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什么都不行才是众生常态。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如果理解了皇朝的最大问题在于帝制本身,那么他该多么痛苦。因为他看不到任何解决方案,也不能发表任何言论去直言此事。
规律的作息,才能保证长期稳定的高效率。一天工作下来,晚上精力通常不好,晚上9到12点看书基本浪费时间。看书像穿堂风,一阵风刮完,什么也不剩。人的思维处于惰怠的状态,看书难以激起思考。同样的考验是,一天下来自控力用得差不多了,给自己找理由“放松放松”,不知不觉刷很久短视频,影响睡眠。
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奥苏贝尔)
我佩服每天运动、交谈不打断别人、讨论的时候每句话是完整句子的人。
“只要将水弄浑浊,别人就不知水有多深。同理,只要多用晦涩难懂的表达方式,别人就不会知道你的思想有多浅薄。”
你能,是因为你相信你能。
心理学家说:越大胆追求你的人,可能越不爱你几乎没有例外因为真爱的第一征兆就是胆怯和自卑
那些胆大敢追求你的人幽默且风趣让你感觉他很懂你的人
说白了都是在配合你因为不爱才能游刀有余,才能理智,用各种套路
反倒是那些一见到你就语无伦次,笨手笨脚的人还有一定几率是真的喜欢你的人
如果你总是漫无目的地刷手机,就相当于自愿走上了手术台,任由众多陌生人从你身上切割时间。他们令你无法反抗地浪费了你生命里的几分钟几小时某种意义上,他们夺走了你一部分寿命。
一个唯利是图的社会,每一个人都会在物化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成为受害者。
——蒋勋 《生活十讲》
把自己交给他人的眼光去评判,正是产生不安和怀疑的根源。
——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
永远记住一点:
当你在评论别人的时候,你所评论的内容根本不能代表别人,却100%地在向别人透露着自己。
---《半山文集》
不要把自己当成时代和社会的耗材。要当成一个人,一个会开心和难过的人。
自己辛辛苦苦地奉献,然后把这些当成理所应当的;又或者是对自己没有要求,两耳不闻窗外事,等着自己被时代抛弃得无声无息。
你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要奋力一搏,但是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情绪,累了就要休息。
“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油腻的中年人,封闭自己,失去学习状态,似乎符合人性。自我教育反人性,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读书、行路、做事,不是为了争个高低,证明别人是错的。建设自己,盯着别人对的地方、做得好的地方,为我所用。 当我们不再去挑刺,开始问“他们做对了什么”,这才是找回了学习的状态。
成年人普遍失去了学习的状态。买很多课,读很多书,与人讨论,看起来很努力,实则是假学——非低水平的勤奋,而是抬杠式学习。喜欢辩论,总是要争一个对错输赢。实际上,一直在巩固自己的刻板印象。眼睛总是盯着别人的问题,看不到别人的过人之处。眼里总是看到垃圾,当然学不到东西。
人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在该起来的时候躺着,在该躺下的时候起来。顺势而为这四个字,理解、执行了,人生的路也就能走好了。
中国企业管理理论的核心:1你干得好是我领导有方;2.你干不好是你有问题,和我没关系;3.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让学习回归学习本质”是最重要的。”学习的本质“是跟知识较劲,不是跟人较劲。
所有因为学习跟人较劲的:不论是来自家长、老师、孩子自己、还是来自任何人,都是不对的---不论站在哪边。
想要赚钱,就不要把这件事想的太复杂。关于赚钱这件事,就是帮特定人群解决特定问题,然后获得报酬。
你给老板打工,说白了就说解决的老板问题,可能是生产问题,也可能是销售问题。老板支付你薪水。
怎样变强:不抱怨和倾诉,不仅没用还会被看轻;不追热点,除非能从中获得些启发;尽量追求观点的完整性和对行动的指导性;找个长期目标,使之与日常行为产生因果关系,不要让日常行为流于随意;长期锻炼身体;合理化生活,避免浪费时间且损耗心力的活动——情绪波动、观点摇摆、后悔、焦虑。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