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问一下tl上的大家,安卓系统有什么推荐的玩长毛象app呀?好像朋友没法下toooto(`ω´ )o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1984》的结局其实是开放的。
完整地看完了《1984》的人,很少有不为书中描绘的那个暗无天日、没有希望的极权社会感到压抑、沮丧乃至抑郁的。让人沮丧的不仅仅是“大洋国”本身的黑暗,更是面对这样一种极权体制的无力感,仿佛以后的人类世世代代都要接受它的奴役一样。
如果单看正文,不看附录的话,那么读者会有这样的感受是很正常的。即便是看了中文版附录,读者也不会感觉有什么异常。可是当你查看英文原著的附录时,你就会发现这里实际上埋了一条暗线。
我们来将中英两板的附录做一下对比。
中文版附录:
新话的原则
「新话是大洋国的正式语言,其设计是为了满足英社——即英格兰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上的需要。到了一九八四年还没有一个人能用新话作为唯一交流手段,不论是口头上的,还是书面的。《泰晤士报》上的社论是用新话写的,但是这是一种特殊的技巧,只有专家才能做到。估计到了二〇五〇年新话终将取代老话(即我们所称的标准英语)。在此之前,它逐步地扩大地盘,所有党员在日常谈话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新话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一九八四年使用的那一种,见诸第九版和第十版的新话词典,是临时性的,其中有不少多余的词和过时的结构,以后就要废除的。这里所涉只是第十一版词典中应用的最后修订稿。
新话的目的不仅是为英社拥护者提供一种表达世界观和思想习惯的合适的手段,而且也是为了使得所有其他思想方式不可能再存在。这样在大家采用了新话,忘掉了老话以后,异端的思想,也就是违背英社原则的思想,就根本无法思想,只要思想是依靠字句来进行的。
……
……
的确,过去的许多文学都已用这个办法加以改写。出于名声的考虑,有必要保持对某些历史人物的记忆,同时使他们的成就与英社哲学一致。因此像莎士比亚、弥尔顿、斯威夫特、拜伦、狄更斯这样的作家的作品都在翻译中;这项工作完成后,他们的原作以及所有残存的过去的文学作品都将统统销毁。这项翻译工作既费时又费力,在二十一世纪的头一二十年恐怕不会完成。还有大量的实用文献——不可缺少的技术手册之类——也需这样处理。主要是为了有时间进行这项翻译工作,新话的最后采用日期才定在二〇五〇年这么迟的一个年份。亅
英文版附录:
The Principles of Newspeak
「Newspeak was the official language of Oceania and had been devised to meet the ideological needs of Ingsoc, or English Socialism. In the year 1984 there was not as yet anyone who used Newspeak as his sole means of communication, either in speech or writing. The leading articles in ‘The Times’ were written in it, but this was a TOUR DE FORCE which could only be carried out by a specialist. It was expected that Newspeak would have finally superseded Oldspeak (or Standard English, as we should call it) by about the year 2050. Meanwhile it gained ground steadily, all Party members tending to use Newspeak words and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s more and more in their everyday speech. The version in use in 1984, and embodied in the Ninth and Tenth Editions of the Newspeak Dictionary, was a provisional one, and contained many superfluous words and archaic formations which were due to be suppressed later. It is with the final, perfected version, as embodied in the Eleventh Edition of the Dictionary, that we are concerned here.
The purpose of Newspeak was not only to provide a medium of expression for the world-view and mental habits proper to the devotees of Ingsoc, but to make all other modes of thought impossible. It was intended that when Newspeak had been adopted once and for all and Oldspeak forgotten, a heretical thought—that is, a thought diverging from the principles of Ingsoc—should be literally unthinkable, at least so far as thought is dependent on words.
……
……
A good deal of the literature of the past was, indeed, already being transformed in this way. Considerations of prestige made it desirable to preserve the memory of certain historical figure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bringing their achievements into line with the philosophy of Ingsoc. Various writers, such as Shakespeare, Milton, Swift, Byron, Dickens, and some others were therefore in process of translation: when the task had been completed, their original writings, with all else that survived of the literature of the past, would be destroyed. These translations were a slow and difficult business, and it was not expected that they would be finished before the first or second decade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re were also large quantities of merely utilitarian literature—indispensable technical manuals, and the like—that had to be treated in the same way. It was chiefly in order to allow time for the preliminary work of translation that the final adoption of Newspeak had been fixed for so late a date as 2050.」
看出区别来了吗?
区别就是中文版附录是用现在时写成的,英文版的附录则是用过去时写成的。时态不一样,意思就天差地别。中文版的附录实在描述一个正在推行的制度,英文版的附录则是在描述一个曾被推行的制度。我查看了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三家的译文,发现它们都没有把译文中过去时时态表现出来,它们都遗漏了这处重要的信息。
知道了原著的附录采用的是用过去式的视角,我们就能够明白附录中的“新话”和“大洋国”其实是后人记录或研究的对象。这里暗示的是“大洋国”可能最后还是被推翻了,人们也许把曾经在大洋国发生的这些事情总结成了历史教训,用以警示后人。当然,这是一种猜测,因为奥威尔透露的信息实在太少,没有人知道附录的作者是谁,没有人知道两者之间隔了多少年,也没有人知道这么多年具体发生了什么。但是从《1984》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其实能够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细节。例如《1984》中反复地提到过一句话:“如果有希望的话,希望一定在无产者身上”。这是温斯顿在日记本里记录的内容,在文中出现过三次。具体的解释是这样的
“因为只有在那里,在这些不受重视的蜂拥成堆的群众中间,在大洋国这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口中间,摧毁党的力量才能发动起来。党是不可能从内部来推翻的。它的敌人,如果说有敌人的话,是没有办法纠集在一起,或者甚至互相认出来的。即使传说中的兄弟团是存在的——很可能是存在的——也无法想象,它的团员能够超过三三两两的人数聚在一起。造反不过是眼光中的一个神色,声音中的一个变化;最多,偶尔一声细语而已。但是无产者则不然,只要能够有办法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就不需要进行暗中活动了。他们只需要起来挣扎一下,就像一匹马颤动一下身子把苍蝇赶跑。他们只要愿意,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把党打得粉碎。可以肯定地说,他们迟早会想到要这么做的。”
此外,在奥威尔的其他文章中,也能看到类似的观点,例如在《动物农场》乌克兰文版序中,奥威尔就回忆到他曾经看到过一个小男孩,大概十岁,赶着一匹拉车的大马在一条狭窄的小道上走,那匹马一想转弯,那男孩就用鞭子抽它,见此场景,奥威尔就想到,如果这些牲口知道它们自己的力量,我们就无法控制它们,人类剥削牲口就像富人剥削无产阶级一样。
在评论伯恩汉姆的那篇“Second Thoughts On James Burnham“里,其实也有类似的表示。其实说到底,奥威尔一直是一名社会主义者,像他这样的社会主义者,特点就是不论现实让他多么灰心沮丧,都依然会保留对普罗大众的信心,也许极权统治能维持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但它总会有被推翻的一天,人类从来都没有建成社会主义,不代表以后就不会建成。这里的社会主义,是指奥威尔理解的民主社会主义,而不是共产主义。
总之,《1984》的结局是开放的,极权主义很可能最终还是被推翻了,如果你知道了结尾用的是过去时再去看这本小说,会有很不一样的感受。
以前我翻译的【如何帮助一名家暴受害者】的参考资料,适用对象是相对于专业社工人员的普通人。转载请随意,不必标明作者,但【请务必包括正文中资料来源的链接部分】。
以下是作为一个(相对专业社工人员而言的)普通人面临被家暴者的求助时,如果决定救助,可以如何反应的参考资料。
资料来源:
1. Domestic Violence Resource Centre Victoria, https://www.dvrcv.org.au/help-advice/guide-for-families-friends-and-neighbours
2. Department of Communities and Justice NSW, https://www.facs.nsw.gov.au/domestic-violence/my-situation/i-want-to-help-someone
这份资料的目标对象,是写给想要帮助现实生活中亲近的家人、朋友或邻居的。这只是一份参考资料,当你决定是否助人时请首先保证自己的安全,合理评估自己的能力,务必切记。
对待网络上的求助,一般网友只需要看第四部分【不要对受害者做的事情】,确保自己不造成伤害、让受害者的处境更艰难就好。
———————————————————————————————————
亲密关系中的暴力相当普遍,主要是由男性对女性实施的,这些暴力大多被儿童所目击。部分女性在亲密关系中也会实施虐待。女同性恋关系中的女性和男同性恋关系中的男性也可能会对伴侣施行暴力。
你的反应对于家暴受害者来说真的非常重要。如果她能感受到支持和鼓励,她可能在作出决定时更为坚定;而如果她感到被鄙夷,或者遭受到批评,她很可能会害怕再次将自己的困境告诉他人。
1. 为什么家暴受害者离开那么难?
- 施暴者也许威胁过,如果她离开,就会伤害她、她的亲属、孩子、宠物或者财产;也可能情感绑架她说,如果她离开就自杀。许多受害者发现,她们离开后施暴行为会持续,甚至还会升级。受害者会担心自己离开后施暴者可能对她做的事。
施暴者并不会一直都在施暴。受害者可能对不施暴时的伴侣依然有感情。
- 有时候施暴者会承诺说自己会停止暴力。受害者希望自己的伴侣能够改变。
- 受害者可能忠于这段亲密关系,或者相信婚姻无论好坏都应该是永远的。
- 施暴者也许威胁过她会把孩子从她身边带走,或者伤害孩子。她认为孩子应该生活在双亲家庭里,所以自己应该“为了孩子而留下来”。
- 施暴者会刻意摧毁受害者的自信心,让她感受到绝望,认为被虐待是自己的错,自己没有力量和能力作出决定。
- 施暴者会试图孤立受害者,不让她联系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受害者可能害怕独自应对这种状况。
- 受害者的家庭、社群或宗教可能会给她压力,让她留下。她害怕自己一旦离开,就不再被家庭和社群接纳。
- 如果施暴者和受害者都居住在农村,或者拥有相同的朋友,或者属于相同的宗教/种族/民族背景,受害者可能会认为自己没有办法从施暴者身边逃走。
- 受害者可能要依靠施暴者的收入生活。她很可能没有地方住,也没钱,无法乘坐交通工具逃走,尤其当她住的地区很偏僻的时候。如果她身有残疾,她可能需要依靠施暴者的帮助。
【非常重要的是,你千万不要因为受害者没离开就让她觉得自己有问题。这只会加剧她的低自信、内疚和自罪感。在一些情况下,离开施暴者会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施暴行为在她离开后会持续或者升级。无论她决定是离开还是留下,都请帮她权衡自己的感受,并且考虑她的安全。】
2. 我该如何接触受害者?
用小心谨慎的态度去接触她:告诉她你很担心她,然后解释为什么你这么觉得。比如说:
“我最近很担心你,因为我注意到你最近似乎真的很不开心。”
如果她看上去防备心很强,或者拒绝你的帮助,不要感到诧异。她可能是怕告诉你受虐的事情会让你担心,也可能是她还没有做好承认自己被虐待的准备,或者谈起这件事可能让她感觉到害怕或者羞愧。她也许在被施暴后很难去信任任何人。
如果受害者感到不舒服,不要强迫她们说话,但让她知道,如果她们想倾诉的时候你会在那里。保持耐心,并且观察她们准备谈起被虐待的事情的迹象。
3. 我能怎么帮助她?
【你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倾听而不批判,尊重她的决定,并且帮助她找到能让她变得更加强大和安全的方法。】
- 倾听她说什么。
- 相信她告诉你的事情。人们更有可能淡化虐待或暴力,而不是夸大它。你也许很难相信你认识的人会是施暴者,但是施暴者在你面前展示出的样子很可能跟他在受害者面前时截然不同。
- 严肃对待虐待行为。虐待会对受害者的身心都造成伤害,不要低估她面临的危险。
- 帮助她意识到虐待行为,理解虐待会如何影响到她和孩子们。
- 告诉她你认为她能够说出被虐待的事情是勇敢的行为,能够在被虐待的情况下坚持生活也是勇敢的行为。
- 帮助她树立自信心。
- 帮助她理解被虐待不是她的错,无论做了什么都没有人活该被虐待。让她知道你认为她伴侣对待她的方式是错的。
- 帮助她保护自己。和她谈谈她认为自己能够怎么做到自我保护,帮她增加安全感。
- 帮她思考她能做什么,看你能怎么帮她实现这个目标。
- 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比方说帮她看一会孩子,帮她做顿饭,给她提供一个安全的去处,提供交通工具,或者陪她出庭,等等。
- 尊重她的自主决策权,即使你不同意她的决定。
- 与她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定期联系。能够定期和支持她的亲属或者朋友交谈对受害者很重要。
- 了解可用的法律选择/服务机构,并在她需要的时候把信息告诉她。
- 当她离开这段关系后也请继续支持她。分居期间对她来说可能很危险,因为虐待可能会升级。她也许会需要一些实际的帮助和鼓励来帮她从虐待中走出来,并且建立新生活。她还可以寻求咨询或者加入援助小组。
一些话术的例子,你也可以自己组织语言:
“他对待你的方式是错的。”
“我能怎么帮到你呢?”
“你认为他的行为对你/你的孩子们造成了什么影响?”
“我很担心他可能会对你和孩子们做些什么事情。”
“你觉得你能怎么办?”
“如果你离开,你害怕什么?”
“如果你留下,你害怕什么?”
4. 【不要做的事情!!!】
当跟家暴受害者谈话的时候,有些话毫无帮助,甚至可能让她没办法对你完全敞开心扉。
以下是家暴受害者们总结的毫无帮助的语言:
- 不要责怪受害者。不要问“你做了什么才让他这么对你?”,不要问“你为什么要忍受家暴?”,不要问“你为什么还爱着他?”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会让受害者认为这是自己的错。
- 不要一直试图找到虐待发生的“原因”,请专注在给受害者提供支持这件事上。
- 如果受害者说自己还爱着她的伴侣,或者她离开之后又回到了这段关系之中,请不要责备她。离开施暴的伴侣需要时间,你的支持对她来说很重要。
- 不要责怪她的伴侣,而是责怪虐待的行为。让她知道没人有权利这么对待她。比如说“你老公不该这么对你的”。批评她的伴侣容易导致她本能地去维护他。
- 【不要告诉她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做。】这只会削弱她做出自己决定的自信心。倾听她,提供给她信息,不要建议她。
- 不要给她压力催她离开,或者代替她做出决定。专注在倾听上,并且支持她做自己的决定。她对自己的处境是最了解的。
以下是反家暴机构给出的建议:
- 不要把家暴的责任归结给受害者。受害者很可能会因为家庭暴力而责怪自己,甚至会对你说“这是我的错”。重要的是不要去附和她,因为没人活该因为任何事而被虐待,家暴是违法的。认为是她做了什么错事而引发暴力不是提供支持的做法。不要问“你做了什么让他这么对你”,这种问题会暗示这是她的错。家暴不是受害者的错,是施暴者选择去对她实施暴力,以维持关系中的权力和控制的。
- 避免把家暴的原因归结给酒精。酒精不会导致家暴,施暴者对权力和控制的需求才导致家暴。很多人都喝酒,但他们从来不虐待伴侣。
- 避免指导她怎么做。当你关心一个人,并希望她安全时,你想提供建议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请不要对她说“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这样做……”,她不是你,这也不是关于你的事情,所以尽量把注意力放在支持受害者上,而不是去猜测假如你处在她的位置里你会怎样做。由于伴侣的虐待和控制行为,她很可能丧失了自尊、自信和做决定的能力。为了支持她做决定,她必须能够探索各种选项并且做出自己的选择,这能帮助她找回自信。请提供家暴相关的信息给她,而不是告诉她必须怎么做。
- 避免对她的伴侣做出负面评价。施暴者的行为很可能激发你的愤怒、厌憎和仇恨,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你对受害者分享了这些负面评价,很可能导致她觉得自己需要保护他,而开始为他辩护。关注她的感受和安全更能带来支持感。
5. 如何使她的处境更加安全?
不论受害者留在这段关系中还是离开,重要的是避免她受到进一步的虐待。
你可以:
- 帮她计划在紧急情况下、或者决定离开后她和孩子们能去哪里。
- 商定一个秘密的暗号,当她需要的时候可以用它向你寻求帮助。
- 帮助她准备一个借口,以便让她在觉得受到威胁时能够离开。
- 向她提供法律或者救助机构的信息。
- 帮她准备一个“逃生袋”,把她的财物藏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如果她离开的话,她会需要钱、证件、钥匙、衣服、银行卡、还有其他对她和孩子们重要的文件。
- 如果她想采取法律行动,你可以作为证人提供证据。如果你觉得自己有能力作证的话,当你注意到虐待行为时,可以做笔记,记下时间、日期和你观察到的情况。
7. 照顾好你自己
支持一位正在遭受虐待的朋友或者亲人可能会让人感觉到沮丧、恐惧和压力。你需要照顾你自己,也需要得到支持。
你可能因为受害者没有离开这段关系而感到沮丧和愤怒。但是记住,向她展现出你的沮丧和失望对她没有帮助,甚至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解释你的恐惧,但是向她表达你依然会支持她。提醒自己,你的支持对她很重要,即使现在她没有办法表达出来。不要低估你的支持的价值。
你可能感到害怕或者力不从心。为自己寻求一些支持,比如和朋友交谈,或者联系一些机构寻找信息,了解你可以做什么。
需要提供的帮助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而感觉到压力。你需要坦诚面对自己能够提供的支持的程度。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超过你能承受的限度。你只有在照顾好自己的同时才能好好支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