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丸沉没》拍了二战中英国战俘的故事。
同样作为二战受害者的后代,我在想如果我也去做些调研,拍一部片子呢?
我外公的爷爷,就是我的外高祖父,就死于日本人屠村。
日本人杀过来的时候,把全村的成年男性都带到河边,一个个枪毙。
所以那一天是全村很多人的祭日。
当时被日本人抓去的所有人里,只有一个人活了下来。
据他说,他趁日本人不注意躲在了一颗树后面不出声,等日本人杀完所有人走了,天黑了很久才出来,逃过一劫。
这个人也已经过世很多年了,他以前住在外公家隔壁,我妈常常听他讲起当时的情形。
我不知道战争在他心理究竟留下了怎样的记忆。
外公很早去世,所以我也不知道屠杀中死掉我的那位外高祖父对外公的父亲以及外公留下了怎样的战争创伤。
或许外公执拗敏感的一些性格特质就是受到了战争的影响,继而影响了我妈,又影响到了我,谁会想到我性格中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很可能来自于这场几十年前的战争呢?
那么施暴一方就过得心安理得吗?当然不。
村上春树近年的书里终于提到他父亲曾经是二战日本兵,远赴上海郊区亲历了屠杀。晚年一直沉默寡言,在庙里诵经祈福。
而作为儿子的村上春树,因为父亲很可能杀过人这一点而很有心理负担,和父亲关系也不太好,所以选择丁克,他早年书里的男主人公也都没有孩子。
直到村上晚年去查资料证实父亲没杀过人(没记错的话应该是这样),他才终于送了一口气。而他晚年写的小说里,也终于出现了孩子(骑士团长那本)。也许是和自己和解了。
中国父母失去孩子时通常是这么哭的:我辛辛苦苦把孩子养这么大,以后我什么都没了;我的人生毁了,没有盼头了;我以后要怎么活啊?还我孩子。
——全部围绕着他自己。
还记得某个女留学生遇害后,她母亲就是发视频哭,字字哭她自己。一段时间后,她才补充了对女儿的描述,干巴巴的“懂事”“勤奋”等几个形容词。回忆女儿全是女儿给她买什么,女儿承诺未来会怎么“孝顺”她。
有个失去儿子的女人,在孩子的学校门口哭喊着“还我大学生儿子”,仿佛怕人家还给她一个初中生儿子。
所以看到航平爸爸写的公开信,我非常感动。这个爸爸关注着儿子的爱好,和他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变化。那句“感谢他让我们成为父母”,让我忍不住流泪。
小航平虽然如此不幸地结束一生,但他曾经被无比赤诚地爱过,他也爱过这个世界。
我希望航平的家人能慢慢地走出悲痛,继续他们的人生;也希望这世界上有更多的小孩能像这样被父母关注、热爱和期待。
都说到这了,那我要再说:
淘宝上大批进口猫屎咖啡,恳请大家抵制。
猫屎咖啡来源于强行终生喂食咖啡豆给被非法野捕、囚禁在狭小脏污笼子的野生麝香猫。被笼养的麝香猫会出现营养不良甚至被咖啡因影响导致精神异常。比国内的活熊取胆黑产业有过之无不及。
猫屎咖啡号称降酸不苦更香云云不过是玄学,事实上经过适当处理过程都能降低咖啡豆酸度提升香味,而不用特意吃肠子里走一遭排出来的屎。
恳请大家不要买猫屎咖啡!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傍晚6点多的太阳露脸的时候,人群中起了一种骚动。一种使人感动的气氛在蔓延,每个人脸上都闪闪发光。这时我想起罗伯特·麦克法伦书里类似这样一句话:想要了解光明,先要进入黑暗。持续十多天的雨实在太黑暗太致郁了。忽然之间觉得自己的心情好像一个原始人。之后看见一段虹脚挂在天上,色彩慢慢鲜明,形状慢慢完整。再之后是数十秒的双彩虹,接着一段彩虹消失了,另一段更为分明地横跨天际。印象中从未见过这样巨大而完整的彩虹。散步到桥上时正赶上晚霞,天空中惊人丰富美丽的颜料全部倾倒进了湖里,今夏的第一阵蝉鸣如潮水般涌来。欣赏完晚霞,不过几分钟时间,乌压压的云又占据了东边半边天,雨点又打了下来,但是心情跟之前完全不一样了。西天边一道一道银白的云和一些些残霞的色彩,证明着之前的一切并非梦境。一个女人经过桥上时和她的朋友说:“好久没见到太阳了,感觉真好啊。但是出了梅,每天看到大太阳又要热死了。”
自然、日常、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