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走向共和 台词
孙中山:医学博士孙文,见过康先生。
康有为:医学博士?我这的人都没有病。
孙中山:大清国人人有病。
康有为:什么病啊?
孙中山:愚昧之病。
被奴役着却以为自由着,从来不知道平等为何物。不知自爱且不懂爱人。一句胡,奴才不知道自己是奴才。
康有为:病根何在?
孙中山:这就多了。
四书荼毒生灵,五经钝化人心,三纲生产奴才,五常捆绑性情,这是文化之病。
普天下之大众,食不能果腹,衣不能暖身,而王爷大官,骄奢淫逸,盘剥不止,这是经济之病。
所有这些病症都是一个总病根,那就是政治之病:华夏四千年的封建专制。
康有为:开个方子试试。
孙中山:走向共和。
康有为:这方子,有几味药啊?
孙中山:思想之药三味:自由、平等、博爱。
制度之药三味: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

一本书与一位逝去的老人。文字很长,慎点。 

前几天在家收拾书,找出来一本英文书《Prisoner of the State: The Secret Journal of Premier Zhao Ziyang》,是香港出版的《改革历程》的英译本,而台湾出版时则用了与英文版同样的名称《国家的囚徒:赵紫阳的秘密录音》。

书是09年一出版就立刻去网上下单,而在这之前已经听到了书的缘起与付梓的过程。这本书是赵紫阳的老部下前国家出版总署署长杜导正与前纪委副书记萧洪达在92年之后,数次请赵紫阳把历史的过程还原出来,赵紫阳被软禁在家,用录音带口述实录,他彼时年纪已大,又特别严谨,怕自己记错细节,曾经恳请中共准许他查阅旧资料,被拒绝,转而恳请能够翻阅旧报纸。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他完成了整个口述实录。由于软禁有监视与盘查,录音带被藏在衣物中陆陆续续很长时间才带出来,又带出国,整理成书,赵紫阳2005年去世,2009年这本书得以问世。(插入一点点八卦福禄寿乐队的三位成员是杜导正的三胞胎孙女)。

赵紫阳是中共最被刻意忽视的领导人之一。一度政府历届总理名目里都没有他的名字和照片,后来勉强加进去他的名字,但经历语焉不详。作为一个不过是从小学起知道他的名字进而持续跟进他的踪迹的普通平民百姓,都对此愤懑不平,可以想象曾经在他身边工作的人,他的家人对于这种刻意在历史和记忆中将他抹去做法该是何种心情。他从农村基层做起,是文革后包产到户的带头人与倡导者,他是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主导者,是中国对外关系政策的策划师,搭建起来中国加入关税贸易总协定(WTO前身)的整个架构,我们学经济贸易的都知道龙永图,又有谁知道中国入世,自此加入并受益于全球化分工的总策划师是赵紫阳呢。官方将邓小平设定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我认为他可以被称作总领导者,但总设计师的头衔本应是赵紫阳的,赵紫阳多年从农村一步步积累起来的中国微观经济实践与宏观调控的把控,他也是中国最有能力的总理。

人回望历史,最难释怀,意难平的就是,如果。如果当时,如果胡耀邦能够继续做总书记赵紫阳能够继续做总理,如果当时六四采取了赵紫阳的建议能够以政府与民间对话协商的方式达成和解,我们今天会是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呢。历史没有如果。民间有批评他政治不成熟,言外之意就是他不懂官场生态不够敏感,我在想一个人所见终究有限,而就在有限的认知里坚持选择自己认为最正确的道路即站在人民的一边,前者那种成王败寇逻辑下的对人的评判终究是单薄又世故。也有人批评他还是为中共政权服务,有意思的是他的官方罪名正是分裂党的领导。而另一方面,过去百多年的暴力革命一再证明,推翻并不能保证再建立起来的就是完美体系的政治制度,恰恰相反,回看法国大革命,看中国推翻帝制,又推翻国民党政府,俄国十月革命,后来还有更多的比如罗马尼亚齐奥塞斯库政权等等的例子,没有一个是推倒后就能建立起来一个全新理想社会的,却都是走向极权或动荡分裂的社会,就因为成体系系统的改变需要的是各个阶层的漫长的磨合、谈判与妥协。同时,对于民众而言,更关心的不是谁夺取政权,而是社会稳定安居乐业。赵紫阳超出其他领导人的远见还在于他在80年代就看到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必须同时改革,不可能只改一个。中国现在的困境就在于此。

这是他的原罪。而他下台的导火线是他不同意对天安门镇压。我后来09年读这本书的前言的时候,才知道了更多细节。他当时完全是可以保住他的地位和待遇的,只要他肯在党内做检讨,承认自己错了。他拒绝了,从此成为了国家的囚徒,终此一生。当时读的时候真的是掩卷落泪。以前写,一个人承认自己做错是需要勇气的,而一个人能够坚守信念不为权势富贵低头,坚持不认他人逼迫自己认的错,需要的是极大的勇气。

杜导言在前言里如是记录这一段往事:

“1989 年 5 月 17 日,赵紫阳召开了紧急家庭会议。赵紫阳对家人说:“我的缓和(天安门)事态的方案没有被接受,形势会很严峻。如果矛盾激化,在历史上是说不过去的。我既然在这个位子上,就不能同意这样做。但是,这样做我坐牢也是可能的,一定会牵连你们。你们要有这个思想准备”。赵紫阳的老伴梁伯琪及孩子们 没有丝毫犹豫,一致表示支持赵紫阳在这生死荣辱关键时刻的历史性决定。
“六四”后,中共中央几次派人找赵紫阳谈话。第一次,赵紫阳的老同事王任重等几位中央要人奉命出面。王任重说,只要你能做出深刻检查,可以保留政治局委员的职务。赵紫阳拒绝了。第二次,中央几位要人说,只要你表个态,做个检查,可以保留中央委员的职务。赵紫阳又拒绝了。”

我很希望每位想要了解那段历史,以及中国改革开放起始与架构搭建的过程,和它致命的弱点与可能的良方的人,都有机会读这本书,或者更多地去了解他这个人。如果还是要以上帝视角去评判赵紫阳的话,别忘了他是摸着中国基层社会实践证明的石头,摸着人民利益至上的石头,摸着自身与家人清廉的石头,提出了十三大体制改革方案的人,也是在人这一生最为关键的时刻,选择了良知。他可能的确没有政客权谋的聪明,但我认为他有政治家的智慧。

最后,也在这里转帖他的遗言:

赵紫阳的最后遗言
1989 年我下台以后,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我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有 了一些新的认识。过去对西方发达国家所实行的议会民主制,认为不是人民当家作主。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国家所实行的代表大会制度,才能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这是比西方议会制更高级的、更能体现民主的形式。事实上不是这么一回事。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所实行的民主制度,完全流于形式,不是人民当家作主,而是少数人、甚至是个人的统治。

纵观二十世纪以来世界上曾经有过的各种各样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德、 意的法西斯独裁,都已被历史淘汰;还有一些军人独裁政权,也是昙花一现,或日益失去了市场。虽然现在很落后的国家还不断发生这样的事情,如南美国家也常常发生军人政变,但它也慢慢变为这些国家逐步走向议会政治的短暂的插曲。 二十世纪出现的,在几十年时间里与西方议会制度相对立的所谓新兴的民主制度 ——无产阶级专政制度,在大多数国家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倒是西方的议会民主制显示了它的生命力。看来这种制度是现在能够找到的比较好的、能够体现民主、符合现代要求而又比较成熟的制度。现在还找不到比它更好的制度。
当然,这种制度也不是十全十美,它也存在很多问题。但比较来讲,只有这种制度比较符合现代文明,比较符合民意,有利于体现民主,并且是比较稳定的 一种形式。这种形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生命力。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实行的都是这 样一种议会民主制。几十年来发展比较快的新兴国家,逐步地转向议会民主制的 趋向也越来越鲜明。我想这决不是偶然的。为什么没有一个发达国家实行另外一 种制度呢?这说明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要实现现代的市场经济,现代文明, 它就必须实行政治体上的议会民主制。

#勿忘六四
#第一次知道六四
#六四 徐勤先是5月17日接到屠杀命令的,而#六四 学生对此毫不知情
5月18日李鹏还在假意与学生会面
然后中共逮捕了拒绝执行屠杀命令的军人,调来毫不知情的外地军队,开动员大会洗脑说学生们是“暴徒”
6月3日晚,正式开始屠杀,一直屠杀到6月4日凌晨
中共反复统计,发现军人共死亡15人,还授予他们“共和国卫士”勋章
(其中6个死于开车翻车,3个死于友军误伤,1个心脏病,5个先杀人的被愤怒的群众打死)几十万“暴徒”才打死5个军人,而“暴徒”死亡至少几百到几千人,到底谁是暴徒?
pincong.rocks/article/4591

一直用了好久的梯子挂了,然后换了个以前用的,更新了下订阅地址,没一会又挂了。我还只是工作需要上传文件去Google…太傻叉了

今天确实很适合看《时代革命》,管子上有完整版,不知道会不会因为版权问题下架,有能力请支持正版
youtube.com/watch?v=TO_t5ss123

推荐一个CNN社会题材纪录片系列:This Is Life with Lisa Ling。北美可以在HBOmax上找到。开始我只是在翻纪录片的时候注意到了封面上主持Lisa的亚裔面孔,随意点开了一集,看完就爱上了,现在已经刷完了全部7季。

每一集约40分钟,选题聚焦于美国社会中的一个小众人群。7季中出现过的人群丰富多彩,比如sugar babies & daddies、LGBTQ牛仔、神职者、女性搏击运动员、incels、撒旦教徒等等。篇幅所限不一定每一集都能很深入,但是Lisa做到了把这些容易被generalize甚至鄙视的身份标签联系到一个个真实鲜活的人身上,帮助观者理解他们的经历,以及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人生。

This Is Life中有不少内容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即使自认是underprivileged群体的一员,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其实也很少走出comfort zone真实体验到自己的bubble之外的世界,也因此无法意识到自己已经拥有了多少privileges,并由此出发轻易judge其他没有得到同等机会的人。

最让我佩服的是Lisa的亚裔女性minority身份和progressive政治光谱没有成为她和与自己毫无共同点的访谈对象交流的障碍。无论面对的是谁,她都做到了在不失自己立场表达的情况下向对方保持尊重并不带攻击性地提问,不带评判地倾听理解对方的视角。言谈间不仅体现了严谨客观的新闻素养,也有种特别的魅力。

我自己从Lisa的交流方式中学到了不少。如果不同观点间的交流都能有这样的水准,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好很多。轻易以标签异化他人这件事除了激起原始脑中的us vs. them mentality外,真的没有什么意义。In the end we are all human.

cnncreativemarketing.com/proje

#长毛象安利大会

今天听了周濂的对《正义论》的批判,因为太学术,所以没做笔记。我就一个感想,这些正儿八经影响了全世界的哲学家,我在22岁之前一个都不认识,这就是中国的教育水平,政治学水平等于零,就别吹中国教育水平了。

其实也说说我的一点思考,我知道六四的时间非常晚,而且听信的中共那套学生暴动说,就是说什么学生杀害「解放军」。我就没什么思考全盘接受了。直到今天我才回过味来,学生杀人说多么离谱呢?军队进城是六月四日凌晨,之前两个月在北京城中心根本就没有士兵,哪来的人杀呢?所以显然就是学生反抗士兵的镇压,是在反抗暴政。如果我的思维不是僵化的「被灌输式」的中国思维,而是想一下是多么离谱,也就不会被骗了,这是中国洗脑教育最牛逼的地方,当然现在全世界都在中国化,也没多好就是了,只有少数发达的地方真的在做教育。

说真的,我现在的思维还是很大程度上听什么就是什么,根本没法思考多少东西,因为大学根本没学过政治学,底子太差,已经没有时间再去建立一套思维。这就是素质教育的目的,给学生足够全面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思考。

附上周濂三小时的报告:
youtube.com/watch?v=n-3tIhUc4e

其实政治学还是有点意思的,比马克思好听∞倍。可以闲着听听,少玩游戏哈哈哈。什么是正义、权利、正当。虽然我内心更倾向诺齐克的自由意志主义,但福利国家看起来也还可以。不过我想分配正义限制还是太多了,容易赤字崩溃。当然中国是比诺齐克还要右的君主意志主义,以国家权力擅自私有化,根本不给人民分配任何东西。罗尔斯还说要给「因各种原因而无法拥有平等机会的人」给予福利,而中国?是从这些人身上剥削、榨干任何一滴价值,然后回报给权贵、或者甚至不知道回报给了谁。不光体制,因为权力不受限制、权力也不会进行监管,以资本形式展现的权力一样作恶,就比如说交钱一万多去当实习生的某公司(忘了是谁)。

资本是无关道德的,所以资本从来不会作恶。真正作恶的是权力,而权力最突出的表现形式的政府和资本,当然还有宗族父权。我想现代自由主义左右翼、无论是哈耶尔、诺齐克还是罗尔斯,都会认为政府和资本是要被监督的,哈耶克都说要用法治监督资本呢。然而全世界总有些逆行的,政府和资本都是不受控制的,劳动法没用的问题真的在于资本家吗?当然是政府的问题啦!所以今天中国的新左翼还在骂资本家,只能说……你们多骂,把中国带入深渊吧,从此变成一个又穷又臭的臭水沟。

加拿大单身人士(亲属全在国内)立遗嘱的一点分享/体验

国内的我觉得也需要,我在国内时也立过遗嘱,后面也会分享一些。今天村老师提到立遗嘱,想来象上许多同龄人(强行同龄一下)也不避讳谈死亡问题,遗嘱当然是早立安心。

先说一下我当时立遗嘱的主要诉求:
1. 我一个人在加拿大,要有什么三长两短,亲属对加拿大不了解,要分钱也比较麻烦,我希望有一个合理、明确的流程能让她们知道怎么拿到钱。相信这也是大部分海外单身人士主要、共同的诉求;
2. 亲属状况有一点点复杂,虽然有法定继承一说但立遗嘱能控制的东西比较多,后面细说。

#勤俭持家
#单身养老互助

#LifeIsPain

Kindle产品和书店退出中国这件事,虽然成因复杂,未必与审查制有太直接的关系,但仍然让我体会到一种熟悉的痛苦:美好的事物在中国渐渐消失,或被劣币驱逐,或粗暴地被践踏。

上述感觉不仅来自优质中英文电子书对墙内读者将变得更难获取的问题。它也源自于我那越来越没有特色、越来越冷冰冰的故乡的街道,已从街头巷口消失的”低端人口“以及他们曾为我提空的廉价却可口的早餐(还有这些早餐所给人提供的生活气息、活着的感觉),那些消失在简体网络里的中文语汇和取代它们的字母、拼音及谐音字,等等。种种现象有时会让我忍不住想:这个政权看起来非常害怕美好、生动的事物。

这些年来我一直是中文Kindle书店的忠实用户,一直花钱买书支持它。朋友多次给我推荐过微信读书,可是我总受不了它那没有美感的页面以及拥挤在首页上的乱七八糟的推荐书目。但现在连具有页面简洁(布局基本与美国亚马逊相同)、图书上新快、Unlimited服务好等优点的Kindle书店也要离开了。真的很难过,虽然我并不在墙内,但这些年都是靠Kindle书店才能保持着对简体中文出版物的同步阅读。

Kindle书店的离开大约是自主选择而非被驱逐,但我还是联想了这么多。美好的事物在中国,难道真的没什么空间了?我希望这只是我的杞人忧天。

Figma的加载条是改了么,今天怎么突然觉得好看了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是权力斗争。

在读《夹边沟记事》。第一个故事就让我震惊。1961年,被流放到夹边沟的“政治犯”,长期食物短缺。饿极了,人就不是人,是牲口。有人吃了某种植物,大便结块,无法排便,然后就撑破肚子而死。有人活活饿死。有人变成恶魔,挖别人尸体的腿肚子和臀部来吃。
活在今天的“后浪”,不应该庆幸,我们已经远离这种非人的生活。或许我们该警惕,造成这样惨状和人间炼狱的祸首,他真的已经远去了吗?

开始读《秦制两千年》,被震惊——原来我生活的所谓现代中国与秦朝的统治理念一脉相承,原来两千年前的一部分精英在作践人统治人这方面有那么深的造诣。。。
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之前看到一位象友嘟文的含义:国内学校的历史教育比政治教育更深刻地影响着人的价值观。在我有印象的历史课本的叙事里,秦统一六国、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实现了大一统国家,全部是作为正面积极意义讲述的。国内的历史教材对统一、集权的推崇会让人觉得这是国家和统治者的功绩,完全没有另一种看待历史的角度。

我是大大低估了政府不要脸的程度:上海人民需要的是一封感谢信吗?行文里反反复复地提到所谓核心的名字,这是在用人命为他撰写功绩吗?“基层智慧”、“邻里情谊”,这不是政府的不作为生生逼出来的吗?一句道歉和反省都没有,你们最多不过是“揪心不已”,然后便仿佛无事发生般,对恢复经济活动侃侃而谈。
上海人民解封后应该高兴,应该庆祝,they have every reason to celebrate,为他们自己,为他们的亲朋,为他们的邻居,但无需也不应装入官方的宏大叙事中。而在这场政治性防疫中经历创伤的人们恐怕也只能经过漫长的时间自愈。
更实际一点来说,在没有有效疫苗大规模接种的背景下,特别是老年人和患基础病病人疫苗的接种率低,可能会再次造成医疗资源挤兑——这不单单是上海,而是整个中国。下半年各地大概率还会出现反复的封城,当然也会有新的fancy word来代替封城的说法。

又开始重新听一千零一夜第一季,每次片头bgm起都会起鸡皮疙瘩,不得不说张亚东的配乐很好

做梦在考英语听力,还迟到了我😂

给时间线上有颈椎不舒服/背疼/lower back疼的朋友们:
这是缓解肩颈还有上背紧张的 - youtube.com/watch?v=4vTJHUDB5a
这是缓解下背紧张的 - youtube.com/watch?v=AgBFSJ6p2k

这两个10~25分钟左右的视频是我在做了一圈youtube Yoga for back pain视频后觉得最有效率、没啥废话、特别酸爽的两个视频(同一个youtuber:yoginimelbourne)。肩颈的那个b站也有:bilibili.com/video/BV1ze411x7f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