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喵自我观察
但是我想到喔,在我前十八年基本上是痛苦地自我抑制,自我规训。我一直都是最乖的孩子,最好的学生,几乎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这种模版(就我普通的生活圈子而言)。 虽然吧,可能没有那么那么出类拔萃,在高考自主招生(当年有什么华约北约搞得好火爆)的那些考试里,我被虐得好丧气,“搞什么呀,我就是不会做那些题嘛~”“原来我也就才这个水平呀。” 高考吧不能算考得太差,我现在觉得,当时再考我也考不了更好吧。考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我不复读了。
也许去第一阶梯的那些大学会有更好的人生际遇呢?再考一次就能顺利地进入北京上海那些闻名的学校呢?我有时候会有点郁闷,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很感恩,很庆幸。因为我在大学里因为地缘关系,接触了大自然。我想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因为我一直很孤独地压抑自己,想要寻求父母的肯定和关爱,但是这种痛苦我自己淡化了。直到我十八岁接触了观鸟,在森林里漫步溜达,肆意玩耍,我才渐渐放松下来。
包括现在啦,直到现在到如今的二十五岁,才开始真正的觉得“哇,我原来是这样的人,我可以理解我的一些不一样了,但是我很喜欢自己。”
一想到森林和山海,真是心情澎湃呀。
#一个时刻
昨天傍晚突然让我加班发邮件和友商沟通,而本来和🍊约好要去逛超市了。所以她就要额外等我两个小时。在办公室留下来的也是非常nice又搞笑的同事们,所以倒让等待的时间不那么难熬,我也就少一些愧疚。
然后!我手上的事务有点急嘛,而大家给我的感觉又很轻松和包容,我就自然而然地放声边打字边念出来。🍊盯着电脑屏幕前的我,很无所谓地聊:
🍊:“你有阅读障碍喔?”
我:“嘻嘻,应该是吧? 是不是很新奇?要摸摸可爱的阅读障碍人的大脑袋嘛?”
我:“哇,你知道这个呀,那我就不用和你解释太多欸?真好。”
所以就是,在些人面前,就完全没关系。我想法太过于跳跃,和经常地自言自语(因为我大部分时间在自学)都完全不用担心。
“我可能会同时迸出很多很多想法,但是我会在对话里把原话题拉回去的,别担心,我对这个很有经验!”
“我就是这样喔? 是不是很奇妙?”
这几句陈词反正提了一两次以后,就不用再解释了!真的很爽! ![]()
昨天路过一家小餐馆。
发现这一家正是三年前自己独自溜达时,因为会有小小迷你份量的炸鸡盖饭而会去光顾的餐馆的分店。
🍊妹妹(现在的同事)前五分钟一言不发一直在吃。
而我吃得好开心于是一直在说话。
“我妈说,判断我觉得好不好吃的标准就是——好吃的话我就不说话,一直吃。”
“哇,那我如果遇到了好吃的,就很开心很兴奋,就会一直激动地说说说——那么我们两个一起吃饭的画面是会有点好笑吼?”
#喵喵食物日记
水煮鱼片+面条
到了一些香料,这次煮的时候放了一点点香枝和山奈片。香枝闻起来就和桂皮很像。山柰这个东西每次用起它,就忍不住想起‘冷吃兔’。我不太敢处理整条兔子肉,于是用鸡胸肉代替,竟然也非常好吃。
多余的小半锅水煮鱼片,我就又备成明天的午餐便当,以及盛给同事妹妹加餐的一小份。
我没有试味儿之前,担心今天的水煮鱼片不够好吃。可以说是我乱煮的。 但吃的时候,还是有被美味感动到。 心里回荡着几乎是我的人生座右铭——我这个人果然还是有点子料理天赋在。
两只大鸟:
White-backed Vulture(非洲白背兀鹫,Gyps africanus)
marabou stork(秃鹳,Leptoptilos crumenifer),在内罗毕遍地都是。
好不容易看到停下来的小燕子,Wire-tailed Swallow (线尾燕,Hirundo smithii)。
陶瓷筷子架!
在给朋友包新一份礼物了!希望能赶在她启程去🇨🇦前拿到。 我想着,不占空间而又温暖可爱的小东西,就是陪伴吃饭的筷子架了!
这只鸡,是不是和之前在一甩卖摊上看到的公鸡杯子一个样? 最喜欢的姆明以及史努比,拿在手里觉得它们真的会变身~
这里的四只是我打算自用的,给朋友准备的是一个粉萝卜缨子、两只形状各式的小熊猫(也方便她再异国送给当地认?)
关键词是筷架,这里的价格几乎每个2块钱~3块钱。
最后感谢热水壶的大力支持 ![]()
#喵喵食物日记
晚饭是蒸饺、酸奶和番茄一只~
发现在用电饭煲蒸饺子的同时,做明天的午餐,简直是利用时间的绝佳计划!很满意!
而且我之前把菜都备好了抽干空气冷冻起来,今天爆炒两个菜,再洗干净一切厨具,和蒸饺子用的时间正好 ![]()
#今天吃什么
给象友们分享室友教我的清汤牛肉粉!我吃完建议他可以去和我们粤国楼下的早餐店pk的水平!
1. 牛肉切薄片
2. 腌肉:生抽蚝油糖盐鸡粉姜丝,滴一点柠檬汁(可选)加淀粉和一点水,花生油油封腌十五分钟
3. 油热下大量葱姜爆香,加开水、鱼露、少量盐还有糖盖锅盖煮十分钟,同时可以另起一个锅煮粉面和烫青菜
4. 把汤里的渣捞起来,火调小(直至水微微冒泡但*不翻腾*的热度)牛肉夹进去捞熟,切记此时不要搅动牛肉,不然淀粉会散导致汤变浓稠
5. 把汤淋进粉里,撒点葱花就可以开吃啦!
几年前看陈晓楠在一席讲一个故事。冷暖人生节目组曾经收到一位上海郊区老人的来信,信中说他是台湾留在大陆的唯一一个高级特务,请节目组来采访。节目组去到上海,坐渡轮又坐了很久的车,找到这位老人。老人说,他不是普通特务,而是蒋经国当年亲自授训的精锐。二十二岁那年,他接到的任务,是去大陆刺杀军政首长。他是这种级别的特务。
于是他去香港。在那里他遇到一个比他大六年的有夫之妇,一个军官的妻子,叫小珍。他恋爱了。他从小就没有父母,突然遇到小珍的温情,他很珍惜。国民党很快发现了他们的恋爱,强令他回去台北接受军事惩戒。念在他是一个年轻又优秀的特务苗子,如果他和小珍分手,这事就这么算了。但是他决定和小珍私奔。
小珍说好。他们手牵手过罗湖,老人回忆说那是他人生中罕有的狂喜时刻。他的打算,是安顿好小珍之后继续执行任务,回到台北戴罪立功。他不背叛组织。结果两个人一过关就被按倒在地,大陆当局早就收到了风声。他判了二十二年。小珍判了五年。
在提篮桥监狱,他唯一一次看见小珍,他在二层,小珍在楼下放风,脸色苍白,他心疼得想死。其他时候,他每天只能对着四面墙壁思念小珍。他出狱已经四十四岁了。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小珍,他知道小珍一定在等他。最后在一个废弃农场他找到了。那里的人说,你怎么不早点来。她等了你十七年,最后的五年她生了一场大病,一个老右派救了她,她就嫁给他,去上海了。
他跑去上海,继续找。在老右派的办公室终于见到了小珍。小珍已经五十岁了。很久很久,他们认出了彼此,一句话都没有说。他就走了。
这个独居老人现在还住在上海。他没有社交生活,邻居没有人认识他,他活成了一个秘密,一生最大的恐惧就是别人对他好奇。一个普普通通的上海老爷叔,很佝偻,很朴素,却依然保留着一个特务的习惯,就是随身带个小本本,记录楼上楼下邻居的每日活动。可是他对陈晓楠说,陈小姐,你知道我为什么还住在上海吗。
虽然上海人多,房子贵。但我知道小珍就在这里。我知道她先生是谁,她的孩子上什么大学,我都知道。我在这里,等她的先生先死。
小珍最后写了一封信,没有直接交给他,交给了他的弟弟。他拿到这封信,每天揣在胸口兜里,想小珍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看。信里说,每一次见到你都感到很痛苦。我们还是不要再见了。
今晚一直听逾越生死,突然想起来这个故事。一人游旧地,旧记忆陪同生死,换了风景依然盼望能共你看夕阳多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