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关了,我们整个拉加都在哭泣,整个果洛都在哭泣,整个藏区都在哭泣😭小姨晚上都睡不着觉。泽朗有天喝醉了说他真想把果洛的汉人都杀了:0360:
他舅舅长年在西宁的,居然说这要是早十年我们藏族人就起义了,现在怎么办啊,哭得大声一点都怕被别人听见🥹
给大家看看我们拉加的学校吧,我找到了汉文的纪录片:https://youtu.be/g1J8VzCRlAM
彝语古典叙事诗是一种方便传唱的格律诗:
ꅔ ꐎ ꏰ ꃅ ꍂ
ꏰ ꌺ ꋶ ꃅ ꍂ
ꌦ ꄩ ꑙ ꃅ ꍂ
ꑙ ꌺ ꈩ ꃅ ꍂ
草原是云雀的时代
云雀歌唱的乐园
树上是猴子的时代
猴子玩乐的地方
(《玛牡特依》节选)
莫西子诗写《不要怕》,完全就是遵照这样的格律来写的,非常美,且一点都不晦涩,唱起来很动听。
ꃅ ꆳ ꁏ ꇁ
ꂷ ꉐ ꐛ ꇁ
ꈾ ꏾ ꊰ ꇁ
ꌩ ꐔ ꌩ ꇁ ꃲ
同源对字:[天]風翻來,[天]溦降來,蕎葉墜來,薪葉[金]來(矣)。
但 50-80 年代,彝语经历“唱红歌”阶段,留下了大量的这种口号,今天仍在使用:
ꇤ ꑭ ꐩ ꋊ ꃅ ꄈ ꐊ
ꆃ ꎭ ꐩ ꋊ ꃅ ꑋ ꈌ
奴隶永远跟党走
凉山永远是春天
ꍆ ꉌ ꃀ ꌩ ꁧ ꐚ
ꇤ ꑭ ꉌ ꃀ ꄈ ꅉ ꐚ
喜鹊的心思树梢知
奴隶的心愿党清楚
(好恐怖的彝语)
#彝语
说“贫困对女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隐私”的张桂梅校长真的境界好高啊!
之前还看到她给儿童之家的孤儿们吃汉堡紫米露鸡翅(这些对她们那里来说还是蛮多钱的。张虽然舍不得自己吃,但孩子要吃她爽快答应。她还说过:“你们的孩子可以富养,我们的也可以。”)。还有她之前听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那个梗以后,自掏腰包给女校的所有学生买当地最好的奶茶喝。(她说:“我希望有一天这些孩子们走在街上,能像喝什么就喝什么。”)这种高配得感教育…估计很多家长都做不到…
而且她真是不求回报地在托举女学生往上走(这点很多家长也做不到)。她和女高学生再三强调不要老想着她,不要老惦记要回报学校。飞出了就走吧,不用回来了。
她真的是在努力培养女孩们建立一个独立自由健康的人格。
我自己早年看到比阿特里克斯·波特为《彼得兔的故事》画的精美水彩画,尤其是看到彼得兔在被追得筋疲力尽,又被醋栗网挂着衣服,“为自己的厄运感到丧气,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那一幅时,便深受感动,但考虑到接下来——“几只友善的麻雀听到他的哭声,便叽叽喳喳飞到他跟前,劝他再做一番努力”,于是他鼓起勇气,急中生智,脱掉崭新的蓝色夹克,挣脱了出来——这一幕,我投入的这份感情肯定是不成比例的。不知怎么地,这幅画面和上一幅表现他被醋栗网缠住的画面所传达的悲情,在我童稚的感觉中产生了一种视觉现实,那就是:两幅画中,彼得兔都是倒置的——就好比家长或上帝站在床头盯着熟睡的孩子。在打动观众和读者这方面,童书插图画家要超过其他艺术家。打动人的东西会产生难忘的效果,这种效果无疑是无法计算的,但儿童心理的接受层面又是如此脆弱,如此神秘,同时又充满了自身的原始能量。
图注 比阿特里克斯·波特《彼得兔的故事》(1902)中的插图 水彩画
The Moon Dressed Like Saturn
Image Credit & Copyright: Francisco Soju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