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与一位逝去的老人。文字很长,慎点。
前几天在家收拾书,找出来一本英文书《Prisoner of the State: The Secret Journal of Premier Zhao Ziyang》,是香港出版的《改革历程》的英译本,而台湾出版时则用了与英文版同样的名称《国家的囚徒:赵紫阳的秘密录音》。
书是09年一出版就立刻去网上下单,而在这之前已经听到了书的缘起与付梓的过程。这本书是赵紫阳的老部下前国家出版总署署长杜导正与前纪委副书记萧洪达在92年之后,数次请赵紫阳把历史的过程还原出来,赵紫阳被软禁在家,用录音带口述实录,他彼时年纪已大,又特别严谨,怕自己记错细节,曾经恳请中共准许他查阅旧资料,被拒绝,转而恳请能够翻阅旧报纸。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他完成了整个口述实录。由于软禁有监视与盘查,录音带被藏在衣物中陆陆续续很长时间才带出来,又带出国,整理成书,赵紫阳2005年去世,2009年这本书得以问世。(插入一点点八卦福禄寿乐队的三位成员是杜导正的三胞胎孙女)。
赵紫阳是中共最被刻意忽视的领导人之一。一度政府历届总理名目里都没有他的名字和照片,后来勉强加进去他的名字,但经历语焉不详。作为一个不过是从小学起知道他的名字进而持续跟进他的踪迹的普通平民百姓,都对此愤懑不平,可以想象曾经在他身边工作的人,他的家人对于这种刻意在历史和记忆中将他抹去做法该是何种心情。他从农村基层做起,是文革后包产到户的带头人与倡导者,他是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主导者,是中国对外关系政策的策划师,搭建起来中国加入关税贸易总协定(WTO前身)的整个架构,我们学经济贸易的都知道龙永图,又有谁知道中国入世,自此加入并受益于全球化分工的总策划师是赵紫阳呢。官方将邓小平设定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我认为他可以被称作总领导者,但总设计师的头衔本应是赵紫阳的,赵紫阳多年从农村一步步积累起来的中国微观经济实践与宏观调控的把控,他也是中国最有能力的总理。
人回望历史,最难释怀,意难平的就是,如果。如果当时,如果胡耀邦能够继续做总书记赵紫阳能够继续做总理,如果当时六四采取了赵紫阳的建议能够以政府与民间对话协商的方式达成和解,我们今天会是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呢。历史没有如果。民间有批评他政治不成熟,言外之意就是他不懂官场生态不够敏感,我在想一个人所见终究有限,而就在有限的认知里坚持选择自己认为最正确的道路即站在人民的一边,前者那种成王败寇逻辑下的对人的评判终究是单薄又世故。也有人批评他还是为中共政权服务,有意思的是他的官方罪名正是分裂党的领导。而另一方面,过去百多年的暴力革命一再证明,推翻并不能保证再建立起来的就是完美体系的政治制度,恰恰相反,回看法国大革命,看中国推翻帝制,又推翻国民党政府,俄国十月革命,后来还有更多的比如罗马尼亚齐奥塞斯库政权等等的例子,没有一个是推倒后就能建立起来一个全新理想社会的,却都是走向极权或动荡分裂的社会,就因为成体系系统的改变需要的是各个阶层的漫长的磨合、谈判与妥协。同时,对于民众而言,更关心的不是谁夺取政权,而是社会稳定安居乐业。赵紫阳超出其他领导人的远见还在于他在80年代就看到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必须同时改革,不可能只改一个。中国现在的困境就在于此。
这是他的原罪。而他下台的导火线是他不同意对天安门镇压。我后来09年读这本书的前言的时候,才知道了更多细节。他当时完全是可以保住他的地位和待遇的,只要他肯在党内做检讨,承认自己错了。他拒绝了,从此成为了国家的囚徒,终此一生。当时读的时候真的是掩卷落泪。以前写,一个人承认自己做错是需要勇气的,而一个人能够坚守信念不为权势富贵低头,坚持不认他人逼迫自己认的错,需要的是极大的勇气。
杜导言在前言里如是记录这一段往事:
“1989 年 5 月 17 日,赵紫阳召开了紧急家庭会议。赵紫阳对家人说:“我的缓和(天安门)事态的方案没有被接受,形势会很严峻。如果矛盾激化,在历史上是说不过去的。我既然在这个位子上,就不能同意这样做。但是,这样做我坐牢也是可能的,一定会牵连你们。你们要有这个思想准备”。赵紫阳的老伴梁伯琪及孩子们 没有丝毫犹豫,一致表示支持赵紫阳在这生死荣辱关键时刻的历史性决定。
“六四”后,中共中央几次派人找赵紫阳谈话。第一次,赵紫阳的老同事王任重等几位中央要人奉命出面。王任重说,只要你能做出深刻检查,可以保留政治局委员的职务。赵紫阳拒绝了。第二次,中央几位要人说,只要你表个态,做个检查,可以保留中央委员的职务。赵紫阳又拒绝了。”
我很希望每位想要了解那段历史,以及中国改革开放起始与架构搭建的过程,和它致命的弱点与可能的良方的人,都有机会读这本书,或者更多地去了解他这个人。如果还是要以上帝视角去评判赵紫阳的话,别忘了他是摸着中国基层社会实践证明的石头,摸着人民利益至上的石头,摸着自身与家人清廉的石头,提出了十三大体制改革方案的人,也是在人这一生最为关键的时刻,选择了良知。他可能的确没有政客权谋的聪明,但我认为他有政治家的智慧。
最后,也在这里转帖他的遗言:
赵紫阳的最后遗言
1989 年我下台以后,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我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有 了一些新的认识。过去对西方发达国家所实行的议会民主制,认为不是人民当家作主。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国家所实行的代表大会制度,才能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这是比西方议会制更高级的、更能体现民主的形式。事实上不是这么一回事。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所实行的民主制度,完全流于形式,不是人民当家作主,而是少数人、甚至是个人的统治。
纵观二十世纪以来世界上曾经有过的各种各样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德、 意的法西斯独裁,都已被历史淘汰;还有一些军人独裁政权,也是昙花一现,或日益失去了市场。虽然现在很落后的国家还不断发生这样的事情,如南美国家也常常发生军人政变,但它也慢慢变为这些国家逐步走向议会政治的短暂的插曲。 二十世纪出现的,在几十年时间里与西方议会制度相对立的所谓新兴的民主制度 ——无产阶级专政制度,在大多数国家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倒是西方的议会民主制显示了它的生命力。看来这种制度是现在能够找到的比较好的、能够体现民主、符合现代要求而又比较成熟的制度。现在还找不到比它更好的制度。
当然,这种制度也不是十全十美,它也存在很多问题。但比较来讲,只有这种制度比较符合现代文明,比较符合民意,有利于体现民主,并且是比较稳定的 一种形式。这种形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生命力。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实行的都是这 样一种议会民主制。几十年来发展比较快的新兴国家,逐步地转向议会民主制的 趋向也越来越鲜明。我想这决不是偶然的。为什么没有一个发达国家实行另外一 种制度呢?这说明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要实现现代的市场经济,现代文明, 它就必须实行政治体上的议会民主制。
象友轉發的六四新聞檔案非常值得推薦,也是我上一則轉發。最好另存一下網盤鏈接,或者下載(需翻牆)。視頻節目為粵語無字幕,但不影響觀看畫面。
【google drive鏈接】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vuiLVA8XQmGOsc59eEc4c4bmRrKDqkOm
【象友轉載鏈接】
https://g0v.social/@amokhuxley/108413308294628768
其中有一份 由香港記者協會出版,六十四名香港記者編著的《八九民運實錄(二十週年再版)》裡詳細的報導,那三天的大致情況如下:
//6.2 台灣歌手侯德健、北師大講師劉曉波、四通集團公司綜合計劃部 部長周舵、《師大周報》前主編 高新,在廣場絕食抗議戒嚴。港 支聯代表李卓人抵達北京送款支持學運。
晚上,一輛軍用吉普車在復興門外撞倒四人,其中三人喪生。為 數萬餘軍人在北京飯店附近被群眾學 生堵截後撤走。
6.3 軍警在廣場以西發射催淚彈、毆打和驅散人群,在六部口奪回失落在 群眾的槍械。晚間不斷廣播 警告市民不得上街。深夜裝甲車在通衢大 道清理路障,為進城士兵和坦克開路;士兵槍擊攔截的市民。
6.4 血腥鎮壓。非官方人士估計死近三千人,袁木後來則說只有三百多人死,學生只佔廿三人。成都也發生暴亂,據報軍警槍殺三百餘人。 數以十萬計香港市民參加黑色大
靜坐,抗議解放軍屠殺市民學生。//
另外,有人說當年廣場上的熱血青年,人到中年已經變得如何不堪,還有很多香港藝人也變成大灣區藍絲。但這些都不會改變當年那場民主運動的重大意義。
#勿忘六四 #第一次知道六四 那些不愿意向平民开枪的军人也值得纪念,徐勤先,陆军第三十八集团军军长,曾参加过朝鲜战争,拒绝执行对学生开枪的命令后,他被开除党籍,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一九八九年北京戒严时,第二十八集团军隶属北京军区,军部驻地在山西省大同市,部队代号是五一三六一。何燕然少将任军长,张明春少将任军政委,杜东海少将任副军长,杨惠川大校任军副政委,邱金凯大校任军参谋长,苏云大校任军政治部主任。
第二十八集团军是首批奉命进京执行戒严任务的部队,但在中共官方有关“平息反革命暴乱”的宣传资料中,该集团军不见踪影,被中共当局视为表现最差的一支部队。该集团军没有所属部队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或记功,也没有官兵成为“共和国卫士”。
据军中人士透露的细节是:在镇压命令下达后,北京军区司令员周依冰亲自开车到保定,要他带兵进京。他当场表示:“有没有军委主席邓小平的签字?”对方答:“有。”徐勤先又问:“有没有常务副主席杨尚昆的签字?”对方答:“有。”徐勤先又问:“”有没有第一副主席赵紫阳的签字?“对方答:”没有。“徐勤先便道:”手续不全,这兵我不能带。“后他称病休息。周依冰指着徐勤先的鼻子说:” 徐勤先,我知道你老婆是法官 ,你的两个儿子都在天安门广场。“徐勤先被捕时只说了一句话:”或者是千古罪人,或者是历史功臣!“
六四事件结束后被判刑
六四后,徐勤先被判处5年徒刑。在军事法庭上,徐说:“人民军队从来没有镇压人民的历史,我绝对不能玷污这个历史。”“不是人民的罪人,就是人民的功臣!”
其他人:
许峰,第39集团军116师师长。消极抗命,拖延行进。许峰曾化装进城到天安门广场察看情况,回来后对部下说:“现在收不到上级指示,你们也不用找我了。”
陈北。原27军64戒严部队军官,部队画家。在执行戒严任务时,哗变,鼓动士兵自动撤离 。陈北将戒严车私自开到河北某地扔弃后自动脱离部队,后被通牒。
傅秉耀,第39集团军军长。在战前动员大会上说:我这个老兵也是第一次遇到今天这种情 况,我请求大家把枪口抬高一点。
吴家民,陆军第40集团军军长,据该军118师一名战士说,吴家民在向部队下达挺进北京城的命令时,亲自训话:“我活了50多岁,第一次指挥这样的军事行动。军令如山,不过,弟兄们,我求求你们,进城的时候,无论遇到什么情况,请把你们的枪口抬高一寸。 ”
齐金贵,解放军驻云南部队某坦克团上士播音员,“64”后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普通一兵”的名义,书写了十多封抗议信,寄给各级政府机关。遭军事法庭判处两年监禁,关押在云南省第二监狱。
佚名战士。1989年6月4日中午12点半左右,一架军用直升机飞到木樨地28军受阻部队上空 ,用高音喇叭反复播讲:“军委首长有令,军队不能受阻,受阻坚决还击!”时,这位佚名战士开着装甲车,用车上的高射机枪向播讲命令的军用直升机扫射,将其打跑了。
原文地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22784070.A.C2A.html
@board
请问大家在出国长期生活的行李里面都准备了什么呢,我目前大概准备买一人份的电压力锅、电饭锅(两个分开做饭和菜),转换插头,止痛药,少量基础药,还有一些常规的日用品衣物,除此以外有什么东西是最好从国内带过去的吗?或者有没有什么东西需要落地之后通过集运买过去之类的?降落坐标是新西兰。
@board 想问问有没有人知道雅虎邮箱还安全吗?
核酸检测不是人的正常需求,常态化核酸就相当于征税了,如果按72小时一次,每次4元来算,相当于政府向每人每月收了40元的税,而且征的税不是用于公共福利,而是定向补贴给本来就很富的特定行业和人,妥妥的负福利,明目张胆的劫贫济富。
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以及万一没核酸检测就上不了火车地铁进不了商场所产生的机会成本。
更重要的是,平常时候不需要向别人证明我没病是我们的人权,就像我不需要证明我奶奶是我奶奶就能去看望我奶奶一样,强制核酸检测,既损害我们的物质利益,又损害我们的尊严。
对政府来说,政府的存在的意义就是提供公共服务、谋求公共福利,政府属于公共资源,常态化核酸对国民来说高成本零受益,所以必须由政府实施强制力才能得以持续,这就不得不增加保安的数量或工作量,必须增加政府管理这件事的岗位和职责。钱和精力放在核酸检测上多了,放在教育、卫生、扶贫、环保等事情上面就少了,公共资源也产生了浪费。
俺的课程发售啦!感兴趣的可以来瞅瞅!
这门绘画课涉及语言学,社会学,神经学,以及物理和化学,是非常非常科学的绘画课程,没有任何”凭感觉画画“的内容,是一门按逻辑画画的【纯 • 0基础绘画课】
我希望所有购买这门课的人,无论你是想要学习画画,还是只是想要放松心情了解一些新的知识,都能在我的课程里获得一些力量。
希望你能看到这世间中让你愉悦的那些要素,
希望你能感受到自己本身就有的创作能力,
希望你能察觉到那些尖锐的事实,以及难以言说的细节,
希望你能用自己的画笔,把世间中最美好和最残酷的事情都记录下来。
艺术可以是世界上最可爱的那朵小花,
最柔软的那朵云,
但它也可以是最锋利的刀,
最坚实的铠甲,
愿我们所有人都可以在这广阔的天地中自由表达自己~
祝大家学习愉快(ㅎᗨㅎ),课程介绍和购买请看下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