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色戒场访谈有个观众问了李安作品里信仰和怀疑之间的冲突的问题,蛮喜欢这一段的。 

少年派场有提到怀疑是个很有用的东西,怀疑使信仰永存。信仰如果没有怀疑就是盲信。我的人生经验是,你可以相信任何东西,但事情都会变的。我们只是人,自然法则这些远超我们的理解和人所信。所以质疑使人活着,持续的质疑和寻找答案使我们活着,这是我对信仰的态度。

我的才能在于拍电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和表达方式,对我来说是拍电影,而不是文字。所以聊电影对我来说很难,拍电影不是出自语言或者逻辑,而是必须拍出来面对观众的东西,我想比起现实或者别人教我的东西我更相信电影,相信人的想象力。

我现在70岁了,每隔一段时间都能感受到一些根植于我内心的东西是个谎言,是不真实的。我第一部电影拍的是孝顺,那当然也是一个(谎言),当一个父亲无法信任儿子时,他就崩溃了。我父亲变老了以后我觉得他没有我以前觉得的那么睿智了。当我变老了我对家庭对父母的感觉都有变化。(年轻的时候)我相信南下的是好人,当我在(国共)冷战时期来到美国,开始阅读共产主义书籍,我意识到原来我们才是坏人,fuck me! 一切天翻地覆。之后我开始有了美国梦,也许美国梦比这些东西更值得信赖。我相信如果我还年轻我会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你不得不因为这是良心所在。但一旦我从一个局外人看到真正的中国的时候,又觉得也许我父母没我想的那么坏。这一切都很让人困惑,台湾也经历了很多改变。我现在也算实现了美国梦,但美国现在……(李安做了个龇牙咧嘴的表情观众大笑)

事物永远在变化,我觉得我妻子孩子都在身边但他们又长大了,一切总是在变。我也尝试过宗教,我像派一样保持开放的心态,但信仰就是一切都让人叹息。道家早已说过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神像对狗一样对待人。一切都是混沌的没意义,都是无用功。但如果不追寻意义人为什么要活着,人如何自处,这就是人生的悖论。

从民族主义从政治的角度你必须要站边,在社会里你必须信点什么,人要团结起来,当下大家互相都很敌对,不大好看。在艺术里在电影里我们至少可以有疑问。我觉得这很重要,这让我觉得自己活着。仍然可以去爱人,同情一群白痴(色戒里的学生们)。在小说里她(张爱玲)对易先生的评论非常残酷,我做不到,我也不相信,如果这么拍电影根本看不了。那里面肯定有情绪情感,我不想把这个角色拍成一个纸板一样从叛徒,他是个人。

人生比我们能承受的更复杂,另一方面来讲,如果我们没有信仰我们就没有方向,人就会迷失,会被侵略。我拍电影不是为了给答案而是表达疑问。我想有问题和怀疑才能证明我们正在活着呼吸。很快AI就会解决所有问题,我不想像AI一样思考,一切因果关系都是合理的。生活不是这样,生活更感性,我们需要同情和疑问,人有弱点有问题有困惑。我很尊重这部电影里的艺术家们,演员摄影师艺术部门,大家都活在怀疑中,其实很痛苦很骇人,但大家觉得自己活着。我不后悔拍这部电影。这不是个回答但我态度差不多就这样。

显示全部对话

自制馒头佐陇西晒肉
蚕豆炒肉末
小炒苦瓜
黄萝卜炒白菜
烤南瓜

以及一个神奇的菜:银条,一种河南的根茎蔬菜,脆脆的,好清爽!

和朋友们的周末共居的瞬间是“回家吃饭”

刚开始做新闻时,我做的也是酷儿和女权。为什么说也,因为现在刚入行的年轻女(非二元)记者通常都从这类做起。第一篇没发成,第二篇发了,后来就开始做更传统的政治议题,譬如人权和维权(对我来说这是两条分线)。

记不得具体缘由是什么,但对经历过的一个情景印象很深。有一次我去采访律师,采访结束后闲聊,对方忽然问我“你对扫黑除恶感兴趣吗?”我说有点,又好奇他为什么这么问。

他说:“我之前见过这么一个像你一样的年轻女记者,叫黄雪琴,她比你大一点。跟我师父在福建的案子跟了三天,吃住都在一起。她说对这个题材感兴趣,但跟完这个案子就没再见了,据说去做了社会运动,再见就是从她被捕的新闻上了。“

我一时讶异,没想到黄还有这样一段经历。和他一起在网上搜那篇报道,没搜到,不知道是被删还是没发。他有点惋惜,说黄当时采得很认真。又问我有没有兴趣做下去。

我当时应了声有,又说很难。因为要做必然要频繁回国,不知道要如何处理国外与国内的学习工作。他只能道声尽力。

后来我又在他师父的办公室里看到黄雪琴的照片,裱在相框里,但是倒扣下来,和很多其他异议人士的照片叠在一起。他师父说:“不敢看,摆起来就感觉他们盯着我,受不住。“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趁采访间隙去摆正了相框,仔细拍了几张照片。拍完后,他说放一会儿吧,等我走了他再扣回去。

他又说,既然你们要做女权,那这种政治议题也要碰一下嘛,不能总是男的来做,到时候又说我们垄断。我们也有很多女性维权家属的,她们的权益也是女权,对不对?

我再次应声说是。

读过 Kid Gloves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half:
neodb.social/book/7829LtwJ1wVI

这本书很棒哎,随手借回来没想到是知道的创作者。书里细致地讲了她从最初备孕到怀孕生产的全过程,还有此间的detour和最后生产时遇上生命危险的艰辛。她也把流产的两次经历画了出来,真勇敢呀。这里面的有些细致的感受,我也开始体会到了。
更好的是,这里面其实有很多的关于女性身体和怀孕本身的科普。借由插画的方式,相对不那么尖锐,而且对我们这种生物知识极度匮乏的人非常友好。推荐大家有机会都可以读一读。
里面老美关于生小孩的坊间传闻乐坏我,什么如果你怀孕的时候盯着猴子看,你生出来的小孩就会像猴子。物理大哥听了说,咱们去动物园吧啊哈哈。

“几乎所有抑郁症患者在发病前都拥有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和自制力。 :aru_0220:

现代人通常认为自我控制才是成功的关键,拥有自制力成了人们实现成长和获得幸福的标志。这种观念深入人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会强化这种观念,社会上的各种公司及其他组织则巧妙地利用这种观念,制定出让人们服从组织的规则。

讽刺的是,就连致力于帮助因为过度自我控制而陷入抑郁状态的人们的医疗系统,都受到了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认为人们增强自制力就能赶走抑郁。”

显示全部对话

今日夜宵:油泼乌冬面
明日便当: 西红柿鸡蛋+蒜泥小南瓜

黄萝卜切完这顿它还有一个头!好大的黄萝卜啊真是!用韩式辣酱、名扬火锅底料、花生酱拌了底汁,最后油泼生蒜泥和辣椒~哇!满足!

最近傍晚都会睡一个小时,以至于都晚睡,那今夜应该不会饿。

发现描述一个人没有安全感会显得这人很弱 但改成一个人时刻保持警惕就显得强不少

透过光能看见小花,放桌子上什么都看不到。不琢磨这个了,在哪里遇到困难就从哪里绕过去,解决。

#weaving

瑞典制度(只定罪嫖客、不定罪性工作者)的法律实操对性工作者的真实影响是什么?
本篇来自NSWP(Global Network of Sex Work Projects)官网科普,这是一个专门做性工作者自我赋权的项目,网站中有很多科普干货。对这方面内容感兴趣的友友可以进入官网学习:nswp.org/
翻译:我
排版:我
校对:你
(全文13p,完整内容接下)
1/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