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什么都不行才是众生常态。
有人说生命始于40岁,也有人说是50岁,其实都不对。生命应该始于,你不再取悦围观者的那一天。
敢于适度冒险是个有价值的品质。很多人在漫长的应试教育里被夺走了尝试的勇气,习惯在所有事上找标准答案、道路。其实出了学校大部分事没标准答案,人生轨迹没标准路线,很多事尝试代价低,犯点错不会怎样,后果就丢点面子、挨点批评、浪费点时间,仅此而已。敢适度冒险,能探索鲜有人知的捷径。
#勇气
你说有朝一日,不是今天或明天,也不是下周,只是有朝一日。
人们说“有朝一日”的时候,其实意思就是“永不”。
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寻找爱情,只是去爱;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求空泛的成长,只是开始修养自己的性情;你的人生,一切,才真正开始。
这一代年轻人并不跟时代较劲,他们很自我、很明白、很现实,表现出低欲望、少消费、不买房、不结婚、不要孩子,却被社会定义为“躺平”。
社会总想着各种方法,逼着他们买房、结婚、生子、消费、内卷。最该认清和接受现实,改变观念的其实是中年人。
一个人最该发展的技能之一:
减少想法和执行之间的垃圾时间。
时间一定会解决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但是,如果你没有承受时间的体力,一切都会无疾而终。所以遇到困难时,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吃饱饭、睡好觉。我相信,「吃饭睡觉」比起「穷思竭虑」更能拯救你。
“不必问世界需要什么,问问自己,什么事让你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然后就大胆去做。 ”
如果你不能友善地说,那就别说了。
真正的驱动力路径是:1、我想为某群体解决一个问题(目标);2、我是否有这个能力(衡量自身);3、我必须要有这个能力(学习能力);4、我能不能解决得比他人更好(检验市场对照自身)。
如此过一遍,这个事才算自己的事。盲目地要“更强”,不过做了“别人的事”,充其量是“做的更好的别人的事”。
要乐观,悲观没有任何意义。马斯克:稍微努力一些,就能超过60%的人;你干什么都能专注一点,就能超过80%的人。
有人说生命始于三十岁,有人说生命始于五十岁。其实都不对,生命始于你不再取悦围观者的那一天。
我常发一些鸡汤,有时候觉得看一些积极向上的内容很必要,毕竟人是观念动物。
网络时代几乎所有的问题,能都能搜到解决方案和达成路径,打通人的观念,触及心灵,然后激发出那股内驱力。
世间上大多情况都是内驱力和一个笨蛋达成了很多聪明人没有达成的成就。
判断一个人牛不牛逼其实一条就够用;
看他面对问题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是广泛牛逼人的基础素质。
“人遇到了挫折,就想回去看看”。
生活的本质是,你要什么,它就不给你什么。而生活的智慧是,给了你什么,你就用好什么。
人一旦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做决定就很快了。
读什么专业,找什么样的配偶,在哪个城市工作,买什么样的房子……关键时刻毫不犹豫,这才能走在别人前面,这才是能把握自己人生的人。这样的人,也不会被周围的噪音干扰,因为他们都没有你更了解你。
做自己,真的很酷,也真的很爽。
自信不是知道自己能还是不能,而是相信通过尝试和练习,最终一定可以。
你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做什么。不在于你说什么,不在于你信什么,给谁投票,而在于,你把时间花在什么上面。
/凯文·凯利
“当你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时候,想想他为什么好意思为难你”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