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seafood 哈哈哈为了他我还去了一次圣彼得堡,波罗的海的海风呼啸,五月清晨大雪漫天。补课补课!

@seafood 共勉共勉,以后可以互相推荐好书哈~
BTW下周四是陀翁诞辰200周年,这几天我在疯狂补课ing~ :azukisan025:

@seafood 是的,上个月刚买的这本书(多抓鱼),从头开始阅读存在主义祖师爷哈哈。

@seafood 个体存在的本质是孤独,存在的根本任务是选择,选择即选择孤独,即孤独的选择。——克尔凯郭尔

假如上帝创造了人类……把我们忘在这里了,让我们自生自灭。
过了几十亿年,他回来看了。他说:「这地球上好像以前我造过这些人,怎么没了,全消失了?」
然后他听到了我们的音乐——我们人类挣扎过,我们努力过,我们追求过。
他替我们落泪了。

我生活中一切我都喜爱,并且是以永别而不是相会,是以决裂而不是结合来爱的。——茨维塔耶娃

我觉得在中国聊政治光谱是很扯淡的,所有人都踏马觉得自己是左人。

啥意思呢,你去看美国红脖的采访,他们会很明确的告诉你,我们就是保守主义者(Conservative),或者说我们就是支持川普。

但你要在网上问中国年轻人,所有人都会觉得自己是左派。区别无非是入关左派、建制左派、一国建成论左派、世界革命左派、民族主义左派、马左派、毛左派、社民左派、安那其左派,更不用提自由左派、女权左派、环保左派、赛博朋克左派等等。

这形成了一种很诡异的现象,就是中国公共空间里永远是左人与左人在吵架。我举个例子,在同一个叙事框架里,支持全球化和反对全球化的都认为自己是左人。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他们,因为我国是一个把马克思理论高度实用化并与传统父权伦理绑定的民族国家,这也就产生了一种社会主义与保守主义(本应对立)相互纠缠暧昧的意识形态。

在这种意识形态的教育下,甭管你支持自由还是平等,甚至是传统伦理,都轻易在官方钦定的谱系里找到自己能沾边的左翼理论背书,并堂而皇之的以「左人」自诩。

真踏马是条条大路通美丽新世界。

每当我在网上看到「左翼无产者」发出吊死资本家的口号的时候,我都会思考一个问题,我现在越来越迷惑。

不是阴阳怪气,是真的在思考这个问题:在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劳动者们的头号敌人到底是资本家资本家,还是墨索里尼?

每次重新翻看《冰与火》都会感叹,社会我狗哥真不错,这人行,能处! :azukisan017:

大概就是加拿大姐弟俩遵从母亲的遗愿回到黎巴嫩寻找因战争而未曾某面哥哥与父亲,结果发现哥哥和父亲其实是一个人,而且就生活在加拿大的故事。比朴赞郁的《老男孩》的口味重出几个量级吧。 :azukisan025:

显示全部对话

维伦纽瓦的《焦土之城》就离谱,这剧情能是碳基生物想出来的?大受震撼,我得缓缓。 :azukisan025:

《平原上的摩西》的结尾我仿佛看到:时空凝固成黑白,只一束光,从天堂打下来,照在湖面上,湖中央一艘小船,水是黑的,墨绿。

我在向它靠近。流下眼泪。

多年的物是人非之后,不是成年人的幻灭,掏出烟,还是十一二岁的光脚笑着的样子。微风拂过,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人身上泛起了光芒,已经美好的非常不真实了。

然而面对「不真实的奇迹」降临时的感受却反而是无比真实的,是神经的酥麻,溃坝奔涌,当头一棒,它超越了物理意义上的时空边界与认知极限。

这就类似于历史上可能摩西并没有分开红海,也可能根本就没有摩西,但这不并重要,毕竟总会有人坚信摩西的故事,这种信念是永恒存在的,因为我们是人类。

科幻电影的本质大概有两点:对未来的恐惧和对现实的质疑。

性征对于女权主义来说,就如同劳动对于马克思主义一样:也就是一个人拥有的最重要的东西,然而也是被剥夺的最多的东西。
《性的交易与剥削》

mp.weixin.qq.com/s/hlAflJp-U4E

@Chord 很有趣的想法,有策展感。不过话说《变蝇人》对我而言是纯粹的恐怖,毛骨悚然那种。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