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结束前来发ADHD线上小组招募,让这个小组成为你的、我们的第一个新年计划。
丢三落四、拖延、总在走神、很容易就情绪爆炸?
只有deadline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冲刺般又专注又平静又兴奋的感觉?
直到某次错过,未完成?一个又一个错过……你怀疑是不是自己的“问题”?
投入喜欢的事情废寝忘食,据说特别容易“成瘾”?
天马行空、无限创意,什么都懂一点,是朋友里的小百科?
兴致勃勃开启了无数计划、项目,而无法完成?在脑子里想过就过了?
连洗澡刷牙都是艰巨的任务,“正常人”“其他人”的生活怎么那么容易?
听说典型的八岁ADHD小男孩像陀螺一样无法停止转动,但你是身体静止大脑奔腾不止的女孩……
他们说:你不是真的喜欢。你总是半途而废。你眼高手低。你聪明但不努力。懒。失败者。一事无成。这就是你的人生……
你自己的声音呢?
…………
让参加这个ADHD线上小组成为你的、我们的2025年的第一个计划。
让我们一起在线上搭建一个安全的空间,讲述自己的故事、倾听彼此的故事。这个过程里,也许看到更多的视角,彼此连接,甚至能够让世界变好一点。
我的故事是你的故事,你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
一、成员招募
协作者会与每一位报名者进行约15-20分钟的视频沟通,来讨论彼此的期待和小组目标。
在沟通、时间协调、报名者缴费之后,小组成员达到6人,就可以正式开组啦。开组时间取决于招募进度。
二、第1次小组
在第1次活动中,你可以体验到小组是怎么进行的。
你可以决定是否继续参与后续的活动,并缴纳后续小组费用。根据参与者人数决定活动进行次数,如有6位成员,则一共进行6次活动。为了保障小组的稳定和安全,此后的活动不可退出或请假,若缺席活动,不退费用。
三、小组流程
时长为100分钟。
• 开场
协作者与小组成员共同决定,当次哪位成员来作为讲述者讲述自己的故事,其他成员作为见证者倾听和反馈。
1讲述者的讲述
讲述者将带来一个自己关于ADHD的经验中一个特别的或重要的故事。协作者以提问的方式,带着好奇加入讲述者。
2见证者的反馈
协作者邀请见证者反馈:你听到了什么,印象最深刻的时刻,是否联想到自己的经验,这让你如何对讲述的故事有更多理解,带给自己什么启发……
3讲述者的反馈
邀请讲述者对第二部分的内容进行反馈:哪些对你最有触动和共鸣,这些内容使你对自己的故事多了什么视角……
• 结束
对当次活动进行一些讨论。也可以向协作者提问。
协作者是谁?
余晶颖
显著的DCD特质和一些ADHD特质,把自己视为NA和NT之间的桥梁。有一些与ADHD及其他NA来访者进行个体工作的经验,开始尝试团体的方式。
是一名咨询师,正在学习和实践叙事咨询。1500小时个体咨询经验。简单心理入驻咨询师。性少数友好。
招募信息
人群:不需要你有诊断,自认为受ADHD困扰即可
方式:线上会议(报名成功后通知)
时间:初定周五或周六18:00后(根据报名者的情况协调时间)
人数:6-10人封闭小组
频次:每周1次,每次100分钟;共6-10次,按成员人数决定小组次数,如6位成员,则进行6次
费用:150元/次,先缴纳第1次活动费用。第1次活动后可决定是否继续参与后续活动并缴纳剩余费用。
如何报名?
填写表单报名。https://shimo.im/forms/16q8xdwJENSr8jq7/fill
协作者将在48小时内与你联系,安排一次约20分钟的入组访谈,也欢迎你提问。访谈后48小时内将告知是否入组,并提供缴费方式等具体信息。
如果想了解更多,欢迎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Ep 1483 一名登山家死去之後,留下來的他們:在群山、在夢中、在影像碎片裡尋找張元植 |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周一好。这几天在柏林冷到鼻子耳朵都要掉了🥶。最近读完讲述中国登山者的书《比山更高》,就听到了这期关于今年上半年攀登途中去世的台湾登山者的节目。播客里的内容和书里的内容有很多相似之处,登山的魔力和登山者的魅力,都让人着迷。书和播客都很推荐!
订阅The Pod Luck Club, 你会:
- 每个工作日在邮箱里收到一期我喜欢的播客推荐;
- 每两周一篇周末长文,在未知的地点,和我一起探索自我和世界。
订阅方式:https://thepodluckclub.com/ding-yue-fang-shi/
The Pod Luck Club Playlist添加方式: https://thepodluckclub.com/playlist/
今日晚餐:土鸡煮粉条
明日便当:葱油淮山+西红柿鸡蛋
阿婆的兄长常年居于山中,上次探亲带来一些古栗树下的栗子,还有山里人家做的最纯粹的红薯粉皮。
我带了一大把粉皮,当时还把珍贵的粉皮包了一些送人。其实如果对方不下厨,大概是不会知道好食材有多珍贵。
只剩下最后一小把,这一餐就用掉吧。是会为了这一小把粉皮去买土鸡的!
骂坂本龙一。折叠+警告。不过,他的作品和人品没有翻车,粉丝不用担心,我骂别的事。
虽然我挺喜欢坂本龙一和他的作品,但《千刀》开头那段,化用毛主席诗词“重上井冈山”,让我很难评。那首词1976年1月在中国刊登,《千刀》出版于1978年10月……这种时刻,你叫谁上井冈山呢……
你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富家子弟,如果想搞左派,请原创一个自己的路线,不要碰瓷并美化中国的政治/社会灾难好不好
六十年代日本左翼青年运动的时候,坂本龙一在读中学。七十年代日本疯狂鸡娃的时候,他在工作了。九十年代日本经济停滞,老中青年人自杀率飙升的时候,他已经去美国发展了。
东京生命保险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兼日本佳速航空公司的主席的外孙,在最安全的距离,想象井冈山,批评现在的日本青年不愿讨论沉重话题……真的让我很难评。
真实的毛主席+井冈山生出来的政权,怎样对待音乐家?中国钢琴家顾圣婴,1967年和母亲、弟弟一同自杀。马良自传《人间卧底》写到后巷里有个每天翻垃圾堆的疯子,他以前是弹钢琴的,文革的时候被造反派切掉手指,扔进那个垃圾堆。
逝世前说过一些很恋世的话的坂本,大概很难理解音乐家全家自杀时那种求死的决绝,她们不想再看见什么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