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明朝的藩王们能生,但不知道夸张到如此程度,从开国时候50多个王爷公主,到崇祯年间已经是几十万到一百万的规模!我的天呀!明朝一共才8千到9千万的人口总规模,以及2万多的官员,这官民供养比,离谱到夸张了吧!!!
在墙内是不允许说明朝宗室人多的,甚至能得到明末宗室和清末宗室人数一样的歪理,可拉倒吧!清朝是降等袭爵的,而且人家清朝是和平退位的(那谁学着点),虽然不免子孙落魄,倒也没落得被起义军虐杀的惨境……借古思今,不寒而栗。
https://view.inews.qq.com/k/20210618A051RK00?web_channel=wap&openApp=false&no-redirect=1
大学教育普及以后,制造了一个“高学历的反智群体”,念完大学、研究生、博士,但越念头脑越僵化,眼界越狭窄,行为越自闭。尤其是中国的大学。基本相当于高等技校,学生需要很高的天赋,才不至于念成隧道眼思维。从现实中的接触来看,念完中国的大学,人格还比较整全,眼界还比较开阔,思维还比较清楚,言行还比较阳光的年轻人,可能有10%-20%吧。
https://bird.makeup/users/fanrongy/statuses/1957212974046720205
@Tuilindo @shiguredanjyou
因为经济结构不健康,正经搞产业发展不起来。我记得已故的范畴先生用一个词总结你国(尤其是圣质如初上台以后)的经济结构,非常精准:“权本主义”。名义上的公有制,但绝大多数资源其实是掌握在一小部分红贵手里。所以这国大部分聪明人的“干事业”,就是想方设法从红贵们手里抠钱骗钱糊弄钱,然后赶紧跑路。从前的地产芯片,现在的光伏新能源,都是如此。
经济失速,正在让中国变回一个正常国家。这里的“正常”,不是指国家是正常的,而是民众逐渐开始对不正常的事情有了正常的反应。比如江油事件(校园霸凌),比如郑州续面事件(老板为污蔑顾客七人点一碗面),以前是不太可能演变成群体性冲突的。不是因为中国人冷漠,而是经济上行期大家都在忙着挣钱。特别是当你聚焦在“闹事/围观”的主力军,也就是七亿多劳动年龄人口的时候,就尤其能意识到经济是如何切实改变社会生态的:1、上千人的聚集,就足以形成一起需要从外地借调维稳力量的“群体性事件”;2、一个百分点的失业增加,就意味着全国多了七百多万“闲散人员”;3、中国共有691座城市(县级市及以上),也就是平均到每个城市一万人。这就是最近这一系列(以前不太可能成为群体性事件的)群体性事件的人口基础。
简中,真真正正已经形成了脑回路意义上的“物种隔离”。正常人看这些题目,至少会觉得好奇,因为都是些之前没有想过的问题。比如不愿意生孩子和女性的性别认同有关吗?比如豆瓣“劝分小组”到底是群什么样的人?聪明点的男性,则是更会进一步意识到,很多问题不但跟女性有关,而且也跟自己有关。比如“步行路径应该如何规划才能让女性减小恐惧感”,男性也一样啊!又比如“生育行为影响家庭暴力的经济学分析”,通常作为施暴者的男性难道就不想知道背后的经济因素吗?但,这一切理论与实用价值,在简中正能量那里根本就不存在——女性有什么好研究的?专门把女性问题拿出来研究,难道不奇葩?难道不是境外势力操纵?不过,这个“唐哲同学”无意中说对了一句话:光是这些题目,就足够给他的人生“打开一扇窗户”了。只是在简中这个茧房里,对“窗户”外的正常风景,已经完全没有正常人的反应了。
看到一个分析说,俄军伤亡大,跟“无人机督战”这种新技术有关,这真是太地狱了。以前就算有督战队,好歹也是在后边守着,总还是有些出工不出力的空间。现在(不受干扰的光纤)无人机就悬在你头上,老大哥不但是在看着你,而且是自己躲在绝对安全的地方看着你去送死。不送死回来就让你死,想投降现在就让你死,就算是老兵油子,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乖乖当炮灰。这也就顺便解释了,为什么现在俄国的极权统治(毕竟)没有当年的苏联那么酷烈,战争的规模也比当年小得多,但是在伤亡比例(伤亡/总兵力)上接近甚至超过了当年的卫国战争——不是因为战斗更残酷统治更酷烈,而是因为技术进步导致的“督战”方式更先进。关于技术进步的弊端,这是一个无以伦比的例子。由此又联想到强制社保和房租税。本来,再严苛的恶政,由于管不了那么细,实际伤害都可以被大大缓冲。但是考虑到大数据+AI分析,能够让无现金社会的所有金钱往来都无所遁形。所以这些税,理论上是真的可以“应收尽收”的。现在就看党国有没有这个胆子了。
@Tuilindo 我看thread上有一种搅浑水的方法,就是面对一条po文,首先求来源,一旦提供了来源,就开始找这个来源的问题,比如片面,无时效性,非官方背书,渠道可疑,数据不严谨等等等等,然后慢慢就陷入了自证、诛心、道德绑架、情绪勒索、身份话语体系这些典型聊天模式。
这种搅浑水的模式非常明显(很容易识别)且有效,很容易把发言的评论区弄得混乱不堪,然后,不仅影响po文者的心情,还会影响讨论氛围、围观者对po文的关注度,降低其传播意欲。怀疑这是一种被研究出来的方法,通常被用在影响舆论时有组织的水军行为上——不是说这条嘟文下面求来源的人是水军或故意用这招,但这个开局实在是很眼熟……
我有一个打游戏认识的朋友,不算太熟不怎么聊天,不过她太话唠什么都发sns说,所以了解了不少她的事。她是自由职业者,不参与任何线下本人出面的工作,主要收入来自偶尔接点线上兼职、开个小网店,以及私下出售原味(最多也就内衣裤丝袜圣水啥的,没有太重口味的)。她说从大一就开始卖原味了,每个月多赚几百一千零花钱活得滋润一点感觉很好,甚至她家里也很开明,发现之后完全没有反对她,反而觉得各取所需而已没害人也没被害有什么大不了的。她现在大学毕业几年,自称在圈里已经小有名气,平均每个月至少有一两千额外收入,对她来说已经可以满足了,不打算扩大业务更不会去接其他类型的色情工作。这应该才是一个正常社会中风俗业者的真实面貌,没有人不卖就要饿死,也没有人一旦沾了快钱就只能一路堕入地狱,都只是一段人生路上的选择而已,不需要羞耻、不需要正确,更不需要为了任何一种“主义”。如果只是这样的普通生活在有些人看来就是罪恶堕落可耻的,那错的肯定不是她而是你们。
@inklingsdaily 我以前也以为,是不是因为工资收入比较稳定,所以学校的同事哐哐生小孩。
然而,我最近“聊”到好多打散工的、破产的、失业的(大多是周边地区来珠三角务工的人),年轻一辈跟我说他们家孩子太小,压力很大,年长一辈则跟我说他们的孙子刚出生,压力很大……我就很无语……他们就和亮亮丽君夫妇一样,仿佛没什么能阻止他们生孩子,除了讨不到老婆。
朋友们,这个是,上海核心地段的,纯女性青旅
图一大堂,图二进房间,图三是过道,图四是休息室。
编辑一下发个公开,地址是上海东方巴黎青年旅社,我买的十二人间128/人,上下铺,很宽敞,能平放很多个行李箱,配两个独立卫生间(不能洗浴),每天免费提供一瓶水,还有洗漱包(还没看,但问了说有浴巾)
公共设施还有一个小餐厅但没进去。
地段超级好,附近两三百米内两个商场,对面是地铁站,,盒马罗森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manner喜茶等等基础设施齐全。
rt 茧中网人很喜欢拿四川男同多所以hiv占比最高、美国上世纪因为性少数传播hiv所以系统性压迫他们等这些结论反推历史的谣言来甩锅性少数,真的很气人
除了血祸之外,西南地区艾滋传播还和早年毒品交易泛滥有关,以及部分偏远地区宣传不到位、一些封建习俗等,在统计数据上占比很高
还有在美国亚文化历史中,因果更是完全颠倒,就是因为对性少数的歧视与压迫,才让很多医疗机构根本不会接待艾滋病早期患者,放任他们等死。而很多酷儿群体没有钱看病也根本找不到体面的工作,有很多会去从事性交易,那些“上流”社会的嫖客的传播病毒的重灾区,但是他们可以掩盖事实保护颜面再接受治疗,很多性少数在完全对这个病没有认知的情况下就成为了携带者
男性不发表性别议题就当是自己人 女权不发表耽美议题就当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