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小记
继续做蝴蝶耳环啦!
真是慢腾腾,想着送给朋友春天的礼物,其实大部分还躺在我的纸盒子里。今晚把两对钻孔,明天再继续。
左边是碎斑青凤蝶,右边是樟青凤蝶。没有合适的灯光,颜色会有些误差。特别是樟青凤蝶的翅膀,是透光的~
左边翅膀的颜色里有细碎的白色、浅蓝和橘色,像是走进温柔的花园,低头是一片静谧的郁金香。想把这一对送给Magic的爱人。据说她和我性格很像。虽然从来没见过她,希望这份礼物能代替我跨过海洋,先与她会面,问候新友。
右边翅膀就是蓝色,透光并且带着少许闪粉变幻的蓝色。打算把这个送给桂冠废物,好像是最喜欢的学妹了~下边翅膀其实是蓝色和细碎的红色(我没有拍),让人看了很惊喜。红色是燃烧,是果实,是送走红日的愤怒晚霞,是她相信的人性善。希望和她的友谊永不要断点,希望她经常坚强,希望她总是遇到好人,无论是做新闻和做田野。虚空过往之神,请看到我们拾起幸福的碎片,召唤些许前行的勇气吧。
另外,今天遇到一只某种凤蝶的幼虫,把它从黄木香上移走了。移到池塘边的野生植物上。不过散步的时候没遇到它,想到这里许多鸟,也许就被猎食了。 :Pkmon43:后悔……
最近有很多人都在讨论加拿大,我觉得有一条确定性比较高的路径,想跟大家介绍一下,就是 BCPNP-IPG 项目。
BC 指的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也就是温哥华所在的省。
PNP 指的是省提名。加拿大有国家层面的移民政策,然后因为不同省的需求不同,所以也有省层面的移民政策,BCPNP 指的就是 BC 省的省提名政策。联邦层面的移民政策是打分制的,分数由你的学历、年龄、语言水平、工作经历和性质来决定,分数越高的人,越可能被加拿大移民局邀请,有资格递交移民申请。但如果取得省提名,可以忽略打分制度,直接递交移民申请。
而这个 BCPNP 政策下面的 IPG 项目,全称是 International Post-Graduate 项目。这是 BC 省的一个特殊政策,在该项目名单内专业毕业的的硕士/博士毕业生,毕业就可以取得省提名。也就相当于毕业就可以移民。
那么这个 BCPNP-IPG 项目里有什么学校呢?有牛逼大学,也有野鸡大学。专业的覆盖面【相对】较广,可以直接谷歌 “BCPNP IPG” 来看对应的学校和专业列表。
@board 想知道有没有groups是关于原生家庭关系沟通和戒疗。
诚问如果挂梯子被请喝茶怎么办🍵,有何保护自己的方法? @board
有一直很想对部分港台人说的话,除了“认清形势,放弃幻想”一类的劝导以外,还有有关“不要为了短期利益舍弃长期利益”的真诚建议。一直不知道该如何具体说明——直到看到某位早已跑路枫叶国的油管博主于20年初在台北的演讲视频。
该博主在演讲中提到自己的经历:“我一月六号到的台北桃园机场,来得很早,坐的计程车去我住的酒店,所以我接触的第一位台湾人,在台北,是一位计程车司机。实际上跟他的交谈反而让我心情有点沉重,计程车司机他就跟我讲,我不喜欢现在的蔡政府,因为利益受到了影响,因为陆客不来以后他的收入减少了很多。他跟我讲在陆客高峰期的时候他一个月可以挣15万台币(七千加币),现在一半都到不了。当然就不喜欢现政府。”
“但是我心里面就比较沉重,我就是说,我们面对的是,在一个长远和整体的利益,以及在眼下很直接的利益之间,是不是台湾人能做出一个很准确的鉴别。”
“我就想到在香港,要知道香港刚刚回归的时候,头几年也是百业兴旺啊,everybody was happy,大家也觉得歌照唱、马照跑,舞照跳,也没有什么区别,也挺好。”
“但是我说的是反送中之前的情况——在这20年中,香港发生了什么呢,红色资本不断进入香港,香港成了红色资本淘金的乐园,房价一步一步涨上去,失业率一步一步拉高,香港的产业空心化,制造业流失,给香港年轻人伤害非常大。可是这一切发生以后,香港人没有能力去改变它,没有通过体制的途径去改变它,因为他没有选票,他主权不在民,没有办法纠正这些问题,去选一个能够代表我声音的行政首长出来。哪怕在立法会它都不是100%的普选——立法会的直选是一半的席位,另外一半是功能组别产生的。”
“在享受了也许头几年的欢快生活以后,20年以后,也许在香港的一个计程车司机也可以说回归很好啊,你看大陆游客也多了,我一个月可以挣七千加币。可是十年以后,你发现他挣不了那么多钱,再往后他会住不起房子了,再往后他的生活会越来越差的时候,他说不行,我不愿意了,我要改变这一切,你发现你无法改变了。十年以后,你想改变就要付出流血的代价。这就是在香港发生的一切。”
这是我看过最清晰易懂的表达了。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