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board 唔,求助一下大家
和DeepL并行为三剑客的另外两个是啥来着?检查语法和润色语言的另外两个?

「2007年6月4日,六四镇压十八周年祭日,《成都晚报》刊登了一则广告:“向坚强的64遇难者母亲致敬!”引起轰动。广告策划者是陈云飞,八九民运参与者,一个矢志不渝寻求历史正义的人权斗士。

陈云飞是怎样把悼念广告刊登上党报的呢?他选择了审查环节相对薄弱的分类广告。据说当日负责审查分类广告的年轻编辑对六四一无所知,询问朋友之后以为是一场矿难。事后,报社领导批评她说:你怎么连这么重要的事情都不知道?年轻编辑答:我从哪里知道呢?领导问:那么你现在知道了吗?答:现在知道了,镇压学生运动嘛。」

周天买了大头菜,结果一周都没有上岛。 又要烂在手里了,不行今晚一定要记得打开Switch!

我夜里起夜的时候想了一下,因为我好像过于菩萨,很少讨厌别人。几乎都非常能理解别人的处境,就算我很讨厌我的父母,但是基于我理解他们的处境,他们有这样的心性,有这样的行为方式,我都能痛苦地理解着。

因此,我根本不习惯讨厌人。啊哈哈哈当我发现我有厌恶的人,又不得不接触的时候,我好张皇失措喔!!!!

晚上躺了两个小时看了看《浪姐》舞台,但是很无聊休息也很没有效果。想了想大概是心情不太好。除去开始几天的兴奋,现在是有点过头了,好累,疲倦还有点孤单和无聊。

然后晚上十点我站了起来,洗衣服、拖地、整理、洗澡、吃了一个甜苹果。

已经想好了庆祝周末的方式——周五晚上种下你!小猴子含羞草o(`ω´ )o

好喜欢纽约客Ling Ma这篇Peking Duck,很多地方都狠狠共情了,英语是玩闹的语言所以可以轻易地不说出真心,而且南方人真的从小听着亲朋去北京吃烤鸭的传说故事长大,对异乡冷冽空气的英文记忆和老家湿热夏夜的凉席的对比。
女儿和母亲视角的转换,用旁听者的评论来铺垫的叙事手法也很有意思。用叙事和故事中的故事来讨论故事的力量,是讲述者还是亲历者能够将故事据为己有,自己从他人的故事中获得的情感是一种冒犯还是自然,人的权力形象如何被故事的讲述和视角重塑。
一读之下是散文,细想后觉得结构手法是蛮精巧的。母亲和女儿的大故事套着北京烤鸭的小故事,用小故事来展现议题,跨文化背景下转述和引用故事所带来的冲突。用不同人称的叙述来改变读者对叙述真实性的印象。
喜欢两个故事中,她们的happiest moment都是能跟别人共情的时刻。
newyorker.com/magazine/2022/07

大学生大都爱吃,食欲很旺,有两个钱都吃掉了。初到昆明,带来的盘缠尚未用尽,有些同学和家乡邮汇尚通,不时可以得到接济,一到星期天就出去到处吃馆子。汽锅鸡、过桥米线、新亚饭店的过油肘子、东月楼的锅贴乌鱼、映时春的油淋鸡、小西门马家牛肉馆的牛肉、厚德福的铁锅蛋、松鹤楼的腐乳肉、“三六九”(一家上海面馆)的大排骨面,全都吃了一个遍。

——《七载云烟》 载《中国作家》一九九四年第四期

完了脑子里开始唱起来
“飞吧张开你的翅膀,从那日出到日落~飞吧张开你的翅膀~你就像山风一样自由~~~”

我不会是晕咖啡吧?o(`ω´ )o :Pkmon43:

我在被炸掉的旧微博说过,但我一定要让我的象友们也知道……
立顿红茶茶包泡出来的热茶,加一勺蜂蜜,加些威士忌……
太好喝了。
现在夏天喝还嫌太热,你等冬天,搞一大杯,一边看书一边喝。

我手机只有14%的电了,充电器不在身边,一时也没有办法充到电。而快没电的我却选择了打开长毛象看看,真是越急越拖延啊。 :ablobbathtub:

“不准在网上再乱发那个张荣的事情,还有那4个女孩的事情。你TM再发,不管是在中国什么地方,只要你不出国,我们都有能力啊,把你带到唐山来,把你TM的关五院去,精神病院去,让你TM一辈子都出不来,你信不信。”
——据说是唐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市级精神病医院)院长的录音

Twitter上看到的,人类迄今为止拍到的最清晰的Jupiter。

半夜醒了,肚子狂叫,但实际上我20点吃了一顿米饭和煲肉。咖啡真的很促进消化,一整天我一直处于好饿好饿好饿的状态o(`ω´ )o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