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 我挤上缺氧的车厢
这个春节交通堵塞,火车上几乎挤满了人。原本我抢不到票,打算延期返回,但又突然捡到了一张坐票。
春运,坐票14个小时,毫无经验。
本来还想着那就在车上打开电脑写学妹的稿件吧。结果塞进了两倍应载人数的人的火车里,我坐着,但只够缩着。无法想象从重庆启程的人在那个车厢里呆两个晚上,很多人的站票是几十个小时。
有大半个小时,突然紧急停车。窗门紧闭,空调停止工作。车厢里缺氧了。起初人们只是沉默地忍受,后来渐渐有人开始站在座位上,甚至桌子上,试图去够车厢上方的空气。
后来人群开始躁动,大叫。
想着这一路以来观察到的各样的脸,好辛苦,好艰难。好努力地求生,无论是挤进车厢去工作,还是此刻求氧。
我觉得好悲哀,车厢载着被遗忘的猪猡。
在人们几乎要砸窗之前,车突然启动了。我不知道车里的状况和声音能不能被列车员知晓。不安全的无力感包裹着我。还别说发展,连生存的权力我都很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拥有。
车启动的那一刻,人们平复了下来,继续忍耐剩下的车程。
一些曾经出现过的能对上号的躯体化症状
小时候还经常心脏疼,去过几次医院但啥也没查出来,这次回家也疼,离开家就好了,猜测是焦虑的躯体化
@L 拖把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是真的很好用 推荐
对抗焦虑症躯体化的小tip:
善用各种“提神”精油。核心概念是闻了之后让自己“重回人间”,grouding的作用。之前看一个therapist的影片,她建议还可以用味觉来“还魂”——比如含很酸的柠檬糖。或者去抓一块冰。相当于用新的刺激来覆盖掉“发作”时的那些不真实感。给身体一个信号,hey, you, I am here.it's ok.
这些小瓶子散落在我生活里的各个角落。出门散步兜里肯定装着,随身包里肯定备着,书桌上肯定有它,床头也要有。实例:有一次出门散步戴着耳机,听入神了,突然在很窄的人行道上被一个jogger“超车”,我直接被吓到大叫【🧎🏻 呼吸开始急促,心跳血压噌噌上窜,我扶着树,翻出携带的鼻通,猛吸【?两三下,调整呼吸,recenter一下感官。终于平静下来,可以继续走回家。
以前也试过装着一块水晶或者刮痧板之类的东西,拿出来抓着,冰冰凉的。也有点用。但还是嗅觉对我的作用更大。
@board 大家好,我在读的心理咨询课程(英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协会BACP规范下的L4 counselling课程)要求我们做一个迷你的研究项目,我希望借助大家的力量做一个关于海外华人做心理咨询的简单调查问卷。一共11个问题,最多不超过5分钟,完全匿名,如果填完问卷后想要撤回也可以的(问卷里有解释怎么操作),结果除了我之外只有老师会看到,数据在做完作业后会全部删除。
另外想要解释的是,为了程序上操作方便这份问卷是英文的,如果有介意这点或者不方便填写的象友们先说声抱歉!
先提前谢过象友们!有什么问题或者意见也欢迎留言或者私信我
反正生活总有些你或许不想做但不得不做的事情,下意识的反应一般是拖到不能拖了然后不情不愿地急急忙忙地做掉。这个拖延期间也会一直被它影响,产生焦虑还打击自信。
今天靠journaling重新定义了一下。无法改变的事情可以是挑战也可以是机遇嘛,全看你怎么看。高难度不得不做的任务,全力以赴做好了就会变成一个领域的专家,获得一堆经验值。走错路损失钱收获了教训,说不定还能看到不同的风景,又至少锻炼了情绪稳定度。总之一定有有利的方向的,发扬光大一下嘛,被动承受太痛苦就试试主动在现实的基础上获取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