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讲讲限电的事,不一定准确,纯从生活经验出发
我主张在你国没有什么完全由“自然灾害”导致的灾难,缺电和高温天气有联系,但是限电并不是完全因为“天公不作美,所以没有办法”。
我家乡在浙南某小城,我小的时候经常停电,去年年初更是经历了好几个月的不定时停水。以我对中国体制的了解,国家发布任务要完成环保的指标,到地方政府就是每年只能用多少度电和多少升水,应该会分区域内可调配水电资源(每条个地方都有固定的水源)、从区域外输入水电资源配额,所以我们市里的电厂和水厂都会掐着算怎么才能不超量。
停电停水方面,会提前通知,我小的时候,夏天每次停上一两天都是正常的,所以我们市里基本所有的家庭都会备有发电机,也会有储水桶。
一般来说,会先保证上级”大城市“的用电用水,由此看,调配水电资源的政府单位应该是市一级(说得不对请指正)。
以用水为例,思路是这样的:缺水季节(也就是夏冬时候),计算今年降雨量、水库用水能保证多少天的居民用水,如果够用到雨季,那就不限水,如果不够用,就掐水,下级市镇先限水(1/n)
(2/n)但这点不一定准确,我家上级市去年比我们限水更狠,我弟弟学校里两个月洗手间一点水都没有,我们还是靠海的、不缺水的地方,我认为除了行政单位的高低,还和缺水地区离水源地理位置有关系。去年我听说干旱太严重,市政府花了大价钱修建引水工程,导致附近某个村庄被淹没。政府看着是花了不少力气想办法:人工降雨、先限工业用水,再限居民用水。
中国的政治体制决定了地方决定权小,对地方官员来说,政治指标大于一切,但政策又无法长久,因此难以建立长期的预防体系。对地方官员来说,他们的价值体系与普通民众不同,完成政治任务是紧要的,而居民的不便乃至生命危险是不紧要的。这几点导致了我们频频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出了什么事就解决当前的事,堵上当前的口子,完成此项任务,牺牲一些在政治指标上并不严重的“代价”。
川渝地区此次大规模限电限水的事,绝对不是第一次发生。没有任何预案的样子,没有任何培训救火员的样子,也是整个臃肿和低效体系的惯性:限电限水就能完成的政治指标,官老爷即便下乡也要说一句我们也不容易。
(4/n)以上です。至于为什么会干旱,为什么有这么多自然灾害,老中人又有话要讲了:你们白左天天没事讲气候异常,我们要先发展经济再讲保护环境。
以我的居住经验,即便是以绿化很不错的杭州为参照物,绿化面积、生物多样性也完全比不上我现在住的城市。不住人的地方还好,政治工程改变区域气候,打着环保名义的蚂蚁森林其实攫取了更多的水源,垃圾分类至今难以推行,哪里需要“环保一两天“,就停掉所有的工厂几天(杭州经常这么干,哪几天天特别蓝绝对是因为有重要的对外事件),或者将污染转移到周边城镇。即便所有人类都有罪,有些人类也更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