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e360.yale.edu/features/jared-k 晚上看到这则消息,又没法早睡了。阿国的Vjosë River,欧洲最后的一条野性之河,河流三角洲的心脏便是Nartë潟湖——最大淡水鸟类卷羽鹈鹕的聚居地,维系着濒危的特有物种阿尔巴尼亚侧褶蛙(Pelophylax shqipericus)种群,环湖的沙丘也是蠵龟的栖息地。这全欧洲最完整的大河三角洲,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方,如今岌岌可危。唐纳德特朗普的女婿贾里德-库什纳(Jared Kushner)成立的公司在投资旅游开发项目,计划的酒店和豪华别墅每年将接待多达一百万的游客。目前在环礁湖盐沼地已经开始修建新国际机场。而阿国的总理埃迪-拉马(Edi Rama)竟然指责环保主义者 “为了一个想象中的国家公园胡言乱语"。

也同时想到雅鲁藏布江下游的水电站工程,雅鲁藏布大峡谷也是生物多样性热点所在。

还有,麦老师这三年多都在写一本新书:Is a River Alive?近日刚刚成书交稿。

學習漢語中~看到上古卜辭裡,一旬內的天干稱「今」,下一旬的天干稱「翌」,再下一旬的天干稱「來」,「翌」表示較近的未來,「來」表示較遠的未來。這解釋一種語感,翌日是第二天,但來日卻是方長。剛剛順便看看日語辭典,說「來年」是「明年」,但「翌年」不只限「今年今日之明年」,而是過去或將來某年的第二年。是呢,第二年是某年的順位年,但「明年」聽起來是緩緩步來的犀牛。

一条关于在网络上寻找咨询师的不成熟建议: 请最好不要寻找在互联网使用私人账户宣传自己、接待来访的咨询师。 

(以下根据我所在地加拿大/北美的行业法规)首先,这违反了咨询师伦理;其次,尤其当你也使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户去接触咨询师时,你大概率暴露了自己最脆弱的一个小角落。作为咨询师不应该去主动探寻来访的社交媒体账户内容,但是如果咨询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接触未来client,显然风险最大的是作为服务使用者的你。

尤其是,当咨询师本人将私人账户和专业账户混在一起,对来访尤其不利,因为来访很容易被操控。举个例子,如果你看到你的咨询师sns账号上更新了一条关于工作的小抱怨,你可能会想这是不是在说我?或者即使你知道和你无关,可能你也会想我会不会给对方带来了压力?又或者,在下一次你的咨询师出了某些错误时,你会想到那条觉得算了,ta也不容易(因为你有可能潜意识害怕成为导致对方发那条post的人)

即便,即便咨询师毫无此意,但你作为在咨访关系中相对更vulnerable的人,咨询师发的任何一条post都可能会间接操控你的情绪。更别说那种会在社交媒体上和来访互关互动的了,哪怕不互关,单单是互动本身就会向别人暴露谁是ta的来访,或者是某些平台无法隐藏follow和follower,那么也会很容易暴露隐私信息。

此外最最最需要警惕的是会在社交媒体上po出来访感谢信或者是记录来访内容的,哪怕隐藏了关键信息,这绝对违反规定,我不清楚大陆咨询师执业硬性规定,但至少这从伦理上也不对。

另外附上几条参考信息,p1-2是一位加拿大执业的同行老师给的分享(已经过对方同意发出),可以看到在加拿大安省的规定里,只要你的社媒账户说了你是咨询师就需要对账户所有发言完全负责,并且不会因为你用中文并且在中文平台上说话就免责。p2是这样的主动招徕来访的行为也是违反规定的。

p3是我在中文平台上看到过的还不错的一个咨询师社交媒体专业账户的disclaimer,p4是加拿大BC省心理学家协会出的社交媒体使用守则,也可以参考一下,其实最简单的就是通过这个账户是不是专业账户来首先判断这个咨询师有没有分不清专业和私人的界限,如果是专业账户,但是又不断暴露自己的私人信息or隐性暴露来访的可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来访是从这个账号联系到ta的,来访同样活跃在这个账号的平台/是ta的互关或者粉丝等等。如果遇到这样的咨询师,不用怀疑,ta已经违反了行业伦理,如果ta在加拿大(别的国家我不敢下定论),你是可以report给相应协会的。

并不是说所有想要寻找咨询师的人都有义务了解这些,但互联网确实很容易让人落入陷阱,最近又实在看到太多违规的咨询师现身说法所以多嘴几句。

Disclaimer:本人非加拿大执业咨询师。

@phyllisluna 好高兴自己所在的城市就有这么一个“社区/城市服务”,City Council主导的“Smart City”项目里,不仅鼓励在公共空间种植可食用植物,还把果树、坚果树在地图应用里标记出来,蔷薇科果树大家族成熟时还有特别提醒。这边的福利房、公租房设计也要求给一户至少一棵果树。Senior在审植物配置图时还会特意检查选择的果树品种可否自花授粉,如果必须异花授粉就要在地图上查看街区是否有可作为授粉源的同类果树(做景观设计第一次因为这个原因要求改图有点被甜蜜击中)

以及昨天在艺术史课上听老师说了Falling Fruit这个组织?项目? 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世界各地的人们标记自己住的城市里在公共空间里的果树(在public property上因此可以随便摘来吃)。有一个地图可以放大到各条街道,标记点包括一些基本的树木种类描述信息和标记者信息(我看到有些甚至是当地市政标记的)。理念是让果子被好好吃掉而不是白白烂掉(毕竟它们在城市里基本无法靠自己繁衍)。
fallingfruit.org

还有一个同学举手说还有在公共花坛种可食用蔬菜的,也是让市民在收获季节可以自行采摘吃掉(季后会挖掉做成肥料)。我后来查了下,那个项目叫Incredible Edible (主要在英国)。
incredibleedible.org.uk/

然后我顺着查了下还有不少做fruit gleaning/urban fruit harvest/harvest sharing的local groups。有的是组织志愿者在收获季去集体采摘公共空间的果树,有的是居民提供自家地头上的果树让志愿者来代摘(然后三三开大家分成),有的是附近农场在季末和组织搭上线来人收获剩余的果子(然后捐给当地的food bank之类)。

甚至还有不少"seed library",可以免费领种子自己种,鼓励但不强求收获了之后再捐种子回来。

就感觉虽然一边是(跨国)资本主义和消费的无边无际,另一边却也在它们“统治”的缝隙间生长了许多mutual aids和local communities的resilience。

(我上课都听了些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啊,好兴奋~)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