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东京储备指南
Beige Mellow的背景乐真的很绝,选的画面动画也很美,其实这种BGM有时候让人听着听着就厌了,这个up就完全不会,是我滴宝藏打工用BGM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EvETKqePBc
#长毛象安利交换大会
#长毛象安利大会
对抗政治性抑郁:我们可以做的事
个人层面
1. 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
2. 把“负能量”从脑子里倒出来⭐️
3. 做让自己开心舒适的事情
4. 做让自己有力量的事情
5. 发掘微小的意义⭐️
6. 尝试新事物
7. 沉迷学习
社交层面
1. 建立边界⭐️
2. 与身边人互相帮助
3. 尝试理解并接纳他人
小方法
1. 做傻事
2. 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3. 戒掉不良习惯:寻找替代行为
4. 小狗法则:普通人的力量与爱
附录:文章推荐
写太长了。推荐直接划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阅读,或者点个收藏慢慢看。
如果没有时间精力阅读全文可以先看标星的内容。
− 个人层面
• 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
不论是天灾,还是人祸,我们都要知道问题不在自己身上。有负面情绪是正常的,在危机中感到焦虑和抑郁是人类的本能反应。不必责怪自己太“脆弱”,人不是机器,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可以试着告诉自己:
被社会新闻影响是正常的,偶尔陷入负面情绪没关系的。我没有做错什么,脆弱也没有罪。人都有消极的时候,不可能永远积极。同理,我也不会永远待在这个糟糕的心理状态中,它对我的影响是有限的。
如果负面情绪太多了,影响了你的日常生活,可以尝试把它们宣泄出来。
• 把“负能量”从脑子里倒出来⭐️
可以和朋友聊天、上网吐槽,还可以一个人写日记,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当下发生的事情。
把情绪从脑子里倒出来,倒在纸上、手机备忘录里,说出口、写下来,内心的负担便卸下了一部分。
每个人都不一样,如果你喜欢公开谈论,可以找同样喜好的朋友聊天;如果你喜欢默默无闻,可以选择写日记。选择让自己舒适的方式卸下内心的负担就好。
• 做让自己开心舒适的事情
有的人喜欢第一时间获取资讯,喜欢刷新社交媒体,那就刷吧。有的人容易信息过载,看多了朋友圈会焦虑,那就关闭一阵子吧。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做让自己开心舒适的事情就好。
• 做让自己有力量的事情
疫情防控让人无力,那我们就可以做一些让自己有力量的事情,以此抵抗无力感。
我们可以学习急救相关的知识,还可以读一些心理学科普文章(详见附录),并转发至微博和朋友圈,帮助更多的人。
• 发掘微小的意义⭐️
比如认真照顾猫,喂食铲屎;比如施肥浇花。这些事在平时对人来说只是一件顺手的事情,但对家里的动植物来说却意义非凡。缺少了你的照顾,它们就没法生存下去了。
发掘日常事务中微小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在特殊时期建立心理支柱。
• 尝试新事物
尝试一些能在家里做的,以前想做但一直没功夫做的事。墙角的吉他是否落了灰?家里的台面上抽屉里是否乱糟糟的平时没空整理?是时候了!
• 沉迷学习
如果你觉得这日子没法过了,想跑,可以沉迷学习。
− 社交层面
• 建立边界⭐️
我需要负责的:我的想法/感受/选择/行为/努力/错误
我无需负责的:别人的想法/感受/选择/行为/努力/错误
每个人都只能对自己负责。
世界上每天上演着无数的苦难,我们没有办法阻止别人作恶,这令人绝望。但是,我们可以做好自己,尽自己所能地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
• 与身边人互相帮助
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可以建立社会联结,降低孤独感和无力感。你不需要多么活泼开朗才能“融入社会”,有时候一个同情的眼神就能让他人对此表示感激。
如果在物质上无法帮助他人,还可以在精神上表示支持,接纳对方的情绪。(前提是建立好边界,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有余力接纳他人。)
• 尝试理解并接纳他人
不论是上海人,还是外地人,大家都是人。不论是志愿者,还是居民,大家都是人。有些人做了非人的事,但他们并不能代表整个群体,更不能代表群体中的其他人。
如果有人想发动群众斗群众,我们作为群众中的一员,更应该互相理解。一味地互相指责,只会落入圈套。
互相理解并接纳是很难的事情。
但是,我们可以努力把每个人都当作个人来看待。至少在辱骂的时候,我们可以尽量辱骂个人,而非辱骂整个群体。辱骂个人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尽量私下辱骂,而不去网暴他人。
− 小方法
做傻事
https://m.cmx.im/@xunhuan2046/107861160079601711
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https://m.cmx.im/@xunhuan2046/107860734341678081
戒掉不良习惯:寻找替代行为
https://bgme.me/@xunhuan2046/108023566169373101
小狗法则:普通人的力量与爱
https://m.cmx.im/@xunhuan2046/108012282416636041
− 附录:文章推荐
疫情之下,我的「政治性抑郁」
https://mp.weixin.qq.com/s/mHNdnEJ_fPvAOZqkbzznrA
应对政治抑郁:
这10条建议也许对你有用
https://mp.weixin.qq.com/s/IBzcGvauSYWoSW1cEzYZJg
关于自杀的 6 个误解和事实⭐️
如果身边的人有自杀迹象,我可以做什么?
https://mp.weixin.qq.com/s/mXGs74drgmV_jn22q2M--A
KY指南系列:帮你爱的人对抗抑郁
https://mp.weixin.qq.com/s/NuiExuc3hf6rKb7T1AQu3Q
理智、清醒而有同理心的人仅仅是活着,就可以阻止世界变得更差。
好好活着,继续保持理智、清醒而有同理心,等同于阻止劣币驱逐良币。
好好活着就是胜利。
祝大家都能打败#政治性抑郁。
为什么我认识的朋友得了新冠后的后遗症这么严重呢?不知道有没有象友还记得,其实两个月前我就提到过有朋友确诊新冠,之后高烧不退十几天,好不容易退烧后却仍然咳嗽不能缓解,严重到半夜都会把自己咳嗽醒的程度,导致睡眠很差,也影响工作和生活了。
现在都三个多月过去了,我中间都不敢问他有没有好起来,因为每次问都是“没有”。刚刚他自己提到还在咳嗽的事了,据说现在只能靠抗组胺药才能控制一点,但是这么持续吃药也不见好,也不对劲啊……
不知道象友们有没有朋友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是怎么应对的呢?(去看过医生了,然而医生也没给出其他解决办法)
好难,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只能说“目前如果只能等身体自己调节,就尽量先做到规律作息和好好吃饭吧”…… 可是说完自己都觉得这话太无力了。
想到那么多人得了都没事,似乎谈论得了却有不小麻烦的情况,都有些“可疑”,然而这种概率还是存在的,遇到了的人怎么办呢……
虽然虎鲸是不会踏入婚姻生活的鲸,但是如果有象友对此地的婚姻关系还有憧憬,我觉得这本书看看是很好的
https://we.tl/t-DirlbFnRoV
现在发生的事有很多17年已经发生过了。17年北京清除“低端人口”也是黑皮抡着棒子吆喝着就冲进别人住处和店铺打砸,当时看了一些视频之后应激到听见北京口音就想吐。
还有印象很深的一个报道是一个三口之家,他们的公寓因为距离着火的聚福源很近也被警戒线圈起来;警察只给了他们15分钟收拾东西,然后要求他们签自愿放弃财产同意书。那个爸爸第一个往外抢的是女儿的奶粉,然而没能把女儿最喜欢的喜羊羊抢出来。幸运的是,几天之后他们在一个垃圾桶里找到了一只喜羊羊,小孩子很高兴,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家人带着女儿就这样离开打拼了十多年的北京。
2017年有哪个国家“排华”到这个地步吗?2022年有哪个国家发动警力如此大规模恐吓,震慑和伤害中国人吗?
这里绝不是我的国。
有个问题请教一下 #万能的长毛象 :
英语中会有不同单词发音相同/相似的情况,若词汇量不够,可能影响理解. 一般情况下,听着发音稍微拼一拼,基本也能查到,但有些情况下两个单词的拼写能差好远,如:cereal/serial,queue/cue 等. 另外,能有意识地把发音相似的单词拿出来对比一下,我觉得也是有意义的事.
简单搜索了一下,能找到一些同音异形词列表,比如:https://www.thefreedictionary.com/Words-with-the-same-pronunciation.htm
也找到一个专门一点的网站:https://www.homophone.com/
但我都不满意. 第一,它们只是一个列表,只能浏览没法查询;第二,它们对“同音”的要求太高了,对我来说相似也很重要,比如 surprise/suppress.
我觉得这个想法并不新鲜,我的问题是:有象友见过这样的词典吗?
我知道一个 DL 距离(https://en.wikipedia.org/wiki/Damerau–Levenshtein_distance )可以用来测量两个单词之间拼写的相似程度,我猜测只要对音标做差不多类似的事情,应该就是我想要的东西了吧?这么分析的话,感觉这个字典应该早就被人做出来了才对,我咋找不到呢?难道是这种情况很罕见吗?具体有多罕见呢?
帮忙扩散一下
#对抗疫情
如果你也跟我一样人在浦西,遇到家里老人基础病断药了,并且家庭地址的定位在各大平台下单不了任何药品(我家老人在徐汇),最快买到药的方法是:
请在静安、长宁、黄浦等疫情相对好一点的区的朋友帮忙在饿了么或美团、叮当快药上下单送到他们家。然后再请他们下单闪送、美团、饿了么的跑腿业务送去需要用药的所在小区。
这是最快的曲线救国的方法!!
现在上海老年人买药的正常途径和实际情况:
1.医院门诊配药:配药人需要24或48小时内核酸,可进入医院配药。难点:若老人家人全在封控,小区志愿者又不够人力提供代配药服务或者没办法拿到24小时或48小时核酸报告,这条路就走不通。
2.互联网医院:可以正常在线配药。难点:配好的药也要快递送出。若部分区运力不够或暂不接单,也送不出。
今天我打了居委、街道和外公外婆常配药的医院电话,确实人手都已经非常紧张。
今天一上午接通电话的一线工作人员态度都非常好,跟我讲解了各种可能的路径,也都很理解居民的困扰。但我的困难他们也没有办法,因为有规定,我们都很无奈。
https://www.zhihu.com/pin/1493973447558918144
我爸六十多岁了,很少翻墙,虽然我给他装好了 VPN。他跟我说,他就看墙内的信息,然后定期跟我对对信息源的差别。他觉得这事挺有意思。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发现他根本就和我没有信息差,他每次都谦虚地说「我们这只能看到被筛选过的新闻,可能不了解情况,你还有了解更多情况吗?」其实我并没有了解到更多情况。他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到了很充分的信息。我现在推测,正是因为他习惯性假设自己看到的东西不靠谱,所以他会拼命拐歪抹角、刨根稳定地挖掘信息,并且用大脑充分处理看到的信息,实现去伪存真。相反,如果一个人相信自己已经掌握了全部信息,或者总是觉得别人接受到的信息肯定是残缺的,总之是认定自己的信息优越性,就容易形成一种认知惰性。实际上,这种信息优越性绝大部分人并不具有,但是认知惰性却非常普及。
waiting for the day co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