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人为什么需要赚一大堆钱才能享受免费的时间和友谊呢,这个社会不该好好反省自己吗

明日便当:寿司

底层是蔬菜寿司
上层是牛肉酱寿司

做寿司真的好容易边做边吃,好撑。

母上空调吹出热伤风,召唤我前往市区侍疾。
看了社区医生给母上开的药,我再次感叹,中成药/复方中成药真的给药厂老板给土共玩坏了。
20多块钱24片的克感敏,加上金银花、野菊花,同样24片敢卖48块。
真正发挥效果的,依然是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咖啡因,这几个西药成分。
克感敏一次一粒起效,一天三次,三天也就好全乎了,一盒药都消耗不完。
变成中成药后,一次四粒起效,一天三次,三天的疗程需要至少两盒。
还有,从处方药变成了OTC,销售渠道更多了。
作为西药克感敏的时候,药品说明书,整整三大张,密密麻麻的不良反应提示。
作为中成药时,说明书半页不到,“不良反应尚不明确”代表一切。

青衫的最新文章——对我帮助好大喔!
还没有读完就必须来嘟嘟嘟嘟一下!

国家统计局:8月起暂停发布青年人失业率数据。

@whysocute 观察了一下,人格是否成熟不知道,但共同点是职业‘稳定’——公务员、教师

@whysocute 看着好多同学已经在照顾婴儿或者布置婴儿房,而我还在学着当自己的父母🤣

说到负面/痛苦情绪,象友们已经说到了不少很好的点。想再补充一个以前读到过的"sit with it for a while"的概念:既不是把忍受痛苦作为美德/意志力,也不是第一时间去寻求多巴胺,而是允许它现在暂时和自己共处一会儿。见过两个形式上互文又内核相同的比喻:

1. 情绪像火车,人像站台。不同的情绪都会停靠在你的站台上,然后再开走。不停地专注于痛苦情绪就像不停地上下这列火车,反而不让它顺畅地离开站台。

2. 情绪像潮水,人像海边的礁石。潮水不时会淹没礁石,但落潮时又退去、礁石重新露出。如果不允许潮水漫过礁石、修筑高高的堤坝,发生溃堤反而是危险的。

"sit with it for a while"的意义我认为在于通过切身体验去熟悉一种情绪的形状、不再恐惧它的停留,然后“允许停留”give it space to talk (or not talk),让它传达它想要传达的message,之后才能unpack that message、并做出行动(让情绪fulfil its purpose后它会自行离开)。

最后,正如所有mental health advices都有自己的context,能"sit with it for a while"的前提是人还处在一个大致balanced/functional的状态。长期off-balance/dysfunctional的情况下,我觉得让自己(哪怕只能短暂)恢复到functional的底线是最重要的。

哇,我其实是发现苹果的语音识别文字还挺准确的,甚至对手机说,“逗号”真的会成出现“,”。于是我一个劲儿地自言自语,不用手就可以写日记的感受真爽。

朋友圈里的云南朋友都在过火把节,已经是第N个后悔遗憾惊诧于为什么自己还没有过过火把节的时刻。

同学:这个作者说她在北漂,租不起房子,一边工作一边抽空写小说补贴家用,那为了钱她更新一定有保证。

……你以为作者是什么生物啊,如果全职写作能养活自己她还会只用写文补贴家用?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一下我们工作一天下来还想做事吗?你当写作是打字啊?

以上我一个字没说,我说:做好准备,她会断更。

今天这个同学跟我讲,那个作者断更了,说累得大脑空白。遂夸我真有经验。

不,我只是把作者当成人类并且知道工作是什么,写小说是什么 :aru_0520:

我知道她没有恶意但是,那种,看到读者在作者说订阅惨淡时回答“你为什么不去找一份白天的正经工作,晚上再写呢?”的血压飙升很难不随之而来。

建议得苦口婆心,天真诚恳无恶意,只是不觉得创作有难度,没把写作当正经工作,没把作者当回事。常见,哈哈。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