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a在来信里说,她怀念的是那个人们心中有安全感的时代——在整治“开墙打洞”、清理“低端人口”之前的北京。但在那之后,“承载着人们梦想、生计、汗水、情感的地方变成了草坪”,人们吃着预制菜,压抑、匮乏,艰难换取一丝安全感。https://bit.ly/bmb-letter-19 欢迎大家收听完整播客:https://bit.ly/bmb-172-yt
成蕾10岁移居澳洲,2002年起在中国做商业报道,双语双文化背景让她如鱼得水。2020年她突然被国安部门关押。在被“指居”和被监禁的三年里她经历了什么?国安部门的监狱是什么样子?从央视主播到“21003”号犯人,她如何面对巨大的人生落差?案件前后,她如何理解中国的新闻和法律环境?
欢迎大家通过以下渠道收听《EP-175 成蕾:央视主播、泄露机密与国安监狱里的三年》:
官网: https://bit.ly/bmb-175-cl
YouTube: https://bit.ly/bmb-175-yt
Spotify: https://bit.ly/bmb-175-spo
Apple: https://bit.ly/bmb-175-app
Substack: https://bit.ly/bmb-175-sub
歌川国贞堪称当时浮世绘界的领袖人物,描写“江户仔”生活的第一人。他的人气甚至超过葛饰北斋、歌川广重和歌川国芳,可以说是将江户生活以生动的视觉形象传递到现代的浮世绘师。在他的笔下,有享受四季变迁的人们,也有品尝料理、演奏乐器、宠猫的人们,还有讲究时尚和流行妆容的女性。在歌川国贞的作品里,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服装穿戴鲜明地浮现出来。
《星之霜 当世风俗》是歌川国贞具代表性的一个七幅系列,其时他正值年轻,张力十足,经验的积累和技法的熟练,可以说是理想艺术境界时期的产物。
《星之霜 当世风俗 行灯》是这个系列最精彩的一幅,画面上的女子身穿深红色睡衣走出榻榻米,拨动行灯的灯芯。淡墨色的手影效果和用羽化技法表现出行灯的光线,也是浮世绘技法开始出现的现代之光。另外,在美人的领子上特意署着歌川国贞的画号“五渡亭”,令人揣测也许是送给熟识的妓女的礼物。美人的服装图案日语称为“绯鹿子”,是在丝织物上使用多种捆扎技术进行染色而成,因类似鹿身上的纹样,也称“鹿子染”,最早可以追溯到奈良时代。由于是非常费工夫的纹样,在江户时代也曾被作为奢侈品而受到限制。现在主要作为高级和服的制作技术,在京都生产的丝绸上施以鹿子的布料被称为“京鹿子染”。
《星之霜 当世风俗 蚊帐》描绘了夏夜民女用纸捻在蚊帐里熏蚊子的情节,打开的折扇上面还有两条备用的纸捻,蚊帐外面摆放着行灯,席子上还有画着歌舞伎演员像的扇子,周到的细节和人物的认真表情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江户时代日本平民的生活习俗。
《江户自慢》系列由充满季节感的美人画构成,每幅画面都配置了江户一年中仪式活动的夏秋季景物的画中画。日语“自慢”即自夸、骄傲、得意,标题的意思就是对江户生活的赞颂。《江户自慢 五百罗汉施饿鬼》一幅将天恩山五百罗汉寺的三匝堂作为画中画。五百罗汉寺创立于1695年(元禄八年),位于今天的东京都目黑区。每年七月一日至除夕,这座寺庙会举行“施饿鬼”法会,为无人祭祀的死者做水陆道场,超度众生,尤其十六、廿一、廿五日和除夕是大施饿鬼日,参拜者拥挤不堪。阴历七月,正值盛夏,母亲在独特的穹型蚊帐里为婴儿哺乳,充满温馨的平民家庭生活气息。蚊帐的纵横线运用版画的叠加拓印技法,也是画面的点睛之笔。
江户自慢 五百罗汉施饿鬼
歌川国贞
大版锦绘
37.2厘米×25.6厘米
1819—1821年
千叶市美术馆藏
星之霜 当世风俗 行灯
歌川国贞
大版锦绘
38.1厘米×26.2厘米
19世纪前期
东京 静嘉堂文库藏
星之霜 当世风俗 蚊帐
歌川国贞
大版锦绘
38.1厘米×26.2厘米
19世纪前期
东京 静嘉堂文库藏
鸟居清信出生于大阪演员世家,其父鸟居清元于1687年(贞享四年)举家迁往江户并很快在歌舞伎界立足。据称鸟居清信自幼随父习画,最早的作品是1697年(元禄十年)刊行的假名草子《本朝二十四孝》,这是模仿中国传统“二十四孝”的绘本。此后又制作了许多狂言绘本。1700年(元禄十三年)刊行的绘本《娼妓画牒》是其成熟风格的作品,以一人一图的形式描绘19位有真实姓名的吉原名妓,迎合了江户人的需求而广受好评。鸟居清信塑造的美人画以流利的线描见长,不同于菱川师宣的柔美样式,在线条表现上注重力度,构图夸张,善于捕捉和表现富有魅力的瞬间。胜山发型与元禄年间流行的服饰纹样具有典型的时代风貌,造型上最明显的特征是以富有弹性的弧线勾勒赋予人物丰满的形态。时值菱川师宣去世,杉村治兵卫亦步入晚年,鸟居清信在自己的画作中落款“大和笔品画司鸟居清信”,显示自己欲为继承大和绘品格的鸟居派掌门人之心境,以此确立浮世绘人物画新的样式。
立美人图
鸟居清信
大倍版墨拓绘
62厘米×38.8厘米
1695年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梅树下之男女 见立玄宗皇帝与杨贵妃
鸟居清广
大倍版红拓绘
43.6厘米×31.5厘米
18世纪中期
东京都江户东京博物馆藏
风前美人图
怀月堂安度
纸本着色
94.8厘米×42.7厘米
18世纪初期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鸟居清广(?—约1776)是另一位以美人画见长的鸟居派画师,俗称七之助,在鸟居派系谱中大致属于二代清信。他的生平资料相对欠缺,大约于1751年(宝历元年)前后开始刊行大版浮世绘,作画期大约持续到1764年(明和元年)前后,基本上以红拓绘的制作为主。他的美人画较之演员像具有更高的成就,善于描绘符合社会流行风尚的窈窕美人,动态鲜活优雅。充分发挥红拓绘中对红色、绿色以及黄色的运用,手法细腻,从人物服装到背景花草均填色饱满,画面充溢着热烈的情趣。
嘟嘟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