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看最新一期向往,小组里都在夸刘震云是真文学大师,许知远啥都没有,因为没有观点输出吗?看来大家都被当儿子太久了,觉得知识分子就一定是那种满腹才华,出口成章的,不来输出点真理都不算知识分子,而许做了啥,自己一人待着,看书,和村民交流,吃饭,不输出观点…不被夸赞也是肯定的,大家都看惯了“言”,而忽视了“行”。只是每个人的表达和行为方式不同,就一定要分出高下,谁好谁次,国人什么时候能放下对人的道德批判呢?

想买耳环,又想起来还有一堆耳环在上海,买香水又想起来之前买了一大瓶的高田贤三都没怎么用,上次没带回来,也就一直留在那,还有相机、夏天的衣服、书…一想到回去要处理这些东西,又不想回去了

⬇️转发一下发在键正号上的内容,希望更多的人看到,分享过“可惜不是你”的朋友最好小心一下网易云音乐和QQ音乐等国内音乐软件的账号,及时备份歌单。

不需要的刺客可以捐给有需要的国家​:0170: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1984》的结局其实是开放的。

完整地看完了《1984》的人,很少有不为书中描绘的那个暗无天日、没有希望的极权社会感到压抑、沮丧乃至抑郁的。让人沮丧的不仅仅是“大洋国”本身的黑暗,更是面对这样一种极权体制的无力感,仿佛以后的人类世世代代都要接受它的奴役一样。

如果单看正文,不看附录的话,那么读者会有这样的感受是很正常的。即便是看了中文版附录,读者也不会感觉有什么异常。可是当你查看英文原著的附录时,你就会发现这里实际上埋了一条暗线。

我们来将中英两板的附录做一下对比。

中文版附录:

新话的原则

「新话是大洋国的正式语言,其设计是为了满足英社——即英格兰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上的需要。到了一九八四年还没有一个人能用新话作为唯一交流手段,不论是口头上的,还是书面的。《泰晤士报》上的社论是用新话写的,但是这是一种特殊的技巧,只有专家才能做到。估计到了二〇五〇年新话终将取代老话(即我们所称的标准英语)。在此之前,它逐步地扩大地盘,所有党员在日常谈话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新话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一九八四年使用的那一种,见诸第九版和第十版的新话词典,是临时性的,其中有不少多余的词和过时的结构,以后就要废除的。这里所涉只是第十一版词典中应用的最后修订稿。

新话的目的不仅是为英社拥护者提供一种表达世界观和思想习惯的合适的手段,而且也是为了使得所有其他思想方式不可能再存在。这样在大家采用了新话,忘掉了老话以后,异端的思想,也就是违背英社原则的思想,就根本无法思想,只要思想是依靠字句来进行的。
……
……
的确,过去的许多文学都已用这个办法加以改写。出于名声的考虑,有必要保持对某些历史人物的记忆,同时使他们的成就与英社哲学一致。因此像莎士比亚、弥尔顿、斯威夫特、拜伦、狄更斯这样的作家的作品都在翻译中;这项工作完成后,他们的原作以及所有残存的过去的文学作品都将统统销毁。这项翻译工作既费时又费力,在二十一世纪的头一二十年恐怕不会完成。还有大量的实用文献——不可缺少的技术手册之类——也需这样处理。主要是为了有时间进行这项翻译工作,新话的最后采用日期才定在二〇五〇年这么迟的一个年份。亅

英文版附录:

The Principles of Newspeak

「Newspeak was the official language of Oceania and had been devised to meet the ideological needs of Ingsoc, or English Socialism. In the year 1984 there was not as yet anyone who used Newspeak as his sole means of communication, either in speech or writing. The leading articles in ‘The Times’ were written in it, but this was a TOUR DE FORCE which could only be carried out by a specialist. It was expected that Newspeak would have finally superseded Oldspeak (or Standard English, as we should call it) by about the year 2050. Meanwhile it gained ground steadily, all Party members tending to use Newspeak words and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s more and more in their everyday speech. The version in use in 1984, and embodied in the Ninth and Tenth Editions of the Newspeak Dictionary, was a provisional one, and contained many superfluous words and archaic formations which were due to be suppressed later. It is with the final, perfected version, as embodied in the Eleventh Edition of the Dictionary, that we are concerned here.

The purpose of Newspeak was not only to provide a medium of expression for the world-view and mental habits proper to the devotees of Ingsoc, but to make all other modes of thought impossible. It was intended that when Newspeak had been adopted once and for all and Oldspeak forgotten, a heretical thought—that is, a thought diverging from the principles of Ingsoc—should be literally unthinkable, at least so far as thought is dependent on words.
……
……
A good deal of the literature of the past was, indeed, already being transformed in this way. Considerations of prestige made it desirable to preserve the memory of certain historical figure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bringing their achievements into line with the philosophy of Ingsoc. Various writers, such as Shakespeare, Milton, Swift, Byron, Dickens, and some others were therefore in process of translation: when the task had been completed, their original writings, with all else that survived of the literature of the past, would be destroyed. These translations were a slow and difficult business, and it was not expected that they would be finished before the first or second decade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re were also large quantities of merely utilitarian literature—indispensable technical manuals, and the like—that had to be treated in the same way. It was chiefly in order to allow time for the preliminary work of translation that the final adoption of Newspeak had been fixed for so late a date as 2050.」

看出区别来了吗?

区别就是中文版附录是用现在时写成的,英文版的附录则是用过去时写成的。时态不一样,意思就天差地别。中文版的附录实在描述一个正在推行的制度,英文版的附录则是在描述一个曾被推行的制度。我查看了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三家的译文,发现它们都没有把译文中过去时时态表现出来,它们都遗漏了这处重要的信息。

知道了原著的附录采用的是用过去式的视角,我们就能够明白附录中的“新话”和“大洋国”其实是后人记录或研究的对象。这里暗示的是“大洋国”可能最后还是被推翻了,人们也许把曾经在大洋国发生的这些事情总结成了历史教训,用以警示后人。当然,这是一种猜测,因为奥威尔透露的信息实在太少,没有人知道附录的作者是谁,没有人知道两者之间隔了多少年,也没有人知道这么多年具体发生了什么。但是从《1984》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其实能够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细节。例如《1984》中反复地提到过一句话:“如果有希望的话,希望一定在无产者身上”。这是温斯顿在日记本里记录的内容,在文中出现过三次。具体的解释是这样的

“因为只有在那里,在这些不受重视的蜂拥成堆的群众中间,在大洋国这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口中间,摧毁党的力量才能发动起来。党是不可能从内部来推翻的。它的敌人,如果说有敌人的话,是没有办法纠集在一起,或者甚至互相认出来的。即使传说中的兄弟团是存在的——很可能是存在的——也无法想象,它的团员能够超过三三两两的人数聚在一起。造反不过是眼光中的一个神色,声音中的一个变化;最多,偶尔一声细语而已。但是无产者则不然,只要能够有办法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就不需要进行暗中活动了。他们只需要起来挣扎一下,就像一匹马颤动一下身子把苍蝇赶跑。他们只要愿意,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把党打得粉碎。可以肯定地说,他们迟早会想到要这么做的。”

此外,在奥威尔的其他文章中,也能看到类似的观点,例如在《动物农场》乌克兰文版序中,奥威尔就回忆到他曾经看到过一个小男孩,大概十岁,赶着一匹拉车的大马在一条狭窄的小道上走,那匹马一想转弯,那男孩就用鞭子抽它,见此场景,奥威尔就想到,如果这些牲口知道它们自己的力量,我们就无法控制它们,人类剥削牲口就像富人剥削无产阶级一样。

在评论伯恩汉姆的那篇“Second Thoughts On James Burnham“里,其实也有类似的表示。其实说到底,奥威尔一直是一名社会主义者,像他这样的社会主义者,特点就是不论现实让他多么灰心沮丧,都依然会保留对普罗大众的信心,也许极权统治能维持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但它总会有被推翻的一天,人类从来都没有建成社会主义,不代表以后就不会建成。这里的社会主义,是指奥威尔理解的民主社会主义,而不是共产主义。

总之,《1984》的结局是开放的,极权主义很可能最终还是被推翻了,如果你知道了结尾用的是过去时再去看这本小说,会有很不一样的感受。

上海英文媒体 “第六声”(Sixth Tone)制作的上海封城记忆录,记录下了封城之下的个体记忆:被困工地的工人、回不了家的医生、封锁期间遭丈夫殴打的妻子、被禁止团购的四口之家、设法奔丧的人、挨饿的失明者、买不到卫生巾的志愿者……

原文: interaction.sixthtone.com/feat

存档: web.archive.org/web/2022063009

Sixth Tone 是澎湃新闻的姐妹报,屡次斩获SOPA新闻奖的多个奖项,是中国大陆选题最为大胆的媒体之一,过去涉猎的选题包括唐山暴力事件、政府对性少数群体的刻意排除、广州警方搜查女权活动家、郑州地铁暴雨事件、对看守所法立法的质疑等。

本地英文媒体似乎在报道上暂且拥有较大的自由度,例如上海日报(Shanghai Daily)的封城系列视频报道:
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M

#上海封城 #新冠记忆 #疫情 #上海 #疫情封城日记 #疫情记忆

我个人雅思备考(A类)的一些经验和资料 

前后复习了大概三个月,主要时间都用在口语和写作上,留给听力和阅读的时间比较少,所以只用新东方机考网站上的真题练习了几套,就不讲这两部分了

写作:花了两百块钱去听朋友海豚老师推荐的网课,有恃无恐的Bob的大小作文,他的原则就是用较为简便的方法快速组织框架,然后使用一些现成的,可以套用的手段,保证最后得到中规中矩的分数,网课地址:
ke.qq.com/course/330235?_wv=21
网课听完笔记做完以后的作文练习:小作文能比较快地写完,大作文雅思哥app上给分了十几种话题,每个话题挑一两道题自己写,用上网课例文里的句子和段落,每道题都这么变一变,保证能把例文变成素材库,根据题目和话题取用

显示全部对话

强烈推荐每一个处于中低度抑郁的嘟友都去看一下《伯恩斯新情绪疗法》这本书。每次我陷入抑郁情绪不可自拔的时候,我都会利用其中的认知疗法和一些小技巧来帮助我重新走上正轨。不得不说,真的很有用。错误的认知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对于抑郁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长毛象安利大会

#长毛象安利大会
推一個英語學習網站:
tw.voicetube.com/
基本上就是把youtube、CNN、ted等影音撈過來做中文字幕(不是全部都有)&英文分級&標明腔調,其實我也搞不懂有沒有獲得授權(但有註明來自YTB好像也不用授權?)
上自新聞、下至youtuber的屁話都有,雖然我每天都會開著TED上班,但聽這種東西心情真的會愉快很多,圖1是我剛摸魚時看的講解看雷神4前要先補哪幾部電影(
註冊成為會員的話點選字幕每個單詞都有自動英文辭典可用;另外還有付費線上家教功能(沒課金這塊就不清楚了)
得過不少獎,整體應該是能信任

對我而言優點
1. 影片內容夠豐富,有時候我沒那麼想聽嚴肅話題or教學內容,可以來這裡找輕鬆影片看
2. 分級做得很精準,我的習慣是第一遍不看任何字幕、第二次看英文字幕,之後真有不懂才把中文字幕放出來,找準分級真的讓我處於「大意都聽懂,少部分單字不知道」的狀態
3. 各種腔調已經分類好了,除了正統美腔之外多聽各種口音更有利聽力
4. 有每天口說挑戰可以練習

可能會是缺點
1. 只有繁中,但你都在看這條全繁體了應該還好

想起近期刘瑜老师对不参与或不发表政治的政治态度是:保守主义。所以政治渗透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后也不要再有艺人说不参与政治了,不参与也是一种参与,不做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历史的作用力是复杂的,有矛盾,有冲撞,有反弹。以现代社会的速度,人一辈子应该能够经历一个上升周期和一个下降周期吧,有时候上升在前,有时候下降在前。
当然,在坍塌的时候,四周扬起灰尘,让人看不清未来。这时我们需要的可能是一种勇敢的信念,相信哪怕是此刻耀武扬威的台风,过几天也总是要把晴朗的天空和平静的海面还给这座城市。
在那之前,记得怀抱希望,彼此关爱。

数据泄露这事儿还真不只是一个瓜,大家都应该改一下各种支付密码什么的了,刚刚已经通过一个bot看到了自己的个人信息……惊恐😱

听基三的bgm不禁在想,为什么那么多人怀念繁华的大唐,甚至会幻想自己生活在那里,是因为那个时代我们走在了世界最前面吗?可以任意他国来朝拜?还是因为它曾经的人文底蕴,哪怕只在相似的游戏里也能让大家短暂生活在其中,好像也曾经活过在那样的繁荣一梦中。
但梦都会醒,人治带来的就是不稳定,对于后期长久的落魄、混乱视而不见,因为不会有人真正想生活在那样的时代,大家还是期许有个明君能带领大家重返盛唐,然后呢?明君如果一直都有的话,我们又为什么要回去?带着这样的思维,这永远是一个无解之题。
不接受苦难和找到苦难真正的源头,我们便永远无法得救。或许有一天我们也会怀念改革开放这几十年,但我们又永远陷入了无尽的循环中,寄托所谓的希望给予下一代与下下一代…无穷尽也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2年6月24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nhc.gov.cn/xcs/s3574/202206/05

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科学、精准执行国家统一的疫情防控政策,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九不准”要求,这里也再次重申:

不准随意将限制出行的范围由中、高风险地区扩大到其他地区。
不准对来自低风险地区人员采取强制劝返、隔离等限制措施。
不准随意延长中、高风险地区管控时间。
不准随意扩大采取隔离、管控措施的风险人员范围。
不准随意延长风险人员的隔离和健康监测时间。
不准随意以疫情防控为由,拒绝为急危重症和需要规律性诊疗等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不准对符合条件离校返乡的高校学生采取隔离等措施。
不准随意设置防疫检查点,限制符合条件的客、货车司乘人员通行。
不准随意关闭低风险地区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的场所。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和相关部门将对于违反“九不准”的典型案例进行曝光。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九不准”情况。

显示全部对话

@jiujiu99 @board @help 我的经验分享给你,遇到骚扰,不管有没有感情关系、债务问题。同时使用,会非常有效:

1、如果知道对方的单位/学校,先联系单位人事科/学校的教务处、学生管理处/保卫处。
电话和联系方式可通过网络搜索、公众号信息,如果找不到对应的部门,就随便联系到一个对方所在单位/学校的办公电话即可。说明自己被威胁,并且对方多次骚扰,已经造成精神和家人压力。

2、到你所在的当地派出所。说明情况,提供对方所有你已知的信息陈述。

3、保持手机摄像头功能正常,任何时刻手机不要离开自己。不管远近,一律开启录像功能。尤其当对方接近你,或你们来处于近距离的情况下务必一直开着,不要害怕,对准对方的面部拍摄。并且录像里多用提问,以及在录像中复述对方纠缠你很久的陈述事实。

一定要直对着对方的面部,并且以陈述情况+求对方放过+告知对方自己已报警的形式一直录像。

当对方离开后立即备份手机云盘录像,每次录制结束,对方离开后,都要备份。

录制中,牢牢握紧手机,如果被打掉,或者暴力抢夺走没关系,不用追回。

4、遇到暴力抢夺和对方打掉后,看是否可以正常开机,重要的是录像是否可以正常读取。只要可以正常读取,配合上面的拍摄建议。保存录像后到你们当地最大的商场或数码大厦,找门头最大的数码维修店铺,咨询维修至全新以及更换所有原装配件的费用,和是否可以开发票。

5、到派出所报案,以抢劫、寻衅滋事、意图强奸等名义报案。并且表明只有一部手机,必须尽快维修,要求对方支付维修费用。

6、从意识到可能会被骚扰的情况以后(哪怕对方只是吓唬),应该根据自身生活与活动习惯,确定经常行走地方的摄像头。并且有意保持走在摄像头下。(其实熟悉路线以后,也不过比平常走路角度多几步)

7、在第一时间对方电话、app等任意方式威胁、恐吓、或说让你感到害怕的事情后。用文字或语音清晰告知对方,你现在非常害怕,感觉会受到伤害,请对方立刻停止,并且会携带现在的录音/聊天记录立刻到最近的公安局报案,以免后续受到伤害。

8、所有上述的与公安局、派出所、对方单位、学校电话的过程里务必表达清楚自己已走投无路,不堪其扰,对方不听任何求饶,打这个电话你正在录音(不管录音否),请对方务必记录你已知的对方信息和你的陈述,这样如果自己遭遇不幸,对方是你的记录和证明人。

打字字数限制,实在不行,私信我。

#抑郁自救
写几个零散的point:

1.问题可以不去解决的。
世界上有很多问题是无解的,大到世界贫困人口,小到家里有人不愿意放好马桶盖。内心一团乱麻的时候不妨把问题们先丢到一边,很有可能80%的问题不解决也没事。需要学会的也许是「如何与问题共存」,俗称糊弄。

2.情绪不是问题本身。
我有个朋友说自己有anger problem,询问后才得知对方并没有使用过暴力,甚至没摔过东西。(这也太温和了!我都摔过几次东西……)从客观角度来看,那只是anger,不是problem。虽然情绪有时候会给自身造成困扰,但这是正常的。如果你的行为没有给其他人造成困扰,事情就可能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糟糕。

情绪需要的是接纳,而不是“解决”。接纳以后再去分析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探索情绪背后的需求。

3.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可以试着写遗书。
人终有一死,怎么死可能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在死亡到来之前,还有什么遗憾的事情——想做却没有做的事、正在做但还想做得更好的事。

有时候想做的事情太多,排不出优先级,写遗书的过程就可以思考:到底什么才是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事?

一直觉得重要紧急四象限(图1)不够好用,引入一下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2)的概念,并进行魔改:
还能活6-12个月要做的事
还能活1-3年要做的事
还能活3-10年要做的事
还能活10年及以上要做的事

图不画了,懒。
解释下为什么按月起步,因为如果只能活几周,相信大部分人会放弃现在生活里90%的事情,拿仅剩的存款去寻欢作乐了……这和实际太不相符了。

看我这一天天的都在发明什么玩意儿,我可真行。

4.如果你毫无欲望,但也没什么痛苦,不妨把这种状态看作是一种「禅」。

高中生如何去荷兰留学,学费怎样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