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开毛象发布会(并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
natoora.com
这次凑单买了一小盒小番茄,拿到手觉得它们个头小且参差,有一种我自己阳台上种出来的感觉。尝了一口之后,我眼睛都睁大了,风味太浓郁了。上次吃到这么惊艳的番茄还是在塔斯马尼亚同学家妈妈自己硕大的菜园里(她们家每年种十几二十种品种番茄,有一年种了六十种,她们自己还办了一个试吃会)。我赶紧从垃圾桶里翻出了包装看是哪家买的,一看是一个叫做natoora的牌子,背后的品牌理念也叫人好喜欢。(很喜欢乍一看去也知行合一的牌子,即使做超市线也依然plastic free,薄膜套包装是可以直接埋进土里compost的。)
我又想起上次吃到的风味惊艳的血橙,这次又买了所以跑去看包装袋,也是这家的!
好感动啊吃到这么好吃的水果,打开网站看发现他们的农场遍布英国法国澳洲还有一些别的忘记了。他们在Sloane Square有店面卖零售,网上也可以订大box,我买到的是ocado上他们出的走超市线的小包装。
总之推荐给大家。
分享/推荐一个很喜欢的做饭up主,b站 马壮实hera,最近整活的视频比较多但是早年有很多非常不错的日系/中餐/西餐家常菜!特别推荐给住在西方国家的网友,马壮实学法餐出身的,他的西餐用料都不复杂但有不少在国内不好买欧美好买的东西(欧芹/罗勒/番茄罐头等),很适合住在西方国家想买菜做饭都方便的网友。我比较喜欢的他的西餐食谱有蒜味虾tapas,番茄鸡肉烩饭,凤尾虾意面和肉酱意面(今天第一次做了特别好吃呵呵疯了。。。),还有美式牛奶炒蛋这种特别简单的小早餐我也和他学了,很喜欢
日系家常菜也都比较简单不错吃,比较常用且只有亚超能买到的调料应该就味淋酱油?我非常喜欢照烧猪肉饭和亲子丼,都是我的日常食谱;还有一些简单的韩餐也不错。中式家常菜我也会按他的做,但感觉中餐大家各有各喜欢的口味,我是觉得他的中餐还可以但没有日系和西餐出彩捏
最喜欢马壮实的一点是他有时候会解释一下他操作的逻辑(他出了一期煎牛排攻略我觉得讲的很好,只是我穷不怎么煎牛排吃)……其实跟做饭博主做我多少会偷懒省略一些步骤,但马壮实解释之后我就知道哪些是一定不能省的(比如锅底煎出来的焦化部分是梅拉德反应产生的,会是香味的来源所以不要洗之类的)还够哪些料是能替/不能替的?跟他的食谱做饭已经有四五年了,学到了哪些步骤不能省的话其实自己糊弄做饭也会更有思路,总之觉得是个很不错的博主捏(而且感觉提他的人好少!
rt是的是的…做菜后才意识到家常菜的感动在于它是嵌进一个人的生活的。做菜并不只是关于待在厨房的时间,它意味着洞悉橱柜、冰箱里的酱料和香料,洞悉冰箱里放着保质期到哪一天的鸡肉或者牛肉,是里脊还是大腿,还意味着什么时候买菜,买菜的时候为了凑打折是不是再囤一点卫生纸或者厨房锡纸,等待一道菜成熟的时间里,这个人怎么使用自己的时间,是用来读书还是看喜欢的20分钟一集的情景喜剧。家常菜的产出不是可以被工业分离的,它碎片串联起了一系列的私人生活,也臣服于私人生活的统领。它也反映非常私人的品味、经验,如果菜谱中的某个步骤来源于人生中的某个人,它甚至会包裹住一个秘密。做饭的确是不可以被轻视的劳动,也是创造和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