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对不起了,关注数和嘟嘟文为零的象友,恕不接受您的关注。(我也害怕秘密警察,我也有被害妄想)

这几天上班摸鱼忙着围观豆瓣一年几度的诈骗事件,顾着吃瓜忘了毛象

冬天了,一定要吃汉堡。小时候听老人常说“冬吃汉堡夏吃姜,不用大夫开药方”,所有汉堡中芝士双层牛肉汉堡最正宗。我们的老祖宗认为冬季是个寒冷的季节,所以要在家里多吃汉堡为未来一年的。生活打下好基础。这是我们的宝贵传统,一定要好好保护不能丢掉,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这层寓意了,很悲哀。

有些人喜欢说,不要把精力用在关注让人不愉快的事,也没必要为那些令自己不愉快的事吐槽。要把精力和情绪都花在正面的事上,包括学习提高自己啊,关注有趣的人和事啊。有时候这些人关注和谈论的内容的确比较有意思,容易让人忽略,其实这和不要负能量只要正能量一个意思。也是功利甚至势利的一种。让我想起小时候某些老师同学会瞧不起一些性格软弱的或者多愁善感的孩子,称他们为loser。这类人通常务实上进,也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但很多人就是有各种各样负面的情绪啊,不是想没有就能没有的呢。生活已经很难了,上网吐吐槽是最简便的疏解方式了,不喜欢看不看就是了,就算无法共情,也可以理解一下。

中人很搞笑的 中人的“地球村” 和今上“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全一样 就都是刘慈欣那一套看待世界的国男逻辑 实际上是除了中人自己没人想和你这么共同体 中人也是世界上最孤立最排外全球化程度最差的民族之一 居然还觉得自己是全球化旗手 只能说是井底之蛙 洗脑很成功

其他国家的英雄主义片:主角每时每刻都在质疑国家机器的抉择,不相信这个主义那个主义,只相信自己做为人的感情。救人的瞬间靠的都是自己的人性本能的选择。
中人的英雄主义片:主角每时每刻严谨的遵守国家制定的每一步方针政策,哪怕违背人性论理,只要为了大主义万死不辞。出了错都是因为下面执行的不对,下面的人被圣母这种感情累赘了。
#令人不得不吐的槽

也啰嗦一点城市规划的话。 

看到这一篇,勾起了许多以前讨论的回忆。也跟进写一点自己的看法。北京以及与北京城市规划建筑为模式的大多数“新城”的建设,其理念是基于“纪念碑”式的审美模式,这种模式与意识形态是有关系的,这一点在苏联最为明显,其实在纳粹时期也有体现。整齐、划一、分隔、肃穆。纪念碑式的规划带来的结果就是,它是用来膜拜的,不是用来生活的。这就是生活场所始终与殿堂不会混为一体的缘故,链接里的文章举的巴西利亚的例子最为典型,但凡去过巴西和在那里生活过的,没有不吐槽这个城市的极度不便利的,而历史上还有一个城市也是用作膜拜却不是生活的,那就是英国人治下修建的新的德里。不适宜生活的城市脱不了最终成为鬼城的命运。

文中提到的数据依据很完备,特别是毛细血管道路的规划方面,涉及到比如城市的繁荣度、市民阶层生活场所、交通拥堵等等的问题,在这之外,再补充一些我们以前讨论的内容。

其一是社区的安全系数降低,尽管中国的大城市被称作最安全的城市,其安全是依赖大量政府机构来实现的——自上而下的警力、无所不在的监控——而并未能够保证和提供可持续性的民间自然形成的安全,这种安全依赖的是繁荣的社区,包括大量私营场所提供的一直处在活动状态的人群、照明、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而产生的连接、情感上的同理心与互助等等,与之对照的,是封闭的社区,越来越多的无人死角,阶层的隔膜,进而产生的隔阂冷漠甚至仇视。展开还能讲更多,此处不再多说。

其二是城市规划带来的问题会更加加剧女性的负担。一方面是上面提到安全系数降低时,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就是女性,女性可能遭遇更高的犯罪暴力。其次,在社会中提供大量护理和照顾等无偿劳动(也包括有偿劳动)的也是女性,城市规划的不合理导致时间成本(从一个地方抵达另一个地方所需要的时间)的增加影响女性更明显,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规划自己每天的安排,接送孩子、照顾老人、采买家务所需、上班等等,也会更进一步加剧性别和阶层双重的结构性的差异。

其三是它会使得低效率进一步更加低效。链接里的链接那篇文章提到了城市拥堵,这是一个巨大的浪费,提到市民经济的衰败,这一点很重要,市民经济也是社会经济的毛细血管,也间接提到土地开发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引发出来的是,土地开发的垄断性带来的高成本和封闭式社区生活的高成本,会逼迫居民,特别是外来人口或年轻一代向外迁移,而可惜的是,连城市内规划都不会有“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思路的决策者们、也一样不会考虑城市间特别是卫星城镇为枢纽城市注血之便利的考虑。还是拿北京做例子,北京各个火车站与机场与地铁之间的连接便利性和快捷性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一个城市能够与其他附近的城镇、其他大国内的和国外的枢纽建立起来便捷的连接,才是现代都市规划的主要思路、比如TOD模式,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以鼓励更多公共交通的使用,而降低私家车辆的拥有和使用。TOD模式里车站的建立与开发和利用很重要,并与整个城市包括老城、新区打造起来一个顺畅的公共交通网络,考验的是整体与细节规划能力。

胡昂写过一本书《日本枢纽型车站建设及周边城市开发》,应该是中国比较少的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前年通过朋友(他的亲戚)拿到这本书读了一下,很有意思,了解到日本各个城市规划当初的思考与经验。这本书着重在介绍上,没有进一步深入分析案例(短板)比较可惜,读完也有不少问题,特别是人文软件方面的考量,很想有机会能请教他。有兴趣可以找来一读、不过大部分还是数据,可能会觉得枯燥。

中国城市规划还是在很粗糙的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意识形态上的管控也是无法绕过去的坎,不解决这个问题,终究会卡在原始层面,无法前进,包括对社会上低阶层人群需求的考虑、障碍人士需求的考虑、女性需求的考虑、儿童与老年人需求的考虑等等等等。路再宽,楼再高,只会进一步加剧这些问题。

mastodon.social/@simonknowsnot

都tm2023年了,在中国电影产业快被搞死的时刻,居然还能看到用所谓“中国电影刚起步”给国产影视洗地的言论,刚你爹,起你爹,步你爹,这“刚起步”的说法说了起码有二十年,这二十年明明非但没进步,创作的维度和边界还在不断缩窄,允许表达的东西越来越少,到底是什么给了这些弱智“中国电影一切刚起步,稳中向好”的错觉?孩子一岁的时候不会走路就算了,现在学走路学了十年,这半大傻小子别说走路干脆连爬都不爬了,只会躺在那拉屎,你tm还搁那包容理解呢?还搁那“刚起步”安慰自己呢?一家子围着孩子拉出来的屎寻找屎上雕花的完美角度,我劝你全家赶紧去查查智商,这叫基因缺陷,遗传脑瘫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