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自从开始帮老师照料猫,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爱猫、呵护猫、欺负猫、挑衅猫 :ablobblewobble: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人文项目:性别特权自查列表

1. 在与另一性别的申请人竞争时,我被录用的几率更高。
2. 我不用担心性别和家庭生育状况,影响我升职。
3. 在陌生工作场合,我几乎不会担心遇到性骚扰(queer/gay群体不适用)
4. 我的成功被认为与我的能力和经验相关,而不是我的外貌和穿着。
5. 我可以独自海外旅行,不用担心因为你的性别而成为暴力的目标
6. 我的性别被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变得更有经验”,而不是不被受欢迎。
7. 如果我做与女性相同的任务,并且如果测量完全是主观的,那么人们很可能会更我更多的财务报酬
8. 如果我的家庭选择不生孩子,我的男子气概并不会受到质疑,或者被说违背了我的“自然本能”和我在社会中的角色
9. 如果我有孩子并为他们提供保健和照顾,我会因出色的育儿而受到称赞。
10. 如果我有孩子,同时是一个老板,没有人会认为我经常不在家,很自私。
11. 如果我要求见“负责人”,“上面的人”,我将面对一个与我同性别的人。我和他有很多共同处,这让我更有信心我能成为他们。
12. 小时候,我比乖乖的女孩子得到更多老师的关注。
13. 我没有被暗示,因为性别,所以我不太可能从事数学和科学专业
14. 如果我开车不小心,这不会归咎于我的性别。
15. 如果我和很多人发生性关系,它不会使我成为轻视或嘲笑的对象。
16. 我的衣橱和梳妆相对便宜,人们也不期待我花时间化妆。
17. 我不用担心体重,也不会有“我应该淑女”的想法
18. 我可以穿着同一件衣服参加许多花哨或正式的聚会,没有人注意或批评性地评论它。
19. 我可以大声喧哗,不怕被称为泼妇。我可以积极进取,不怕被称为异类。
20. 如果我有一个妻子,我们会分担家务,但她很可能会承担大部分的育儿工作,包括育儿中最肮脏、重复的部分。
21. 如果事实证明我们中的一个人需要牺牲事业来抚养孩子,我们很可能都会认为,牺牲的事业应该是她的。
22. 在我的国家中,决定法律如何制定和执行的人,大部分都是我的性别。
23. 一般我不会被陌生人打量和抓住屁股。
24. 我可以在俱乐部脱光衣服,并且当我跟朋友分享我的性体验时,他们会觉得很有趣,而不是觉得我低俗和羞耻。
25. 我不必担心因为在婚姻中出轨而被殴打或杀害。
26. 当我说话时,无论知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我都感觉自己说话时有一定的权威。

中國人去非洲貧窮地區,招錄幼童跳舞、喊口號,甚至是自己侮辱自己的“我是弱智黑鬼”的視頻產業被BBC記者曝光。

看著那些小孩一個個一臉純真的笑容指出自己就是視頻裡的哪個哪個,心都碎了。

兩三塊人民幣換那些小孩拍攝一天,甚至是平時小孩該上學去的時候。孩子們的家長也不清楚那塊黑板上的中文到底寫的什麼。

垃圾國家的垃圾人。

twitter.com/i/status/153624253

我希望大家能够抵制这种恶劣的剥削行为。视频里说道,这种产业链一般集中在非洲地区一些贫困国家。这几个来自中国的“负责人”会苛刻他们的工资,并对孩子们进行虐待。有记者乔装成顾客同其中一一位“负责人”交流过,负责人那句话真是令人永生难忘,他用中文说:“不论他们多么贫穷、家里有多么惨都不要可怜他们,不要可怜这群黑人。”

显示全部对话

英国宿管拿着BBC一篇文章跟我讨论,定睛细看发现是关于我国互联网曾风靡一时的“生日祝贺类”视频,通常都是一个中国男人念一句话,一群非洲小孩会拿着黑板复述他们无法理解的中文。此类视频的“适用场合”可以是生日祝福、重大事件庆贺、同人整活,甚至有心之人会利用语言差异,让这群孩子说出针对本族人民的歧视性言论。

更恐怖的是每当我刷到这类视频,每一次的匆匆划过可能沉默地支持了一场剥削。

有无绒友有这篇《从丰县到唐山——什么是系统性的性别暴力》的截图或者其它备份,被删了 :blobcatknife:

@EveAMnesIa

我反而觉得「男正常人」是一个不错的称呼,要把男的从「正常人」里摘出来,「正常人」默认不包括男的,有个例时就需要特别指出是「男正常人」。

就像他们对女性做的事一样,把女性全摘出来当作特例。女飞行员、女军人、女驾驶员……

性别暴力不仅仅是从打人开始的。如果性骚扰被严肃地当成犯罪对待,社会教育普及到位,何至于男的把性骚扰当作其权利,把打女人作为她不识抬举的惩罚。有太多次,只有出现这样的受害者后,才能在同温层之外的社会层面看到“严惩犯罪”的声浪,即便如此很多人还是认为该被严惩的只是“打人”。

打著女權口號的某電視劇裡,女主被打靠男主救,男主打不過了靠自己老爹救,看起來父權社會真的會中國男孩保護中國女孩;現實生活裡,女的被打靠女的救,男的要麼忙著打人,打被性騷擾的女的,打路過勸架的女的,打自己勸架的女朋友,要麼接著坐在桌旁邊吃宵夜邊看「戲」。事情放上網路鬧大了,王睪飛們恨不得把店裡坐著的男的全雇來審查一秒刪視頻三秒降熱度,完事了屏幕前的男的趕緊出來割席:可不是我打的啊,妳們女拳師別亂發瘋。

别东亚三国手牵手了,人日本学校泳装去性别化,你中部分人转评却在阴阳怪气。(我觉得这套泳装挺好,以前游泳就很讨厌常见泳装的设计)

刘亦菲和曾轶可传绯闻的时候我毛都没长全,今天看完来龙去脉,谁要再来跟我说她们是直恋姬,一律当酸黄瓜处理

《梦华录》里有段花魁和宋印章的对话,大谈卖艺是凭本事吃饭,卖身才是下贱,这其中透露出的对妓女的无知和恶意,已经到了我难以忍受的地步。当然,我也清楚,虚构角色的台词首先出于作者的安排,有太多的功能需要,然而类似的对妓女的贬低还分布于整个故事的其他角落,我很难说服自己这只是文学的显现,而不具有道德教化的延伸。更不用提在简中过审的诸多条件作为外部因素所扮演的角色。

以前写过沟口和成濑镜头下的妓女形象,他们除了拍出了贫穷和不公,还将她们的困境带入到关于人如何守住自我与尊严的探索。他们的视角无法覆盖到方方面面,但看懂了的人至少会问自己,如果我身处这样不幸的命运,我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我出卖的尊严比较少,又有多少是来自我的道德运气所给予的选择环境。我本来也不指望在国产作品里看到这些,不劝人从良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女人,至少我们自己,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放弃这样来自父权道德的排位?判定一个人的灵魂是否纯洁,和判定一个人是否真的堕落,它们的标准与条件,根本不在这样的排位里。

被科普了一下赵盼儿这个角色,很震撼。像这种完全不受男权叙事框架束缚的女性人物形象,我还真想不出第二个。倒不是说别的作家都不如关汉卿,主要是在传统社会里,女性成为故事的中心,往往是要通过某种性缘关系才立得住的(也就是具有现实感)。所以女性的自由意志,通常是在爱情这个主题上表现出来。比如巴黎圣母院里的爱丝梅拉达,爱得无怨无悔视死如归,这跟爱没爱对人没关系,也跟谁好谁坏没关系,完全是因为自己乐意——雨果写到这一步,已经是天花板了,但还是逃不开“爱情”这个框架。另一个更接近“完全不受男权框架束缚”这个标准的女性人物形象,是莎士比亚笔下的麦克白夫人。作为剧情推动的主要动力,她的行为模式确实完全不“女性化”,但是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她一直在自觉地与女性特征(比如母性)做切割,也就是说,这个女性角色仍然是以男性镜像的方式成立的。而“女人要像男人一样狠”,到底算不算是摆脱了男权框架呢?勉强也可以说是,但毕竟还是差了一层。所以,说回到赵盼儿这个角色,在“完全没有恋爱脑+完全不接受社会规训/荡妇羞辱”这方面,真的是千古第一人。我就是娼,我不指望谁来救我;我要帮朋友出头,我有什么招用什么招。色诱很丢人吗?觉得丢人你别上我的当啊……这股子坦坦荡荡,已经不是“大女主”能概括的了,说是“大丈夫”也怪怪的,就叫“大Boss”吧。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