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protected] 没吃过这个牌子,吃过正丁的。我感觉国产的胶囊味道更难闻(不过我本来就对胶囊味道比较敏感)。然后因为一开始是先吃国产再换进口,不知道是国产的原因还是药物适应期,吃国产的时候特别想吐而且心悸。
@board 打扰象友,我的妹妹是一个听障人士然后目前在考虑休学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我想了解一下目前国内成年听障人士语言康复训练的渠道以及效果,如果有听障象友/有听障人士亲人朋友的象友愿意分享经验的话感激不尽🥹
(我自己查了一个国家听力障碍康复研究所的官网,基本上一无所获,网站信息也很久没更新,如果有别的信息源推荐的话我也非常感激!)
出乎意料的出柜实录
昨天回国打算待两周顺便正式跟家里出个柜,回来之前每天在脑补要怎么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地跟爸妈灌输这才是我追求的生活,我这样就是你们所希望的我过得开心;脑补要怎么强硬地告诉他们我只是出于礼貌通知你们一下,你们没有权利评论和干涉我的人生;脑补了他们勉强接受,但规劝我早日“回归正途”;也脑补了他们可能口头表示理解,其实暗自神伤。
结果事实是:早上我妈接到我带我去吃路边小店吃早饭,期间聊起买房子的事。我表示我和xxx目前存款还不够,但是我们有这样那样的计划。我妈欲言又止 话里有话地问:你们要一起买房啊?以后就永远住一起啦?你们俩都不打算结婚了?
我看她好像情绪还算稳定,就心一横直接说:其实她不是我室友,她是我对象,我们谈恋爱都快五年了。我妈一副哼哼我就知道的样子平静地又吃了口早饭。我说你们应该都猜到了吧?我妈说我早就觉得是了,你爸还不相信!语气中除了流露出自己猜对了的得意没有任何其它情绪。我说她这次其实想跟我回来玩一趟的,我没同意。我妈说你咋不让人来!我说还是打算正式跟你们说一声再带她回来,她说那明年一起回来,她是不是没来过成都?带她来玩玩嘛。
之后就是了解了一下她跟家里出柜没有,我们谁先表白的,我因为什么喜欢上她的,以及非常偏见的问题:你们谁当男的谁当女的?我说我们都是女的,我妈哦哦哦然后陷入沉思(可能暂时超出她理解范围了)
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催生环节,我表示我们是丁克,她说你们老了怎么办,我说养老院呗。她再次陷入沉思(可能只是在酝酿怎么反驳我)
然后这个话题就结束了,没有一丝丝起伏,没有一丝丝波澜,就好像我只是跟她说我饭后要去散个步。昨天一整天的聊天我跟她讲起我们的日常,我妈会很自然地称呼她“你对象”、“你女朋友”。晚上快12点我爸出差才从外地赶回家,我还没来得及亲自跟他出柜,但我知道我妈一定会很得意地跟他炫耀自己猜对了,女儿就是跟那个住在一起的女生是情侣!以我对我爸的了解,他应该也会平静接受(他一直是更包容支持我的那个,所以我的脑内剧场一直是他先接受然后宽慰我妈)
这个出柜过程顺利地让我有点猝不及防,我准备的台词一句没用上。但没用上是好事,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上了班的现充朋友们还表现出了另一种非常令人担心的强迫倾向,在一个难得的没有加班的周末,如果宅在家就仿佛浪费了、糟践了这个golden weekend,于是强迫自己出门“娱乐”。逛疲惫的公园,露疲惫的营,去疲惫的商场吃疲惫的饭,看一场疲惫的电影,疲惫地p图发疲惫的朋友圈,把一个完全不是自己的标签疲惫地贴到脑门上,“不把假期过出点意义来我就更是资本家的狗了”。对真正身心放松的休假——甚至是放松身心这件事本身——怀有负罪感,是富人调教出的最厉害的穷人病,它从根本上剥夺了我们成为人的可能。“劳动者享有休息权”是一句恶魔的呢喃,而不是人权宣言。work less, life more, no balance.
然后关于吃苹果,我又想起老中家庭经久不衰的剧情(跟性格无关了这就是很老中)……
妈:来吃个苹果吧。
我:我不怎么想吃苹果……
妈:吃嘛,我都削好了。
我:还是你吃吧。
妈:我不用吃,苹果是给你削的,快吃吧!
我:我真的不想吃苹果……
(然后省略XX轮你来我往车轱辘话直到最后忍无可忍)
我:我已经说了XX次我不吃苹果,你是听不懂,还是没把我说的话当回事?
这时爸出现了:怎么跟你妈说话呢,你妈那是关心你!
妈:我想吃苹果都没人给我削呢,什么时候你能想想你妈啊,一天到晚就顾着自己。
此时我已经不想说话,但是也不会吃苹果,因为我真是我爸妈亲生的我也一样固执我说不吃就不吃,今天吃了苹果,明天就敢叫我吃榴莲,后天还要我干什么我都不敢想!最后当然是不欢而散,我嫌爸妈烦,爸妈说我不孝顺,苹果也在空气中氧化了没有被好好吃掉。
然后如果跟别人说起这种纠结的日常(注意,这种耗费精力的车轱辘话可以在无数题材上发生无数次),别人多半会劝导,你就吃个苹果嘛多大个事,你妈也是好心。
最初我也是好好讲话的,可是不摆出严肃脸说出刀子一样的语言就没有人认真听,等刀子真的刺出去了又露出受伤的表情说你怎么这样……谁还记得最初我只是想拥有不吃苹果也不被指责的自由而已,又不是要天上的星星。![]()
想变成小猫的普通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