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有些人只能把女性之间的友谊当成爱情嗑,是因为她投射了自己的幻梦。友谊是需要维持的,是话不投机了会消失的,是志不同道不合了,是需要互相包容的。但是爱情不会,爱情在幻梦里,是永不消散的,“男主”会无条件包容“女主”,不管女主再作再无理取闹,男主都会爱着她,对她不离不弃。这是巨婴幻想的一种,不想长大也不想学会包容体谅,不想受伤害,希望自己永远是世界中心,如果不行,就成为某个人世界的中心。

> 当你意识到认为自己不好的感受源于童年早期的情感排斥时,你就会对自己另眼相看。你会理解那种不被爱的感觉可能是由于父母缺乏表达亲密情感的能力,而不是你的重大缺陷。你对情感联结的需求是正常的,这种需求既不讨厌,也不是不可爱,对一个足够成熟的父母来说,这也不是无法承受的。

> 当你不再希望不成熟的父母可能在某一天做出改变的时候,你就终于可以面对你小时候所感受到的伤痛、孤独和恐惧了。在童年时期,你可能不得不压抑自己,好让自己意识不到这些情感伤害的代价,这样你才能长大成人。在那个时候,你希望不成熟的父母有一天会产生转变,变得关心你的感受,并与你建立更深的联结,这是健康的想法。但是,你现在作为一个成年人,放下这些让父母改变的希望是更健康的选择。当你不再渴望他们来拯救你时,你就能与自己的情感需求建立联结,从而与自己、未来的成长以及未来的人际关系建立牢固的联结。

> 一旦你接受了事实,接受了自己无法让他们快乐,无法改变他们的生活,无法让他们为你感到骄傲的事实,你的心情就会轻松下来。他们通常无法考虑你的感受,也无法维持双向的亲密情感关系。他们不会长时间地倾听你说的话,不论你做什么,对他们来说都是不够的。他们会一直把你当作他们的孩子,而不是一个功能健全的成年人。他们会试图控制你,试图成为关系中最重要的那个人。他们的兴趣总是第一位的,即使你是成年人的典范,他们也依然会批评你、贬低你、轻视你。

> 你会选择父母这样的人做你的新朋友吗?如果不会,也许你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让自己感觉好起来。

#不被父母控制的人生

终于喝到这一家咖啡馆的肯尼亚
用的这套杯碟好像映射了我最近的心情,一瞬间觉得像是被看穿。(我现在想了想,可能是我穿着黑色的抓绒衣又戴着碎花的头箍?)

银莲花很美,像是春天的盛大预告

扭捏了很久,想拜托店主帮我冲煮一支特别深的豆子,是阿O玩的一把深烘(色值直接干到37,非常深)。扭捏到我纠结了大半个小时,说出请求时声音都在发抖。

没想到被非常认真地对待。

我说,我因为自己做不到稳定地点滴焖蒸,又知道您可以非常稳地使用河野冲煮法,就很好奇——这支深烘几乎到极致的豆子,如何被日式冲煮所表达。 (超级紧张,发抖的我……)

中温这么多有喝到不一样欸


早午餐:蔬菜炒饭
明日便当:煎南瓜+小炒花菜

杏鲍菇、青椒、胡萝卜、青菜、火腿肠
一点点黑胡椒和盐
完全就是甜甜的炒饭呢!

洗个澡出门

2024.02.24

午餐:手抓羊肉
晚餐:栗子鸡汤+捞面+汤圆

今天是一个宅了一天的周六
心情不好,但是有努力好好吃饭

周天出门去公园看花吧

听播客听到个很有意思的理论:如果你是内向者/antisocial,为了你余生的社交质量着想,你应该做至少六个月的交际花

因为这些人倾向于少而精的社交关系,所以社交质量主要取决于社交关系是否足够“精”。如果经历了大范围的人群接触和筛选,理论上你有更大可能性找到相处起来最舒服的类型,然后接下来就可以无脑摄入该类型的人类了

反之因为没有这个过程所以没有接触那么多样本,可能会长期跟不那么合适的人类打交道,影响自己的社交质量

如果对原文感兴趣,这是链接,具体位置在最后五分钟左右。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

ASD社交問題求助 

@board
想問問大家,當有朋友對我在看的書/在做的事/某一興趣/...表現出好奇或是拋出問題想要繼續交流討論,但我卻不知道為什麼大腦完全僵住無法做出回應,只能勉強回答對方的問題(想像面對口語考官提出的問題只能回答yes/no的場景)
尤其這時我更加無法強迫自己making eye contact...從而導致對方產生被忽視的感受,我們的關係也隨之變得疏遠(本來也沒有很近)
事後我應該做些什麼才能彌補對方被忽視的情緒,或者當下有什麼特定的(萬能的)話語能夠讓對方感受到回應嗎?大家在這樣的場合下都是如何表達的呢?
(每次發生這樣的事之後我都有回家反覆練習如何對話,簡直就像是在備考雅思口語,但下次換成不同的人不同的環境我依舊做不到qwq)

临时被拉住加班
看了一下,有我自己也很想冲煮的豆子。
有一种 “行,为了咖啡豆,周五的计划被打破也行。”的坦然

把粉渣再注水50ml,尾水没有太明显的味道,(ok 看来萃取得挺足)但还能有微弱的香味(豆子实在是好)

一边听播客,Matt和Fey的采访
听到Fay说的这几句话速速听写下来
完全同意,我也是这个感受
一个勺子的兄弟姐妹

我这半年一直不由自主地强调一个念头
“喝到这同一口的,才能对话。”

所以一起喝咖啡这件事情真的很快乐。

带着豆子找人喝,即使是从来不认识的咖啡人,无需语言,无需社交,无需认识。只需一口,就有一段珍贵的共享的体验。基于这段体验进行的对话和感受交换,真的很纯粹,也很愉快。

小孩受伤了,老中家长在教小孩不要喊痛,不要哭,装作自己不会痛,装作自己不会受伤,责备自己不小心,把别人打伤这样自己就好受一点。但不会教小孩怎么止血,怎么清理伤口,怎么避免发炎,恢复期要怎么照顾自己做什么营养餐。

小孩做完被教的所有事,伤口还是在痛,甚至伤口还会变得发炎、坏死、变得更多,人生就是这样变得难起来的

早晨下单了一件喜欢的泳衣
花色好喜欢,特别的是还有平角款! :azukisan007:

人生的 unstated premise 到底是追求幸福,还是与痛苦共存呢?我觉得是后者。在这个前提下,会接受:

1. 我不被特地眷顾;
2. 好事都是偶然的馈赠;
3. 苦与生俱来,并且我已经积攒了足够的跟它和解的经验。以后我也会跟新的痛苦再次和解。

荨麻疹的类型与诊疗指南

来源于丁香园

曾经半夜去急诊注射地塞米松的我,一直存着这个图。(屁股针好疼)

今天是世界母语日,分享一句彝语:
ꊿꐥꋍꍂ ꇪꀮꌕꆪ

一字不差直译就是,“人生一世,布谷三月”。

布谷指的布谷鸟,也叫大杜鹃鸟,彝文写作ꇪꀮ-got bu,对应的花叫大杜鹃花,即彝族说的玛薇花,写作ꂚꃨ,发音为玛薇,其中薇就是花的意思。

去年分享过龙胆花“阿玛牛伍”(《从“羊圈”小村到地球村》里的译名),彝语写作ꀊꂵꑓꃴ,ꀊ-a(阿) ꂵ-mat(玛)表示奶奶,ꑓ-nyuo(牛)是眼睛,而ꃴ-vut(伍)是蓝色,“祖母蓝色的眼睛”,看到有人译作“阿嬷扭舞”。

我也是凭兴趣学来的!我根本不会这个母语了。

春运 我挤上缺氧的车厢 

太没经验,以至于我还天真地试图去换票。

穿行了5节塞满的车厢,过道挤满了人。一眼望去,都是绝不可能走得过去的路。

“您好,麻烦借过一下。”我重复了上百遍。

终于到了指定补票的车厢。 “请问还能补到卧铺吗?” 列车员飘了:“不可能。”

然后我又把来的路再挤了一遍。终于回到了我的座位上,继续缩着坐下。只能庆幸自己还有一个座位。

其实我蛮力穿行的时候也觉得这是一个隐喻。

显示全部对话

春运 我挤上缺氧的车厢 

这么一嘟嘟,猛然发觉车厢是一个巨大的映射。

高中语文课本里的夏衍写的那句“猪猡,起来干活!”,难忘。

显示全部对话

春运 我挤上缺氧的车厢 

这个春节交通堵塞,火车上几乎挤满了人。原本我抢不到票,打算延期返回,但又突然捡到了一张坐票。

春运,坐票14个小时,毫无经验。
本来还想着那就在车上打开电脑写学妹的稿件吧。结果塞进了两倍应载人数的人的火车里,我坐着,但只够缩着。无法想象从重庆启程的人在那个车厢里呆两个晚上,很多人的站票是几十个小时。

有大半个小时,突然紧急停车。窗门紧闭,空调停止工作。车厢里缺氧了。起初人们只是沉默地忍受,后来渐渐有人开始站在座位上,甚至桌子上,试图去够车厢上方的空气。

后来人群开始躁动,大叫。

想着这一路以来观察到的各样的脸,好辛苦,好艰难。好努力地求生,无论是挤进车厢去工作,还是此刻求氧。

我觉得好悲哀,车厢载着被遗忘的猪猡。

在人们几乎要砸窗之前,车突然启动了。我不知道车里的状况和声音能不能被列车员知晓。不安全的无力感包裹着我。还别说发展,连生存的权力我都很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拥有。

车启动的那一刻,人们平复了下来,继续忍耐剩下的车程。


今日晚餐:蒸血肠 酸奶+草莓酱
明日便当:炒土豆片+泡椒杏鲍菇炒肉

吃草莓的时候,一口吃进去,脑袋里在回放熬草莓酱的过程。享受美味是我对此付出的嘉奖😌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