联系(诞生了“家长微信群”这种变态怪胎,什么学生家长去学校做清洁工作)。学生的个人空间被更加深度地剥夺,从一开始就接受更加深度的思想阉割。

上了班才会成为牛马吗?
出生你就是养儿防老的牛马;
上学你是升学率的牛马;
婚育时你是父权结构的牛马;
私企是资本的牛马,国企是体制的牛马;
年轻是儿女的牛马,年长是父母的牛马;
出了门就要营业,无时不刻不卖笑讨铜板;
恐惧的驱使,焦虑的推进,屈辱下求生存;
麻木了感受,消弭了梦想,连爱好都不记得;
没人把你当人,也不知道怎么把别人当人,最后连自己,都不把自己当人了。

我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只见那同人女将身一扭,反从现实胯下逃走了

“情绪价值”这种话,特别物化人类,好像每个人都本应得到的基本的尊重、关心、与爱,都是利益权衡与价值交换,人类天生就无法自发产生这些美好情感,也不配,只有高权重者才配得到些可怜巴巴的虚假关爱。同理还有“舔狗”“恋爱脑”,这些话术的前提就是爱情不可能本能而发自内心,必定与得失相关。用投资收益看待世间万物的角度不知道是不是源自内宣,因为从那时起,倡导民主自由就成了除非给钱,否则不可能有人会做的傻逼行为。

Chatgpt如此大规模地被讨论以后,我才正视关于自己很像“机器人🤖”这件事,但我仍然还伴随着,啊?你们怎么发现我在假装人类的。

这些年中国的体制内和体制外,已然变成两个物种。宣传机器的眼中,只有体制内,只对体制内喊话。
例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这句话,其实际含义是国资委找人注册公司假扮民营,领取优惠政策。真民营老板,血本无归,若把那宣传当真,去政府讨饭,只能领到一顿打,变失信人员。
例如“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让汉族干部和国企关系户到基层盯梢维稳,到西部占山圈地、挤走当地民族。草民擅自流动过去,立刻成为重点关注的不稳定因素。

黑仔死前,叫大家去摆地摊,可能是政府对体制外的人,做的最后一次宣传。

(至于体制内的大量岗位,也早已与实务无关,越来越多的工作变成全职学习“重要讲话”,从星期一学到星期七。其余就是维稳。少量实务人员,苦苦维持原有的业务,假装机器还在照常运转。)

显示全部对话

@board
【用力地敲敲!】

我校的性别研究课在最近发生的情况:

前几天,有奇奇怪怪的人来旁听,他们含糊其辞地说认识班上的某个同学,是某同学邀请来旁听的(其实班上根本没有这个人,别的同学说,上一届或者下一届也没有,更何况,奇奇怪怪的旁听者也讲不出来这个所谓同学的姓氏,只有一个含糊不清的名字)。讲师问这几个旁听者的名字,他们居然也不说自己的姓氏,所谓的名字也很明显,只是拿圣经里面反派的名字来搪塞。

幸好讲师开始怀疑他们,让他们下次再来,因为讲师既不认识他们,也完全不知道那个所谓的同学是谁,然后他们就离开了。

跟朋友交流了一下,据说别的学校之前也有类似的事情,有的人旁听这类课程(比如性别研究),然后录像举报讲师,要求校方处分讲师,这太可怕了。大家也要注意安全呀,特别是在五大湖区、中西部的大学的象友。

窦文涛在和鲁豫的对谈中说他们这些主持人所使用的普通话是一种无根的语言,和方言不一样,然后在这之上,广播电视系统所创造出来的美学是播音腔,是一种完全虚构的东西,和现实中人们说话完全不一样。
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这也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我们的审美,我们要求外国语影片中的“中文”也必须符合这种腔调,但它其实是飘浮的。而真实的展现手法有很多种。

“清朗行动”进行到现在,性质已经从大清洗变成了卡廷大屠杀。区别在于,斯大林在苏联杀人,冤不冤的先不说,至少名义上杀的是反贼和异见分子。在波兰杀人就不一样了,没时间也懒得区分,只要是读过大学/后备军官/有点社会影响力的都干掉。因为默认波兰全员都是敌人,目标就是把敌人的精英分子干掉破坏其组织能力。现在互联网的情况也是一样。圣上已经默认任何可能的“舆情”都一定是反对自己的,所以就要事先摧毁任何一个有可能成为信息节点的网红。只要你有点影响力,就算没有异见也不行。谁知道你的“意见”会不被引发“异见”呢?你们睡得着,圣上睡不着啊。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