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他是恐惧的,这是久违的被摆到了公共层面的恐惧——这种恐惧触及了这个系统根本性的脆弱、即习与中共的合法性来源——这恰恰证明彭载舟是对的、最早在上海街头喊出「下台」的人群是对的。直指根本的政治性的公共表达,对这一切的荒谬公开地说不,才是最具动员力与生命力的关于语言与身体经验的勇气「启蒙」。恐惧的天秤中那个隐形的砝码现身了 ,虽然这同时意味着这个依旧强大无比的极权机器的疯狂反扑和更加严防死守的管控。
同样让人想叹一声久违的是这个反应短暂地回到了理性独裁者的逻辑,虽然它只是蜻蜓点水的一瞬,是猝不及防下的一个回神的激灵,因为非理性原本就是权力集中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即便有什么延续性,这也丝毫不值得庆祝而只进一步说明我们处境的可悲,这么多人道灾难的堆积才终于让「亲自指挥」的某一个人理解呼号与疼痛的关联或者找到台阶,而这甚至成了许多人眼中足堪庆贺的胜利——这实在是自我期许上堕落得足够久、与正常的公共生活想像隔绝得足够久、在大环境与具体生活除了指向更坏其他全然无法预判的泥淖里翻滚得足够久,才可能习得的生存惯性。
我心里一直无法摆脱的一条时间线关于规划中2020年全面建成的社会信用系统,这个因为covid在公共讨论层面不如前些年热烈、却恰恰因为covid得以堂而皇之彻头彻尾实现的几乎超越任何反乌托邦小说设定的电子监狱。这是无论习或者官僚集团都无法放弃的甜头、是没有covid也有其他借口加诸所有人的电子镣铐、是早在边疆预演的帝国回旋镖。过去十年以及更久的时间线已经不断向我们证明,自欺欺人对应的只有更彻底更系统性的剥夺与更难以预估的灾难。我们要谈论的难道只是防疫政治、要追问的难道只是这三年吗?
乌鲁木齐东MV(曲:皇后大道中 改编:佚名)
在看《天气好的话,我会去找你》
https://neodb.social/movies/2785/
随着大家越来越注重自己的隐私,会注册另一个或多个邮箱。这里分享几个我会用的小技巧。
1、每次注册新邮箱后都给一个固定邮箱发送一份固定内容,可以是自己喜欢的短文,或者是一封信。
这样以后忘记密码,也无法使用注册手机号码、密码提示时,可以提供这封邮件的题目和内容,可以很快帮助客服确认自己的身份以找回密码。
【多次经历证明非常有效】
2、使用多平台密码记录软件。我目前用Bitwarden的免费功能,完全足够。iOS、Mac、浏览器、window通用。只用记得一个密码就好。
3、利用邮件转发功能。如你填写[email protected]为你的邮件。那么所有发往这个邮件的都会自动转发给你真实邮件地址。
我目前在用
https://duckduckgo.com/email/settings/autofill
免费,且非常便利。避免泄露邮箱与密码。
自上周末以来,全国多地爆发的、以白纸为象征的抗议运动引来世界瞩目。与此同时,从各地传来消息,有一些参加街头抗议的人士遭到警方抓捕。民生观察网对部分被抓捕人士的信息进行了初步收集。以下为其中部分人员名单:
秦超,安徽六安人。11月27日晚在上海乌鲁木齐路被警察带走(十点左右失联)。
景雪琴(网名:李笑笑),武汉人,因参与游行失踪,家住武汉恒大御景湾。11月28日晚11:30分,被不知名警察带走,给朋友最后发的消息是,人在古田武汉市公安局硚口区长丰派出所。
福建农林大学一名不知名学生,11月29日晚,在福建农林大学手举白纸,随后被赶来的校领导以及安保人员带走,现状不明。
陈佳林,上海女孩,因连续在乌鲁木齐中路参加悼念活动,在回到九亭地铁附近家中正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隶属于上海市城市轨道和交通分局钱姓民警抓走,具体抓走时间不详。据透露,11月29日晚上十点,被关押在上海市第二看守所(莫高路9号)。
李康梦,南京传媒学院举白纸抗议, 11月30日被捕,目前失联。
#深焦DeepFocus 微博:
#视与听影史最伟大百部影片 《视与听》杂志每十年评选一次的影史最伟大百部电影(导演版)名单公布,《2001: 太空漫游》位列榜首。
480位导演选出的导演版榜单:
1.《2001:太空漫游》(1968)斯坦利·库布里克
2.《公民凯恩》(1941)奥逊·威尔斯
3.《教父》(1972)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4.《东京物语》(1953)小津安二郎
4.《让娜·迪尔曼》(1975)香特尔·阿克曼
6.《迷魂记》(1958)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6.《八部半》(1963)费德里科·费里尼
8.《镜子》(1975)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9.《假面》(1966)英格玛·伯格曼
9.《花样年华》(2000)王家卫
9.《特写》(1989)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12.《出租车司机》(1976)马丁·斯科塞斯
12.《巴里·林登》(1975)斯坦利·库布里克
14.《军中禁恋》(1998)克莱尔·德尼
14.《七武士》(1954)黑泽明
14.《精疲力尽》(1960)让-吕克·戈达尔
14.《潜行者》(1979)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18.《现代启示录》(1979)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19.《醉酒的女人》(1974)约翰·卡萨维蒂
20.《罗生门》(1950)黑泽明
20.《偷自行车的人》(1948)维托里奥·德西卡
22.《阿尔及尔之战》(1966)吉洛·彭泰科沃
22.《穆赫兰道》(2001)大卫·林奇
22.《大地之歌》(1955)萨蒂亚吉特·雷伊
22.《愤怒的公牛》(1980)马丁·斯科塞斯
26.《安德烈·卢布廖夫》(1966)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26.《教父2》(1974)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28.《好家伙》(1990)马丁·斯科塞斯
29.《为所应为》(1989)斯派克·李
30.《词语》(1955)卡尔·西奥多·德莱叶
30.《圣女贞德蒙难记》(1927)卡尔·西奥多·德莱叶
30.《持摄影机的人》(1929)吉加·维尔托夫
33.《日出》(1927)F·W·茂瑙
34.《四百击》(1959)弗朗索瓦·特吕弗
34.《堤》(1962)克里斯·马克
34.《甜蜜的生活》(1960)费德里科·费里尼
37.《驴子巴特萨》(1966)罗伯特·布列松
38.《大路》(1954)费德里科·费里尼
38.《游戏规则》(1939)让·雷诺阿
38.《奇遇》(1960)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41.《玩乐时间》(1967)雅克·塔蒂
41.《猎人之夜》(1955)查尔斯·劳顿
41.《死囚越狱》(1956)罗伯特·布列松
41.《天涯沦落女》(1985)阿涅斯·瓦尔达
41.《自己去看》(1985)伊莱姆·克里沃夫
46.《蔑视》(1963)让-吕克·戈达尔
46.《西部往事》(1968)赛尔乔·莱昂内
46.《城市之光》(1931)查理·卓别林
46.《亚特兰大号》(1934)让·维果
46.《惊魂记》(1960)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46.《奇爱博士》(1963)斯坦利·库布里克
46.《威尼斯疑魂》(1973)尼古拉斯·罗伊格
53.《母亲与娼妓》(1973)让·厄斯塔什
53.《雨中曲》(1951)吉恩·凯利、斯坦利·多南
53.《夜》(1961)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53.《钢琴课》(1992)简·坎皮恩
53.《恐惧吞噬灵魂》(1974)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53.《维莉蒂安娜》(1961)路易斯·布努埃尔
53.《五至七时的克莱奥》(1962)阿涅斯·瓦尔达
53.《芬妮与亚历山大》(1982)英格玛·伯格曼
53.《橡皮头》(1976)大卫·林奇
62.《晚春》(1949)小津安二郎
62.《午后的迷惘》(1943)梅雅·黛伦、亚历山大·罕密德
62.《日落大道》(1950)比利·怀尔德
62.《沼泽》(2001)卢奎西亚·马特尔
62.《撒旦探戈》(1994)贝拉·塔尔
62.《热带疾病》(2004)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
62.《银翼杀手》(1982)雷德利·斯科特
62.《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大卫·里恩
62.《热情如火》(1959)比利·怀尔德
62.《大白鲨》(1975)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67.《大都会》(1927)弗里茨·朗
72.《唐人街》(1974)罗曼·波兰斯基
72.《第七封印》(1957)英格玛·伯格曼
72.《生之欲》(1952)黑泽明
72.《钱》(1983)罗伯特·布列松
72.《窃听大阴谋》(1974)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72.《索多玛120天》(1975)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72.《一次别离》(2011)阿斯哈·法哈蒂
72.《小孩与鹰》(1969)肯·洛奇
72.《何处是我朋友的家》(1987)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72.《搜索者》(1956)约翰·福特
72.《土狼之旅》(1973)吉布里尔·迪奥普·曼贝蒂
72.《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杨德昌
72.《日月无光》(1982)克里斯·马克
72.《摩登时代》(1936)查理·卓别林
72.《家乡的消息》(1976)香特尔·阿克曼
72.《蓝丝绒》(1986)大卫·林奇
72.《蜂巢幽灵》(1973)维克多·艾里斯
72.《浩劫》(1985)克洛德·朗兹曼
93.《石榴的颜色》(1968)谢尔盖·帕拉杰诺夫
93.《同流者》(1970)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93.《隐藏摄像机》(2004)迈克尔·哈内克
93.《寄生虫》(2019)奉俊昊
93.《樱桃的滋味》(1997)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93.《旺达》(1970)芭芭拉·洛登
93.《战舰波将金号》(1925)谢尔盖·爱森斯坦
93.《扒手》(1959)罗伯特·布列松
93.《一一》(1999)杨德昌
93.《蜘蛛巢城》(1957)黑泽明
经济学人在“China’s failing covid strategy leaves Xi Jinping with no good options”一文中对中国开放以后的测算:96%的人会得omicron,最高的时候一天感染4500万人,在icu病房数量足够的情况下,死亡人数会达到68万。但这仅仅是最理想情况下的测算——假设中国的icu数量是实际拥有的七倍。如果使用新冠特效药的话,死亡人数有可能会下降。但目前并不清楚中国的新冠特效药储量是多少。而当前最好的选择仍然是使中国90%以上的人群施打三剂疫苗,icu才有可能不会出现过度紧张的问题。
该文还有一些对中国目前的icu病床数量、香港年初的医疗挤兑现象和清零政策下已经无以为继的经济增长情况的介绍。很值得一看。
再一次地,希望在国内的大家没有打满三剂疫苗的,还是尽量打满。能够呼吁施打mRNA疫苗的,还是尽量呼吁。
1、简单版纽约时报,对于有一点英语基础,想尝试通过阅读,训练自己英语水平。
纽约时报是美国订阅量非常大的报纸,所以用词各方面应该可以。又是简单版,比较适合新手。
目的是练习英文水平,所以文章的政治角度不在考虑,有适合我这样新手的就很不错啦。
缺点文章量还不足,但是对新手足够。
https://www.thetimesinplainenglish.com/
2、k1-k6针对儿童的kids版《TIME》(时代周刊)新闻。
母语非英文的成人和英文初级的新人也很适用。
内容易上手,内容也都通俗化,也有一些英文习俗、习惯的介绍(毕竟给学龄儿童普及的新闻)
https://www.timeforkids.com/k1/
3、练听力的《华盛顿邮报》。每篇新闻和文章几乎都有配音朗读报道。还会标注时间长度。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
4、简单版NHK,日语也是我此生想要学习的语言之一。做个记录。也是简单版,对新手友好。
https://www3.nhk.or.jp/news/easy/
5、B 站视频:【800集全】口语听力干货 English With Bob
6、学习语言的思维。如何停止在大脑里自动翻译。懒得看视频可以直接看下面笔记。
网友Joe Hou笔记:
1. 让大脑超负荷,比如听超长的英文或者在很忙的情况下去听一段英文,让大脑没空翻译
2. 强制自己用已学会的词汇来描述周围的一切
3. 尝试用直接的图像来给单词释义,而不是用另一种语言来翻译新的单词,远离原有的语言
4. 多重复,直到自己忘掉翻译这个工作,重复是一种最为通用的学习策略
网友榴莲山竹樱桃笔记:
1. 同时做两件事,如同时听和阅读同一本书,这样你的脑子由于太忙所以没空停下来翻译。
注意:不要调慢听的速度,可以选择与你目前水平相匹配的书。
2. 听长文本,如播客、有声书,一般花费1-1.5小时。这样你的脑子会变得很累,脑子会慢慢忘记去翻译。
3. 强迫自己用自己知道的词汇描述你看到的事物,可以在脑子里慢慢描述,也可以大声说出来。
4. 看视频或听东西时,按暂停,立刻大声说出看或听到的东西,重复。可以帮助练习发音,同时在专注于听和发音时会忘记去翻译。即使只听懂七八成也没关系。
5. 学新词时脑内不要想母语里对应的单词,而要想这个词描述的事物。
6.用英英词典
7. 不断重复以上听和读的步骤。
----
7、 zlibrary电子书目前可用搜索
https://zlibrary.shuziyimin.org/
https://zlib.knat.network/
@astrology 所以帕克爷爷感觉中国将进入一个新的周期,我觉得这个预感还是挺对的,那么中国进入九紫离火运都会有哪些事儿发生呢,离卦有丽的意思,但这个丽的意思是附丽的意思,也就是附着之意,外强中干,中国国力不如之前,政府对百姓的掌控能力也不如艮运,我觉得时常有点游行暴乱都算是日常生活,离也有别离的意思,所以大家其实有选择能力离开中国是比较好,毕竟社会不稳定,肯定对于人的生命财产有威胁,如果离不开中国,我建议大家尽量去广东珠三角周围生活,离属火属南方,广东再差也会比其他地方好,至于离运来了,大家离不开中国做什么行业比较好,我觉得离卦中空,代表人的精神陷入困顿困乏,精神疾病会是一个大问题,可以考虑心理医生这个职业,未来精神关注是比较多的,未来文学艺术反而会蓬勃发展,可能和精神需求有关吧,如果相对吃香的部门可能是警察,军人,检察官,律师等职业(你猜为啥吃香?),医生可以选择报读心血管疾病,以及眼科,离运这两个病进入高发,引起关注,而火与疫有关,未来大小20年大小传染病的会接二连三都有,大家注意锻炼身体,吃好睡好。9/
waiting for the day co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