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日常、读书
也读过不少遍张爱玲的散文,但是对这一段竟没有印象了:“上街买菜,恰巧遇着封锁,被羁在离家几丈远的地方……一个女佣企图冲过防线,一面挣扎着,一面叫道:‘不早了呀!放我回去烧饭罢!’众人全都哈哈笑了。坐在街沿上的贩米的广东妇人向她的儿子说道:‘看医生是可以的;烧饭是不可以的。’”真正是常读常新的、使人心惊的文字。
昨天跟人回忆了对我影响较大的一位老师。他基本不讲正经课,课堂充满嘲弄、讽刺、愤怒和隽语。他喜欢点评时事、回顾历史、解读人性。感谢他教会我怀疑。
梧桐树被修得太丑了,仿佛科幻片里的文明废墟。
这个地方适合浏览、观察,不适合交流。你与世界隔着一面玻璃墙,彼此沉默地看着,沉默着共鸣,沉默着悲伤。但即便如此,也比豆瓣现如今那种一片死气沉沉当中,大家假装风花雪月仍旧要好得多。
很难想象,我们竟然曾经有过谷歌,脸书,电视上的日漫和美剧,instagram,未删减的云图,可以上映LGBT影片的电影节,骄傲节,Uber,Linkedin,Airbnb,亚马逊,iTunes,Kindle……而没有哪一代人能够感受到我们这种生活被一层层抽空和剥离的无力。2019,进入另一个平行时空。
“蓝”① Robert Julian Onderdonk(1882-1922)
好想找个旧友邻云拥抱一下,如果Ta也在长毛的话。这两天的豆瓣越发显得冷清惨淡,和这两个月的上海街头没什么两样,作为一名居住多年的房客,看见它这个死样,忍不住默哀1分钟。
满屏的德普……我还在他和薇诺娜·瑞德的故事里。想感慨男的长残了也是可怕,真是残到面目全非。再搜搜瑞德,觉得这俩人可能毕竟曾是灵魂情侣,上了年纪之后都发展出一种乱糟糟的暗黑颓废风格。。
你要新闻做什么?新闻联播还不够新吗?
你要言论做什么?人民日报不够代表你的言论吗?
你要电影做什么?战狼不好看吗?
你要音乐做什么?听我说谢谢你不够你唱的吗?
你要自由做什么?足不出户不够你活的吗?
「要坚定文化自信,教材决不能搞动辄欧风美雨、言必称希腊那一套」马列主义不是欧风美雨?如我所料,开始搞因噎废食那一套。大脑有病医治手脚。
图穷匕见,这算是真·大字报了吧……
中纪委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教材决不能搞动辄欧风美雨、言必称希腊那一套」,哪些信息值得关注?24 小时热点
财经十一人
从无封城,哪来自由。
手机即景
最近去了趟单位,要求只要进单位,当天就得核酸。检测时工作人员要看健康码,我发问:“如果我健康码有问题,那我是怎么进来的?”当然对方的反应也在我意料之中:“只要你来测就得查。”那么多人排队,好像就我一个发出疑问。回小区也是,一度要求扫场所码才能进,我跟保安说:“这不是场所,这是我家!”后来这一规定被折衷执行了,白天,可以不用扫码回小区,到了晚上,必须一个个扫……而有时出门购物,在同一个商业体里面,如果我去了三家不同的店,那么不好意思,得扫三次码。真的,每天被各种蠢哭。。
@Stone2020 还有无所不在的场所码登记、提供48/72小时核酸证明的要求、出市区都得解释报备的荒诞、重复查二码的无聊……会让你感到一种浑身长满虱子、然而捉不住的绝望。
已经可以预见到,当人们开始为拿到出入证而欢欣鼓舞时,当人们开始在第一次堂食时po照片时,当人们开始为“新增:0”喝彩时,我(还有你)会感受到更深的孤独和绝望。
《流人》🌟🌟🌟🌟🌟:驽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长官勾心斗角玩弄权术。
全方位的“去西方化”是可能的吗?很反感地看到关于教材的部分讨论又走向了这样的极端。近代以来,人文学科的学术话语没有不受到“西方”影响的。不可能离开西方理论资源去讨论很多问题。就好比说,也不可能完全摆脱男权话语的影响去谈论什么是“女性主义”。
对教科书插画的声讨是危险的,要达成严格的审查就必须扩大管辖权力,权力扩大后就不会只审查你们反感的东西,必然有一轮大清理,而且很难再把手伸回去。这跟很多人理念中对审查的朴素反感相悖。再则,会出现所谓“恶心的插画”不是缺乏管理,是管太多导致良性竞争无法展开。
不要忘了她还生死未卜,音讯全无。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