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欢西文字体的人有福了(以及玩过游戏Pentiment、对Manuscript、Black Letter等感兴趣的人)
https://uclab.fh-potsdam.de/arete/en
这个刚刚起步的西文拉丁字母字体历史可视化(Visual history of Latin Alphabet)网站在一群字体爱好者的共同参与下做了这样几件事:
1. 纵向梳理了西文拉丁字母字体/书体的历史脉络。
2. 横向梳理了不同书体/字体体系之间的联系。
3. 收录了相当数量的实例/手写样本展示。
4. 每一款已经录入的书体(Calligraphic)和字体(Typographic)都附有介绍,包括书写者/制作者,用途,年份,样例出处等等丰富的资料。
5. 按照年代展开,从200BC开始,目前进行到1900AC这个段,2000后还没有开始。
6. 左侧附有对应时间段可能影响字体发展的科技、社会、文化的重大事件。
目前它还在不断更新,整理这个可以说工程量巨大。有这样一个网站,对字体爱好者和学习者以及感到好奇的人来说都是极大利好,忍不住来分享!
和餐馆一个印尼华人厨师聊天。他1995年生,虽然离雅加达反华屠杀还有三年,但其实任何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出生之前反华行动就已经很严重了。“我的家乡在小地方,大城市会更多。”他说他所有的身份证件上只有一个英文名字,没有姓,名字也是很常见的英文名。“印尼很多人都只有一个名字,没有姓,我不知道其他人是为什么,但我爸爸说,当时为了保护家里孩子的安全,只给起名字,把姓隐去,怕被人认出来这是华人的名字。”他姓李,叫成华,只有家里人会这么叫。
后来他来了新西兰学西厨,毕业之后努力工作,就这样留下了。他脾气挺好,我没见过他生气红脸,最忙的时候他总是说“不要慌,听指挥。”他也没有很多厨师的坏毛病,比如对其他员工颐指气使。他经常帮我拿东西。我说员工餐好吃的时候他会很开心,我有时说盐放多了,下一次他做员工餐,他会专门来问问我有没淡一点。
聊天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印尼有六百多种语言。我有时为自己的“大国心态”感到羞愧,世界上不是只有中国和美国,不是只有总在新闻里出现的国家,不是只有中国大陆的华人是华人。中国人的离散是离散,而其他种族的离散也一样值得记录。
@board 打扰象友,我的妹妹是一个听障人士然后目前在考虑休学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我想了解一下目前国内成年听障人士语言康复训练的渠道以及效果,如果有听障象友/有听障人士亲人朋友的象友愿意分享经验的话感激不尽🥹
(我自己查了一个国家听力障碍康复研究所的官网,基本上一无所获,网站信息也很久没更新,如果有别的信息源推荐的话我也非常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