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qm2 哪有什么胸有成竹,上班哪有时间构思,纯粹就是刷网刷到好的照片就随手画一画而已。
为什么《伊利亚特》与其描写杀敌更关注抢尸体?因为当时掠夺阵亡敌人的盔甲才能带来地位和名声。有种解释是当时重装盔甲还是太贵太稀少了,重装战士参与决斗,后面都会有一队轻装追随者保证能把宝贵的盔甲带回来。后来盔甲便宜到可以组希腊方阵的时候,个人英雄主义就衰落了,战争没结束就开始抢尸体的行为也就不复存在了。
@shqm2 铅笔简单打稿,主要是签字笔一气细画。
把现代化等同于汉化,是精心构建的诡辩话术。
其实现代化可以与汉化没有任何联系。
比如,一些边地语言,并不是他们以为的,只要离了汉语的输入,就没有现代文明词汇了。(这太傲慢了)
连历史叙事也是类似构建,【自古以来汉地更文明,边地更不文明,只是汉地的模仿者,被汉地单方面输入“先进文化”。】(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很多时候是边地作为中介向汉地传播外来的文化,比如波斯文化对汉地的输入;而且也有边地的智慧传播向汉地。有些时代,所谓的边地才是真正的文化中心。)
(即使研究历史只读汉文史料,只要认真去读去思考,也不会有这样的误解。)
他们试图如此潜移默化,建立“边地一直都落后,因为汉化才开始文明,所以不汉化就不现代化,不文明”的叙事逻辑。
然而这是极大的谬误!
我现在真的突然对医疗行业充满了怀疑。去年我们合作方的大老板因为上年纪了膝盖有点疼去做理疗。理疗那人莫民奇妙地给他推荐了一个诊所叫他去做个植入手术。他平时是那种骑自行车上下班,夏天跑马拉松的人。根本不生病。从来没有过认识的医生。第一次去做手术,两个月以后就死了。
死了!
然后我今天看到BBC的一个报道,讲中国的整形行业已经进入到诈骗阶段了。把小姑娘招进来当销售,然后逼人贷高利贷整容。不答应就PUA叫人家滚蛋。这已经是法制节目内容了。
突然想到川普的亲信团队里面所有的女人都不是整过而是已经进入后遗症阶段了。这些人整成这样不知道背了多少债了
我就在想这个医疗行业是多fucked up?
还有多少人有医德的?
以前都说中国的医生才黑心呢。我现在可不敢这么想了。我看到处都挺可怕的
因為政府燒屋驅趕無國籍海洋游牧民族(海巴夭族)引起了迴響,我也因此惡補了我鄉下的移民史。
先介紹一下我鄉下的歷史背景,然後聯邦政府的雞掰政治操作。
沙巴有一個很獨特的民族:水上人家,他們是無國籍的海洋遊牧民族海巴夭族(sea Bajau)。註明一下,沙巴有海巴夭族,也有巴夭族(Bajau);一個著陸上岸一個沒。海巴夭族自古以來並沒有疆域意識,自由來去沙巴,菲律賓及印尼:「大海就是我的家園」
然後呢,70年代因菲律賓動亂而逃到沙巴的難民,而當時馬來西亞容納這群難民,但當內亂結束後陸陸續續還是有飄來沙巴的非法移民,部分人還很神奇地得到國籍,得到大馬的身分證(這又是聯邦政府的雞掰操作,為了當選而大派身分證給與投票權)。部分沿海的原住民,尤其是海巴夭族,因為長期遊牧沒有領土的概念,也不懂國籍是什麼,沒去弄身份證。一些後來的非法移民和這些水上人家住一塊(在海上加蓋木屋),久了,難以分辨非法移民和原住民,而政府一律稱他們為非法移民。
『香港电影“寒冬期”众人谈:戏院已死?谢票无用?东南亚市场是救星吗?』
金像奖红毯在即,香港电影却面临戏院结业、市道低迷、乏戏可拍的行业寒冬,我们与各行电影从业者谈些星光盛宴间未必倾诉的心底话
2025年3月31日,旺角新宝戏院最后一天营业,不少市民在戏院外自拍留念。摄:林振东/端传媒
金像奖即将揭晓,又是一个亮丽争妍的影坛盛宴;而香港电影在2023上半年经历繁荣小阳春后,却于2024再度陷入疑似的寒冬:港片产量大幅回落,戏院亦纷纷陷入结业潮。夸张一点说,一间接一间戏院停业消息,可能比今年上映的港产片还要多。连锁院线不断缩减经营规模,有著几十年历史的老牌戏院,像铜锣湾总统戏院(2024年4月30日结业)、旺角新宝戏院(202……
阅读全文: https://theinitium.com/zh-hans/article/20250426-culture-hk-film-industry-in-crisi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