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n)但这点不一定准确,我家上级市去年比我们限水更狠,我弟弟学校里两个月洗手间一点水都没有,我们还是靠海的、不缺水的地方,我认为除了行政单位的高低,还和缺水地区离水源地理位置有关系。去年我听说干旱太严重,市政府花了大价钱修建引水工程,导致附近某个村庄被淹没。政府看着是花了不少力气想办法:人工降雨、先限工业用水,再限居民用水。
中国的政治体制决定了地方决定权小,对地方官员来说,政治指标大于一切,但政策又无法长久,因此难以建立长期的预防体系。对地方官员来说,他们的价值体系与普通民众不同,完成政治任务是紧要的,而居民的不便乃至生命危险是不紧要的。这几点导致了我们频频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出了什么事就解决当前的事,堵上当前的口子,完成此项任务,牺牲一些在政治指标上并不严重的“代价”。
川渝地区此次大规模限电限水的事,绝对不是第一次发生。没有任何预案的样子,没有任何培训救火员的样子,也是整个臃肿和低效体系的惯性:限电限水就能完成的政治指标,官老爷即便下乡也要说一句我们也不容易。
(3/n)因为中国的政治体系其实是很层级分明的,地方政府的地方政府无法越级上达天听,所以越是小地方越能看到官僚体制的惯性,我说的惯性,指的是中央的方向性的指令,到地方的执行,之间的变化。前段时间爆发的银行以电信诈骗为由限制卡户转账也可以从这个角度看,中央说“打击电信诈骗“,到了银行就是”不管是不是电信诈骗先冻结了再说“,这样政治任务是一定能完成的,至于银行用户的想法,又有什么紧要。也正是因为这种层级分明,导致了“各自为政”的假象,中央从未直接对限电导致老人热死的山区说”你们必须停电“,也从未对银行说“你们必须停掉所有日转账1万以上的账户”,所以总是能隐身,甚至在苗头不对时出来敲打一下”某某地方政府做过头了“。
所以我对事情会发生什么改变是很悲观的,此类逻辑从你共掌权之后就从未发生过改变。而进入体制的人,除了搞勾心斗角政治斗争,就是兢兢业业完成任务。明明漏洞百出,运行得很不顺利,但是因为权力在上不在下,而在上的权力总能得到满足,所以好像也能一直这么运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