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在创伤的心灵地景中,辨认萦绕于当下的历史》
https://mp.weixin.qq.com/s/ISmW7s-rP_pgegM0Vi7fNQ (去追踪信息链接)
这篇访谈记录太好了,深入且全面地讲述了政治集体创伤相关的诸多主题。因为受访者彭郁仁教授本身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她近几年的工作方向是白色恐怖政治受难者的疗愈),她所讲述的内容看得出从实践而来,且引起了很多共鸣。触动点太多,只能稍稍选择几个:
1. 功能性概念词语的创造≠病理化、扁平化
彭老师创造了“政治暴力创伤”这个词,以提供空间让受害者得以命名和诉说。人的经历当然没有办法用一个词概括,但是先有了这个词,然后通过参与者的叙述丰富其内涵,这是一种疗愈的方式,也是一种“行动策略”。它也带来了受难者的自我觉察,其中讲到受难前辈做见证时一开始只听别人苦,逐渐意识到自己身上也有同样的痕迹。
“这些词汇都不能准确涵盖生命经验,但我们需要这样的词汇让自己复杂的难言之隐有个可以指认的方向,它的效益和作用就是帮大家去正当化那些自己认为没有资格被讲述的经验。”
受难者后代中也有不喜欢这个词的,因为会觉得像在说自己有病,或者凭什么说自己有伤。
“但当他们这样质疑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告诉我,他们的苦是更加幽微、无法用一个粗暴的名词就说尽的。但攻击也好、反对也好,当这个概念提出来,大家至少可以在这个旗帜之下开始言说了。当他们开始理解我并没有要去扁平化他们的遭遇、消解他们痛苦的复杂性,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这个现象在别的议题中也一再出现,但是能看见它被如此清晰地说出来感觉太好了。
2. “诉说”创伤的多元媒介
除了一对一诉说外,也有剧场形式、更幽默的形式去推动转型正义。
3. 非专业的人能做什么?(做专业人士有时没法做但同样重要的事)
“聆听创伤并不是一种舒服的状态,过程中双方都有一些情绪要处理。我们的训练是,需要停在那些复杂的、暂时没办法解决的冲突与不适之中。但现实是,绝大部分聆听者都想带着当事人逃开那个不舒服的状态,这是本能反应。
除了听之外,光是陪在受创者身边做些日常的事,比如吃饭、运动、散步,找回一些基本的生活节奏,就是很重要的事了。恰好这些日常的事也是专业人士不能做的。”
4. 疗愈工作与社会正义
这部分是老生常谈的:停留在一个房间内的、似乎不以撼动结构为目的的工作,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说微观的疗愈工作(心理工作)也能推动社会正义。
这部分我的感觉略有不同,当然心理咨询发生在房间之内,但是工作者是不是愿意提供空间让受难者谈论,还是参与维持沉默的一环,是不一样的。这既要求咨询师有担当和勇气(特别在一些环境下),同样要求提升这方面的技术和不断地做自我反思。如果说创伤的痛苦在于无法回头不允许回头,那么有了地方可以讲述,不论面向公众还是在房间之内,都是修复式的一环,也为了下一步行动和生活做准备。
@Hypothesis 天呐我超级想和人讨论这个……
推荐一些app,突然想了解的时候,打开来玩也很开心
inaturalist 可以查一切生物(除了人),而且认错会有人帮忙纠正
stellarium 看实时星座,深圳天文台都在用环境够黑的话,天狼星超好认
识花 支付宝小程序,查植物
懂鸟 微信小程序,查鸟
默沙东 看人类疾病
MSD vet 看动物疾病
其它我就不怎么用了
Steve 是我上一份工作的直属上司,我们在同一个组工作了六年。
虽然前司臭名昭著,但这六年却是我职场体验最好的六年。这期间,我不断和朋友们提起 Steve 作为老板有多么优秀。我甚至一度有些为难:前司实在太糟糕,从职业发展角度考虑,我也该换换工作了,但我不知道要怎么开口跟 Steve 说再见。
Good news and bad news:没纠结多久,我们整组就被裁掉了,省去了我再无必要的辗转反侧。(这段之后可以展开细说。)
一转眼,我已经在新公司工作半年多了。马老师问我新老板咋样,「就一般吧。」
这么讲对新老板不太公平,于是我补充了一句:「毕竟和 Steve 比起来,换谁,都只能是一般。」
经朋友提醒,我才想到可以把之前关于 Steve 的零碎广播汇总起来。
就是这篇啦,all about Steve。
有一些方案,设法让家猫能在户外活动的同时,减少对野生动物的捕食。英国科学家验证了这些方案的效果——
- 最有效的方法是把猫粮换成高质量的鲜肉食物,不含任何谷物。猫带回家的啮齿动物和鸟类的数量大大减少了。
- 用模拟捕猎的玩具和猫玩耍,猫带回家的哺乳动物(兔和小林姬鼠)数量减少了35%,但对捕食鸟类的影响微乎其微。这也许和研究用的游戏方式有关(在地上拖着一根羽毛,一旦猫抓住它,就换成一只假老鼠,猫可以又踢又抓又咬),也许换成空中逗猫棒会不一样。很多人担心这样是在训练猫的捕猎,但研究表明,情况恰恰相反,游戏可能满足了它的捕猎欲望。
- 戴着彩色项圈的猫,产生了相反的结果:带回家的鸟少了很多,但哺乳动物仅略有下降。小型哺乳动物不像鸟类那样依赖视觉,特别是色彩视觉,或许不太可能注意到朝它们走来的项圈小丑猫。
- 佩戴铃铛没有任何效果。
- 玩智力玩具(通过各种机关才能吃到猫粮)让对啮齿动物的捕食率提高了27%……原因并不清楚。也许游戏让猫的心理机能活跃了起来,让它们渴求更多的精神刺激,或者有助于磨炼某些关键技能。
--《猫的多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