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几年前,朋友重病。虽然我并不算一个笃信神佛的人,但那一年,路过的城市里,只要看到佛寺,我都会进去拜一拜。
我对这些懂得不多,看起来寺庙与寺庙之间似乎也没什么区别。今天看到友邻分享禅寺里盛开的梅花,忽然想起,那年也是这个时候,我也曾去过同一座禅寺,为她祈福。站在满树梅花下,我默默祈求,希望她的福气能多一点,运气能好一点,时间能再长一点。
朋友离世后,我曾以为,关于那次去寺庙的记忆,只剩下些许不甘与自嘲——“你看,哪有什么神会让一个不太信的人如愿呢?”但今天看到照片再回想,才意识到,那次经历并不只是这样。梅花多美啊,我当时还特意拍了照片发给她,我们在微信上互相赞叹,共同期待即将到来的春天。

希望对咖啡有热爱的人都能抵制manner

#咖啡师 作为一个前咖啡师,有过一段从业经历,知道做连锁的咖啡师有多辛苦。员工的抗议效果不好,主要原因在于劳动法更倾向于企业,对劳动者的帮助极其有限。大部分连锁咖啡店的从业者就业时间短,去仲裁拿不到多少赔偿,且面临失业风险。没有工会,员工对抗公司的成……(来自豆瓣25/02/13)

阅读全文: at.laborinfocn6.com/articles/u
原链接: 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
备份1: archive.ph/
备份2: web.archive.org/web/https://ww

中国人来到世界一趟真不容易,跟打仗似的,跟父母,跟老师,跟老板,跟徐俊平,跟热搜里的人,跟屏幕对面的网友,遍体鳞伤,扭曲成人,很多人到了中年,一点点小的感动或者悲伤,都会大哭一场,情难自禁,甚至不知道为什么,找不到缘由。但其实是因为缘由太大了太深了,几乎无法表达。

今日晚餐:荷包蛋焖面
明日便当: 葱油土豆丝+青菜煎鸡块

买了新鲜的面条,于是这两顿晚餐都是面条。

来看这个:
ASD/ADHD|感知觉:啥也没做就很累?检查你的隐藏雷区
mp.weixin.qq.com/s/9OmHfK2cd4B

还有这个⬇️,介绍“感知觉”是啥的
ASD/ADHD|平静与调节的钥匙:感知觉入门(附PDF清单)
mp.weixin.qq.com/s/LDym6YF2MUh

emmm我也是最近才反应过来,我去完一些地方容易累死,是感官过载的问题……以前我单纯觉得是我体力太差 :0190:

我以前也觉得自己缺爱。现在发现其实我只是缺钱。

对了想起来家居清洁可以看松本忠男的书,日本人搞这些事情有一套的。没记错的话作者是专业做幼儿园清洁的,出发点就是教大家如何打扫不生病。可以看一下目录,有各种不同房间不同区域针对各种不同疾病的清洁方法,看完这几本打扫家再也不会因为潮湿和病菌生病(?)。

前些天一直在狂问别人关于台湾的旅行建议,有一个台湾朋友发来他的环岛游小册子,有很多关于台湾的民俗风情,文化艺术的内容,还有小吃推荐独立书店推荐等等等等,我感觉写得好棒啊,问了他可不可以分享他说可以,所以po上来感觉可以帮助很多想去台湾自由行的朋友们 :ablobcatheartsqueeze:

issuu.com/skyy_yang/docs/_mag

我平时学到的社交技巧是“不要在别人烦恼的时候说自己的事情,即使是所谓的‘我和你一样’也不行,这样很不礼貌很自以为是,别人倾诉的时候,你安静听就好。”
但是实际上在我和朋友的互动中,我们经常在对方烦恼的时候说自己的事情,把安慰对方与说自己的事情混为一谈,并且彼此感觉很舒服。
昨天我一直在想这是为什么……
然后我发现了,区别是:我和朋友烦恼的往往是非常小众的事情,小众到我们默认这种边缘化的体验是很难详细描述/很难被别人理解的。也可以说,我们的烦恼分享是有门槛的,只有极少数电波对上的人才能越过这个门槛,真正参与到倾诉/倾听中来。因此在倾听的同时分享自己的经历,表达“我也是”是一个跨越门槛的动作,也是一个建立信任的过程。当然还有其它方式跨越门槛,比如一个心理咨询师如果在自己的履历中表明自己可以理解议题,那么不需要再提及自己的经历也可以获得信任。总之,只有双方都相信真的可以交流,之后再倾听才有意义。
很多人讲述自己的烦恼的时候,已经默认自己可以被理解,这些烦恼本身是正当的,是主流大众的,是不需要门槛就可以听懂的,这时候闭嘴安静听是一种礼貌。但是对于更边缘的群体而言,安静本身可能就令人不安(所谓的不支持不反对可能就是这种死了一样的安静感)这时候倾听者讲述自己的事情,就不一定算跑题,也可能是另一种表达“我能听懂”的方式。

Seeing the blue confetti of Veronica persica in the yard always makes me smile.

#BloomScrolling #GannetJoy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