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还想和你谈论宇宙和天空,或是沙滩里的碎石和人生。」

怎么说呢,10月17日山西草莓是我(几年来)第一次看草东的现场,很意外,没想到我看的第一场演出竟是鼓手蔡忆凡的最后一场。当时去山西晋中,真就脑子一热说走就走,尽管旅途波折,回京后健康码还报了警。但事实再次证明,有些事情非常想做就千万别犹豫,毕竟生命真的有尽头。

「你对知乎还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吗?」
「毁灭吧,赶紧的。」

「我就是想找点事干,要不然也活的太失败了。」
「咋的,你还想赢得人生啊?」
「至少可以输的慢一点吧。」
《白日焰火》

我从小到大几乎都没见过「残疾人形象」的玩具,是卖的不好吗?也不一定,毕竟非常追求产品市场价值的乐高,就推出过滑板系列——包含一个残疾人人仔。

中国刚刚经历了一场全民感动,在东京残奥会上为残疾选手鼓掌呐喊。而吊诡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大众却几乎无法真正接触到(最广泛的)普通残疾人,甚至会习惯性的忽视他们,乃至鄙夷他们。

不得不承认,我小的时候也很不喜欢残疾人,我觉得他们丑陋肮脏,总是沿街乞讨。然而经过反思,我发现自己儿时是在回避一种负面形象,一种与我们对「正确生活」的追求相悖的东西。我们将残疾人的形象断章取义,固化成现实世界的大众对残疾人的心理判断依据。

因此,一个残疾人,在肉体层面已然被剥夺了许多可能性的情况下,又会受到来自大众针对性的矮化和异化——非人化(dehumanization)——而在社会层面丧失大量应有的权利。最终,多重压力之下,在精神层面彻底放弃并疏远世界,开始一种极度自我封闭的状态。

而这种自我封闭所形成的结果,却恰好满足了大众对现实世界的心理需求——街道、地铁和商场等等公共空间里没有「非人」的人。普通人进一步挤占公共资源,沾沾自喜,殊不知这是弱者对更弱者的挥刀。

AI语音机器人是综合了全社会的一个一个对话文本产生出的结果,他反映出的就是人类的态度,而人类的态度就是既肮脏又混乱。

9月28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了短片《Food is Never Waste》,短片标题出现时,背景是散落一地的橙子。我想起《愤怒的葡萄》描绘过这样一个场景:「一车一车的橙子堆在地上被丢弃。人们从几英里外赶了来,要拿这些橙子,但这是办不到的事。」

土豆被丢进河里,猪被掩埋,堆积如山的橙子燃烧着,而饥馑的难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食物腐烂成泥浆。作者约翰·斯坦贝克(诺奖获得者)因此写道:「这里有一种无处投诉的罪行。这里有一种眼泪不足以象征的悲哀。这里有一种绝大的失败,足以使我们一切的成就都垮台。」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