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读《如何不切实际地解决问题》 

“1964年,阿拉斯加地震让安克雷奇市一大部分区域偏移了约5米。为了处理由此引发的房地产问题,阿拉斯加州在1966年通过了一项法案,允许所有房地产界线重新测绘,以更新土地位置。加利福尼亚州在1972年通过了一项类似的法案——《卡伦地震法》,允许房地产所有者要求法庭重画界线,来保护所有相关方的利益。
如果你住在阿拉斯加或者加利福尼亚州,那这些法律看似能够阻止你的邻居逐渐占有你的一部分房屋。但还是有一个陷阱。法庭判决,这些法律只适用于突发的变化,而不能用于渐变。
20世纪50年代,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沿海小镇兰乔帕第斯,修路导致一整个街区开始逐渐往山脚方向移动,本质上就是一场慢速山体滑坡。到20世纪末,街区已经移动了上百米,这让有些房子滑到了归市政府所有的地皮上。市政府命令房主离开,但有些住户,包括房主安德里亚·乔诺,把市政府告上法庭,要求重画地产界线。2013年,在乔诺起诉兰乔帕第斯市一案里,法庭支持市政府一方,规定土地移动不属于突发而不可见的情况,房主完全可以采取措施来应对。想来这些措施大概就是把房子锚定在基岩上,或者每过几年就把房子往山上拉一点。”

显示全部对话

读《都市传说百科全书》 


一对夫妇的小猫爬到自家院子里的一棵小桦树顶上,待在那儿不动了。主人们为了救它,往高的树枝上扔了一根绳子,把树的顶部拉了下来,但是绳子打滑或是断开了,小猫被抛到高空,飞出了栅栏,夫妇俩找不到小猫了。一个星期后,小猫的主人之一在超市里碰到了一个正在买猫粮的邻居,便说:‘我都不知道你有猫。’邻居回答说:‘我们本来没有,直到上周,一只最可爱的小猫从天而降,落入了我丈夫的怀中。’

显示全部对话

六十年代,末。
俩上海情侣「响应国家号召」来东突昆漠「支教支边」,在高中教英语。
来东突前,俩人都是上海铁道学院学生,本来有着相对其他芝麻🐷「更美好的」前程,一场「文革」外加「上山下乡」给冲得七零八落——事后来看他们还算是「走运」的,只是从「上海」的「城里」来到「乡下」的「城里」,还有更大一批上海知青被「分配」到「乡下」的「乡下」,省流总结为:「地狱」。改开以来这些人曾多次大闹上海市民政部门,以各种手段要求「返还」上海身份,其中不乏持刀自残自焚等极端行为,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孽债》演的上海赴云南知青其实没东突这边「有意思」,屄里屄里那根本不算事。
以上这些人间正剧跟昆漠这对情侣没有关系,他们其实更幸运——本身就是铁路子弟,来东突还是铁路系统,除了人生地不熟的共性问题外,凭着海派人士特有的「拎得清」,搞定各种技术人事关系算是轻车熟路,没多久就和在地人士打成一片。男的教物理,女的上英语,「上海老师」很快就在学校出了名,后来高考时他俩所带学生的成绩断层领先其他人,其中不乏清北毕业生,那可是八十年代初。
改开后,大量知青开始陆续返乡,这两口子也不例外。但是当时想要回去需要领导批准……(待续)

学校领导也没太为难他们,说只要你们考上研究生就可以离开,如果没考上就老老实实回来当孩子王。两口子一听有戏,加班加点备战备考,后来男的顺利考上,女的落榜。男的回上海时鼓励女方来年再战,「再苦也不会有没法回上海苦」,女方哭得不行,也只能眼睁睁看着男方坐上东归的绿皮车。
第二年,女方顺利超分,却在面试中遭遇重大挫折,原因很简单——女的。搁现在绝对被冲爆,但在当时,由于招生章程不透明规范完善,院校「自由量裁权」高(没错,「自由」伤害「平等」)以及「国家建设的需要」,像这位老知青被横刀卡脖的事情并不鲜见。当然,他们遭遇的也不止这样的「不平」。
第三年,她仔细研究政策三战考研,这次名落孙山。一方面是由于前情导致她确实有些不自信,考「疲」了;另一方面,参与的高手开始多起来,她曾经的优势也荡然无存。领导给了她三次机会,因为各种原因她都没有把握住,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最后「只能留下来」,一直干到本世纪初退休。
他男人回到上海读研后顺风顺水,后来还出国深造。开始的时候他俩一个月一封信,而后变成三个月一封,再往后推迟到半年一封,最后男人来信说「分手吧」,人到中年,女方哭得死去活来,分手却没有犹豫,「离就离」

俩人的孩子都十多岁,记事、懂事以及开始遇事的年纪。女方担心的不是自己有没有上海身份,而是孩子们,所以她在离婚协议书上只加了一个条件,「给孩子解决户口问题,否则不签」,男方答应了。
孩子们顺利拿到上海身份,在当地参加高考,都成功考进教会学校。后来又都陆续出国,成了🇺🇸👴🏻🇨🇦👴🏻的爹妈。他们的父亲则定居🇬🇧,后来死于新冠。只有她,来到东突后,除了看望亲人,一辈子没离开第二故乡,哪怕孩子表示给她搞个永居易如反掌。一家四口,五个国家,属实diasporic family。
她从来没后悔过。有着上海人的精明却不自私,人间清醒却一次次失去离岸上岸的机会,努力一生却两手空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她很喜欢这句话,却表示自己不是佛教徒,「我其实很在乎,但并不想过多计较。如果当时回去,那亲戚们肯定不是现在这副脸色,我也不可能住这么大的房子」顿了顿,「至于婚姻,我不了解男人,还不了解上海人吗?所以我根本来不及伤心难过」「那为什么不出国呢」「出国?那不等于再演再看一次我身上发生过的事?脑子瓦特才当这种戆鸠」。我也沉默,她那么上海却又那么不上海,她到底是时代悲剧的注脚还是含泪微笑的楷模?

最近一段时间看到的英文媒体对中国几篇的长篇报道,一个Ian Johnson的新书星火,题材和受访人选的超好,里面细节错误很多,先按下不表;一个欧逸文的纽约客文章China’s age of malaise,中规中矩,一个日常看欧美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并且可以看中文新闻的人其实在里面找不到太多新的东西。真正让我感到有极大附加价值,下了大力气的调查新闻是纽约客10月16日那期,Ian Urbina发表的长篇报道影子舰队,写中国远洋渔业及其对世界海洋环境特别是对世界人权带来的影响。这半个多月懒惰的我一直等着别人推,至少在我时间线上至今没看到,只好赤膊上阵简单搬运一下。

远洋渔业
中国的估算,中资公司大约拥有2700艘远洋渔船,卫星数据估算大约6500艘,对比美国与欧盟各自少于300艘
中国远洋渔船每年捕获约50亿磅海货(250万吨),其中主要是管鱿目,鱿鱼墨斗鱼章鱼之类

外交军事
中资公司在中国以外拥有95个港口,2017年斯里兰卡债务危机,把中资建造的一个港口交给中国接管99年。
中国很多远洋渔船兼有海上民兵的功能,经常几百艘船协同捕鱼,也会协同作战。
中国政府会给某些渔船支付每天4500美元要求它们停留在一些有争议的水域,他们的想法似乎是,我们的船越多停的越久,这片海域慢慢就会变成我们的领海(类似海上考古挖出荷兰船载的中国瓷器就可以证明这里历史上属于中国)
中国政府每年补助远洋船队超过70亿美元,并另外提供后勤安保和情报服务

海洋环境
中国近海海洋生物总量从八十年代以来已下降百分之九十
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底拖网渔船,因为海洋沉积物中有大量碳,底拖网捕鱼每年释放的碳与全世界航空业相当

船上生活
中国远洋渔船为提高捕鱼效率,经常一次出海一两年不靠岸,以现在的技术他们完全可以保证生活,特别是可以与其他船只在海上对接把捕获及时运走,
船长住最上层,中国管理层在下一层,中国船员再下层,外国船员(大多东南亚,特别以印尼居多)住最下层船舱
印尼船员一年薪水三千美元,外加每捕一吨鱿鱼20美元奖金,每周每人捕鱼总吨数排名张榜公布
中国船员一年薪水一万美元,但请一天病假扣两天钱(捕鱼危险,受伤是常事)
大部分船员的手机无法在外国上网,大部分时间船也在没有信号的地方,要与陆上亲友联系需要用船上卫星电话,但大部分船员,特别是外国船员,是不允许使用的
伙食以白饭拌碎鱼片为主,辅以方便面,咖啡,烟酒。长期大量吃单调碳水化合物加重体力劳动会造成维生素B1缺乏,鱼、咖啡和茶加大消耗维生素B1,加重病情。
这个病非常好治,静脉注射维生素B1,24小时内可以完全康复,但作者团队掌握的资料,2013到2021年二三十例中国渔船上的维生素B1缺乏症中至少15人死亡,一般都是因为船长不愿靠岸
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经常在不允许捕鱼的地方非法作业,要关掉自己的定位,如果寻求其他船只来帮忙运走生病船员就会透露自己的地点。
Jesica Reyes 是一位生活在乌拉圭的印尼语翻译,经常为乌拉圭收治的中国渔船上的印尼船员服务,据她说,2013到2021年,在他们那里停靠的中国渔船大约每一个半月就会留下一具尸体。
底层船员经常挨打,特别是外国船员。所有船员,上船前不知会在海上多久,上船前收护照,上了船就相当于失去人身自由,工作时间,饮食全不由自己。
2014年一艘中国渔船上28名非洲船员在乌拉圭下船,身上有挨打的伤痕,手腕有镣铐痕迹。

海鲜产品
北韩政府过去三十年送了很多劳工到中俄在严格监管中劳动,把百分之九十工资寄回国,这其中很多人在鱼厂处理远洋渔船送来的海鲜。中国政府近年清除了这些人在网上的痕迹,但作者的调查团队通过“北韩美女”等搜索词在抖音上找到很多在鱼厂工作的北韩女工视频。
同样有至少几千维族人在内地鱼厂工作,同样没有人身自由。
美国法律禁止进口有强迫劳工的渔船或鱼厂出产的海鲜,但这些海鲜产品往往没有标签,几经转手可以轻易流入美国市场,Costco, Kroger, Safeway等大超市都有大量中国远洋渔船非法捕捞的海鲜。

新闻调查
这个作者Ian Urbina自己创办了一个非政府机构叫Outlaw Ocean Project,他的团队过去四年中在世界各地的海域追踪调查远洋渔船侵犯环境法规和侵犯人权事件。文章中有更多细节。

局部:宋·黄庭坚(传)「洛阳雨霁风尘息,残星散落天一碧」

显示全部对话

局部:南宋·朱熹行草城南唱和诗卷「堂后林阴密,堂前湖水深。感君怀我意,千里梦相寻……」

显示全部对话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