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telab
新生活的到来(求职工作)
每每回想我所受的教育,从来没有被教过放弃耶?所以遇到真的需要放弃的事情时的挣扎和自我否定直接把人打扒下。
那么,也从来没有被教育过如何好好处理恨意。
Yep 恨这个体制,如何和这种情绪共存呢? 最近真是觉得好像它放大得有些失控。
加拿大本科二学位:转行+移民北美的一种(略)小众思路
请勿转出长毛象。本来也不是什么值得转的东西…如果一定一定一定要转的话(请不要转)请删除作者个人信息和最后的小广告。
有的朋友可能想要做出比较大的生活轨迹改变,比如想移民+转行同时进行。加拿大的移民政策一直相对宽松,转码也是多年来无法避免讨论的热点,这里就用“到加拿大学码”的情况来举例说明一种曾经很小众现在已经比较有名的留学类目,即在加拿大的大学修读第二个本科学位。情境比较具体,但也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拓展。
(并不想写成一个加拿大移民政策科普帖,已经有很多很详细的好帖,所以下面出现的所有缩写我都不展开解释了,没有很生僻的,请自行搜索)
已经有一个本科学位的申请者,可以申请读不同领域的另一个本科学位。至于衡量第二个学位就读时长和必需学分的标准,各个学校有差异。一些学校比如UBC, U Windsor, McMaster U等,提供专门的第二学位second degree项目,固定时长1-2年不等。而其他的多数大学则是作为转学生处理,具体需要修读多久要看校方对你之前修过学分的评估,能转多少学分。因为大学也有一些breadth(非本专业)课程的学分要求,所以无论之前是学什么的一般多少都能转点;就目前看到的经验帖,大部分二学位学生算上实习coop的话2.5年左右可以毕业。对多数以转学分评估项目时长的二学位项目来说,你有没有前一个毕业证书不是那么重要,因此如果留学预算足够,大学在读生也大可以直接申请转学。
第二学位的申请流程比较简单粗暴,SFU、UBC等几所院校需要提供二学位申请书或者推荐信,而其他大多数学校筛选候选人的唯一标准是前一个本科期间的GPA。基本上只要有能上Google的网络环境,大家都可以DIY,而且一般会比中介做得好。请看一些非常直截了当的,选择第二学位项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元素:
预算相关:学费,学校所在城市生活成本,学校所在省的移民难度…
就业相关:项目的Coop*情况(是否包含Coop,资格),学校所在城市工作机会数量,同专业校友都去了哪里…
学业相关:对已修过的课程是否有要求,专业课的安排,毕业需要的课程要求,项目口碑如何,转学分政策,是否必须写毕业论文…
时间相关:一年几次入学(秋/冬/夏季学期?),申请的开放时间和截止日期(这几年加拿大留学市场火爆,很大可能会在官方的ddl之前截止)…
以上这些所有信息都可以通过浏览学校网站、浏览reddit或者中文留学论坛、与学校各个部门邮件沟通获得,自己做熟了会比中介效率更高。我在了解一些项目的过程中已经背过了该校几位打交道比较多的工作人员的姓名和邮箱…
具体到这些信息怎么搜集,这里也不太详细罗嗦了,毕竟每个人看重的因素不完全相同,有人倾向于去政策宽松好留的省,有人倾向于大城市更好的就业前景,有人预算有限,希望尽量降低学习生活成本。大家自己看几个项目自己心里就有数了。我就只简单提一提最傻瓜最简单的一开始几步。加拿大的大学很少,非野鸡的大学全部地毯式搜一遍也不需要花太长时间。
- 搜索学校名+专业+second degree,得到学校在这个专业是否有专门的第二学位项目,有哪些要求。如SFU的二学位要求修过离散数学,给候选人排名的时候要看理科类课程的综合GPA,等。
- 如果没有合适的结果,搜索学校名+专业,进入普通的本科项目介绍,浏览对一般本科申请者的入学要求如GPA等;然后找到学校的admission页面找I'm applying as a mature student, transfer student, special student…之类的措辞。对于二学位/转学生来说各个学校的分类可能有区别,比如有的学校会称已有本科学位的学生为mature student,而在其他学校,mature student可能指无本科学位而且离开学习环境多年,希望开始高等教育的学生。
- 如果你感兴趣的项目并不是时长固定的,要浏览学校的credit transfer相关页面看转学分政策对你是否友好。如York University不接受五年以上的学分。
- *Coop。是加拿大高等教育里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可以理解为学校与一些公司/政府部门等的合作实习项目,公司向学校符合标准的学生提供带薪实习。加拿大的就业市场相对比较排外,比较认可本国的工作经验,所以coop对国际学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机会。有些学校只向4年制本科生开放coop,有些学校不会给转学分超过一定比例的学生提供coop。
- 寄托天下、一亩三分地、小红书、reddit,各种换关键词搜索。也要注意信息的时效性,这两年加拿大留学的门槛可是今非昔比。
以上几点可能不能一下在学校网站上找到全部确切的内容,因为第二学位的坑位比较少(有的学校要等应届高中生录完才考虑第二学位),可能不是每个学校都有详细说明,就需要你和相关部门邮件沟通。申请季可能回复比较慢,最好尽早开始研究。
本科第二学位的优点:
-换方向比多数硕士项目容易。本科无论专业,一般对申请者背景没什么要求;而加拿大的硕士项目一般严格接受本专业学生,跨专业申请非常难,当然如果只说转码/转数据科学,现在也有了一些不太限背景的研究生项目…
-有coop的比例比较高。毕竟还是本科学位,很多都能蹭到coop。
-本科课程安排比较扎实靠谱。
-签证比college项目好过(倒读是申请学生签证的一大不利因素)。
-申请步骤简单,搞几个成绩单毕业证基本就行了,不用绞尽脑汁写文书或者求爷爷告奶奶求推荐信()
-…
本科第二学位的缺点:
-国际学生学费不低。安省的学费整体会更高一些,BC省的一些学校一年学费也在25k-30kCAD之间。IRCC给的参考生活费是至少10k/年。荷包不够鼓的话可能得精打细算和打工补贴生活(加拿大学生一般可以合法兼职打工)。【但是】如果能很好地配合EE打分,比如EE分够高只等开捞,或者在等语言考到某一个bar加分,成本会降低很多:成为pr之后就不需要再交国际学生的学费了,本地生学费合适很多。
-一般要读两年以上。【但是】如果你打算毕业后走CEC留下,较长的学制也意味着较长的毕业后工签时间。
-在有些省移民没有硕士有利。BC有BCPNP,安省好像也有面向硕博的省提名加分;本科啥也没有。
-对倒读的人来说,签证没有硕士项目好过。
-…
以下是一些发散方向:
大学转学在北美也不是很稀奇的事,所以即使不是想学码,转其他专业或许也可以参考一点点这个流程;就是一个普通申请本科+转学分,没什么复杂的。
类似路线,但是经济适用ver,可以配合服用:College. 入学标准也只看GPA,有coop的概率甚至还更大;可选专业广泛、实用;学费低廉。
类似路线,但是威力加强ver,可以配合服用:转码/擦边球硕士项目。这个话题在一亩三分地上已经热过几年了,信息很多,如果卷得动可以做做功课直接上。
目前能想到的大概就是这些。我觉得大家自己查能找到自己更需要的内容,所以也没有罗列什么系统、具体的信息。如果您有本科二学位、硕士换专业、加拿大读college的一手经验,诚挚请您分享。我和我的朋友们对这些信息非常感兴趣,目前阶段什么内容都会有帮助!
可能难以回答的问题:
我要不要润?我要不要转码?
没钱怎么办?(问明白了麻烦告诉嘟主,嘟主也没钱
嘟主去加拿大上学了吗?上的哪个学校?
我xx大学xx专业xx分,能上xx学校吗?(建议拿到留学论坛问
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公民记者、律师张展,她于2020 年2月前往武汉.针对新冠疫情进行实地报道,并将拍摄的视频上传到社交媒体平台,而后在2020年5月,她被警方逮捕,并被带到她的居住地上海关押。随后,2020年12月,她被以“寻蝆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张展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这个国家的问题是制度的问题,我觉得应该勇敢下去,应该坚持下去,自由从来不是免费的,我希望这个国家改变。”
“国保说我攻击这个制度,我觉得我不可能停止,因为这个国家的罪恶从来没有停止过。当我越来越看到人们生活在谎言和灾难里的时候,如果为自己的生存发声也是犯罪的话,那我就没有办法停止。”
她在被审判时坚不认罪,并质问审判长:“你不觉得你把我推上被告席,你的良心会告诉你这是错误的吗?” 她对审判长直言:“这是审判你的法庭,不是审判我的法庭。”
今天是#世界新闻自由日#,31年前的今天,《温得和克宣言》提出“走向民主、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的世界潮流是对实现人类愿望的极大贡献。” 而2021年,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关押记者最多的国家。
关于张展被审判的详细报道:p.dw.com/p/3nLfC
说到芬兰特色例句……我随便翻了翻,就拼出了一首小诗。全部来自多邻国的#芬兰语 例句。
Kasvi kasvaa purossa
植物在水流中生长
Koska metsä on niin hiljainen
因为森林如此宁静
Pöllö on viisas lintu
猫头鹰是很聪明的鸟
Pöllöt ovat piilossa metsässä
猫头鹰们藏在森林中
Minä laulan usein hiljaa, koska olen niin ujo
我经常安静地唱歌,因为我太害羞了
Olen harvoin surullinen
我很少悲伤
Sinä olet aina mukava
你总是很好
在大约两周前发现身边小孩在录隐私视频,这里是后续
@hoxichenshan @board 你的做法好棒,小朋友也很聪明,最后的结果也好,为你们开心!
在大约两周前发现身边小孩在录隐私视频,这里是后续
刚才忙完了我和她一起待在房间,聊了一会,因为前面有轻松的氛围铺垫,我觉得可以就直说了。
简短总结:她录视频是出于好奇,是模仿网页弹窗广告拍摄的,她没有把视频发给任何人。除了我和她没有任何人看过视频内容,原来只是虚惊一场!
以下是我和她的对话(如果你想知道):
我:……前段时间我发现了一件事,这件事情和你有很大关系,因为我猜它应该是个秘密,所以我谁也没有说,包括老大和妈妈,哥哥和姐姐的朋友,不管是谁,我一个人也没有说。也许你听完会觉得难过、愤怒、生气,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证,无论将来还是现在,我绝对不会向任何人泄露你不希望被别人知道的事情,所以你可以答应我,诚实回答我两个简单的问题吗?
妹:没问题!不过我可以猜猜看是什么秘密吗?
我:好的,你可以猜猜看
妹:是今晚你想一个人睡吗?是你明天想帮宝宝换衣服吗?是你发现自己超级热想要开空调但是不想被妈妈发现吗?还是说你想问,如果眼镜和宝宝掉在水里,你会先救哪个!
我:喔,很遗憾,都不是
妹:噢…那是因为什么!
我:因为你的平板,我在帮你充电的时候看到了几个关于你的视频,然后里面的你没有穿衣服,这没有关系,我不会凶你,不过我想知道你有有没有视频发过给别人,如果有的话可能会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
妹:(摇头)我没有发过给别人,那些都是我自己看的
我:那有拿给谁看过视频吗?爸爸妈妈或者哥哥知道吗?
妹:他们才不知道,这是我自己的东西
我:噢,那就好……看来你不是傻傻的小朋友,那我猜你知道如果有别人拿到了你的不穿衣服的视频,会发生什么事情的,对吧?
妹:我当然知道,会发生不好的事情!
我:会发生有多不好的事情?
妹:……(摇头)我会被坏人扯掉衣服?
我:那是在你和看过视频的人单独相处的时候可能发生的事,实际上如果你有把这些内容交出去,不管你有没有和任何人单独相处,只要他或者他们手里有这样的视频,随时都可以威胁你,做你不愿意的事情,比如发到网上公布你的真实姓名和你的小学,用发给爸爸妈妈或者同学来威胁你给他钱,又或者做一些你不高兴的事情,像拍更多视频,和他互动,做一些非常下流恶心的事情,这样子的,你没有发给任何人是很正确的选择,但是就算发了,也没关系,及时告诉姐姐或者妈妈,我们会帮你找到拿到视频的人,尽我们最大的努力销毁这些会影响到你生活的内容,只要我们可以做到,就会努力尝试。如果你遇到困难,觉得爸爸和妈妈知道后可能会凶你,你可以先试着告诉我,我可以告诉你该怎么做,我不会怪你
妹:(点头)
我:好吧,不好意思,我话可能有点太多了……
妹:没有关系,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我:那我可以再说一会吗?
妹:当然可以!
我:是这样的,我这么觉得,世界上有好人和坏人,不是因为他们生来就是好人或者坏人,而取决于他们做了好事或者坏事,如果一个人对你做了坏事,那ta对你来说就是坏人,如果一个人对你很好,你可能就觉得ta是好人,这很正常,毕竟一个人是好是坏不会像游戏一样在头上标出来“警告:【这是坏人】!请立即远离!”所以有的时候,发现一些你觉得很好的人对你做了伤心的事情,也是难免的,这很正常
我:好吧 我在说你的男朋友……不要给他看这些内容喔,哪怕你很相信他
妹:我明白了!完全OK!
————以上————
事情发展顺利得难以置信(难以置信、),这让我前面两周做的心理建设显得有点多余,直球比我想的要有用,总之没有发生很大的问题,这件事应该就到此为止了,我紧张不安的心也终于落地……
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忙转嘟提出建议的象友们!!当时好多次崩溃差点气到发疯冲去学校把妹狂吼一顿,真是差一点就搞砸了!还好有冷静下来,情绪上头做出来的决定简直太烂了!还好没有这么做!!!总之没有很坏的事情发生 真是太好了啊啊啊啊啊!
一件小事:
J是我十多年朋友了。我采访了他,沟通好了,全化名处理,所有的相关信息都是瞎写,男写女,二十写三十。
他看到稿子,尽管无事发生,但他很激动。因为之前因为他们医院在查谁泄露了邬主任的病历,他有些神经紧张。一个接一个电话微信逼着我找平台改稿删稿,看到被自媒体搬运走了,就逼我一定去解决,尽快解决。前天晚上我和编辑到处问,到底谁认识狗逼网易号,谁能帮忙找人删一下网易号的违规搬运。
J激动起来,质问平台的编辑们是不是有境外势力。我震惊得愤怒。知名高中+复旦八年+牛逼医院,就带来这个么?一言不合就扣帽子?一言不合就谈成分?
J质疑我。说你就是扭曲受访者意思。我说你不要再challenge我职业道德。我写出来的,我都能prove。是不是事实你心里不清楚么?
他本就觉得所有媒体都是傻逼,只有我不是,因为我是他朋友。现在我也是傻逼。他说你们写这个有什么用?大众知道医疗资源调配不公平有什么用?你写这个有什么意义?
我没搭理。就当PTSD。
去他妈的!
J在两周前问我,为什么健康云的结果要造假,我早就说了,和你们拒绝采访的逻辑是一样的。他们不觉得大众需要知道发生了什么,正在发生什么。因为大众知不知道,他们都会用最快最专业的方式去解决,大众知不知道,不影响这件事的处理进展,知道了反而产生不可控因素。
上个月,我一个发小,机长,突然打电话给我,教育我一个小时,说你们媒体写空难有什么意义。我们航空业的发展从来不是靠媒体,不是靠大众,不是靠你们怎么想。
这就跟现在鼓励媒体写内参一样。公众的知情权从来是不被鼓励存在的。
写内参是你这行的本职么?你的职责不是为不能发声者发声么?你的职责不是为历史留底稿么?你的职责不是给大众以信息么?
我纳税了,市民们都纳税了。进方舱的是普通人,坐飞机的是普通人,被抓走的是普通人,普通人为什么不该知道这些?
有时候我真的觉得,在中国做严肃新闻,整个就是在做慈善。2022年4月,财新就是最大的慈善机构,丁香园、中青报、极昼就是三个大慈善家。咱就说,这波媒体报道里,不是口述体的有几个?你能说他们不配看严肃报道吗?他们在过去十几年里,看到过几次严肃报道?
2022年4月,我豆瓣号也没了。我是挺后悔的。小号说一篇文章好看,结果被举报,连坐了大号。不值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