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微博上刷到一个养花的广东博主,多年来精心培育各种花卉都被政府部门以防疫的理由突袭式清理光了,其中不乏已经绝版的品种。
明明对外宣称的和理论上的来说我们老中生活的社会早就脱离贫困,不需要为温饱发愁,也不是战乱时期能活下来就不错了,但个人倾注巨大心血的爱好和人文艺术仍然被当成不值一提的东西,随时可以为了任何一个理由被一刀切掉。

在看了无数的垂涎的cut以后我悟了,内娱就是主打一个擦边,你看那俩男的穿戴的整整齐齐在沙发上滚来滚去,一点儿实质性的进展都没有。亲个嘴儿都靠借位,营业的时候连拥抱都是敷衍的,“天地良心,连手都没有摸啊”!稍微脱个上衣吧你一看那个身材,鸡仔儿一样,骨量小还没肌肉,整部剧看着就像幼儿园的小朋友过家家。说是abo改编的,但是文字和语言是两个体系,两种观赏效果,很多东西读者可以偷偷躲在角落里或者被窝里边看边咧着嘴姨母笑,但是一旦把那些东西原封不动地搬到银幕上就非常、非常、非常尴尬。故事的设定和台词本身已经是这样了,再加上演员自身声台形表各项基本功都不过关,每个人都处于一种尴尬和高防御的状态,所以呈现出的效果就更加别扭,在“我演了这个会社死”和“只要演了这个我就能收获大把流量和关注”之间反复横跳,既要又要还要更要。配角的表演就更是灾难,完全是没有感情的念稿机器,我看着都替他尴尬的那种。泰腐里也有一些很程式化的角色,比如一些配角,他的作用就是替观众戳穿主角的内心想法并且推动剧情,但是配角好歹也是有自己的感情的人,不管他作为主角团的朋友也好还是磕cp的心态也好,他会带着这个角色该有的感情去表演去念台词。我觉得还是国内整个在情感教育和性教育方面都太匮乏了,再加上这些年影视剧方面的审查等等,各种因素加起来造就了现在这样一个粉丝和演员的双向奔赴,演员烂成什么样都有人粉,而粉丝也心甘情愿用小作文去维系自己爱豆的光环。实在是,你们开心就好。

“一线城市核心地段还是能保值的”这话,理论上可能是对的,操作上(作为指导意见)一定是错的。因为但凡你还在想“保值”这个问题,就还是投资的思路。可是就投资而言,只要不可能大涨,无论是从资金成本、机会成本、持有成本还是不可预测的风险(比如房产税和打台湾)来说,买房都一定是亏的。所以正确的做法是,能不买尽量不买,实在要买就只考虑居住属性+总价尽可能低(和日常消费的逻辑是一样的)。因为从避险的角度说,只要总价足够低,损失就不会太大。极端点说,一千万的房子就算一分钱不跌,贷款的话你一共要还六百多万,全款的话每年要损失本来可以无风险赚到的几十万利息,这样算下来,也比一百万的房子跌五十万损失更大。而从居住品质来说,“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一千万老破小,还不一定比非核心一百万的房子舒服呢。

以“反电诈”为幌子限制个人资金流动当然是个阳谋。但是另一方面说,电诈盛行也是真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和周星驰《鹿鼎记》里韦小宝跟康熙说的逻辑一样:丐帮是否壮大不是由丐帮决定的,是由皇上决定的——天下治理得不好,丐帮可不就一定会壮大吗?电诈也一样,正经工作越来越难找,可不就得捞偏门吗?进一步说,偏门虽然可以无限细分,但总的方向其实只有三种:软(乞讨)、硬(暴力)、骗(诈骗)。以前“偏门”比较多,活不下去了当乞丐当土匪当反贼都行,当骗子反而不是首选;现在到处都是监控,又不允许乞丐“破坏市容”,暴力和乞讨都不行,可不就只能当骗子了吗?你想想,每年一千多万头脑灵活的年轻人毕业要找工作,多一个百分点的失业率,就是多少人进入了电诈的人力资源库?别说维稳机关别有所图,就算真心想抓,也是根本抓不完的。

换国籍10年了,今天还收到我妈给我打电话,派出所要收集我的姓名工作单位上岗证,村委书记就在家里,不给不走。

我说我早换国籍了,户口已经消掉了,为什么还要上交? 村委书记说:上面安排的。如果不交上去就一直挨骂。然后一直磨。

我说国外没有上岗证什么的,所以只发了公司的名字给他。 大意了,早知道发一个假的公司名字。 不过我反正是两三年换一个公司。

给各位象友提个醒。

生在中国真的是原罪,你伟大的祖国像个背后恶灵一样,一辈子缠着你。

“负福利”这个概念,应该写入简中生存手册,成为每个人吸烟刻肺的原则:警察,除非正好上面有个任务需要你给递刀,否则你去找他,就是在给他添麻烦。不把你往死里整,你要是天天找他怎么办?他们不是不知道“冻结所有线上支付”意味着什么,也不是不知道一千块的案件不至如此。但,这一方面能让他们免责,一方面又能让你以后不敢再因为这点小事来烦他,你猜他们会怎么做?

默认要给(高额)小费、税收以个人所得税和房产税等直接税为主,一个是文化一个是制度,但它们背后有一个统一原则,就是“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的钱去了哪里”。美国人既狂热挣钱又乐于做慈善,既有爱国心又有强烈的纳税人意识,无不与这种“直接从自己口袋里掏钱”的强烈体感有关。这与“拔鹅毛尽量不让鹅叫”的思路正好相反,是每收/花一份钱都要让你知道。可想而知,不只是老中人特别不习惯这一点,美国人也不一定能理解这背后的逻辑,或者说是故意要破坏这种共识。你看川普一直说要用关税取代个人所得税,甚至还一度放话要取消房产税,就是本能地觉得间接税好过直接税,国家半路上就把钱收了好从直接从公民口袋里拿。这不需要什么经济学/财政学知识,喜欢独裁的人,自然就会有这种倾向。算账,永远是独裁者最怕的事情。因为别的东西都可以忽悠得模棱两可,只有算账,才知道谁在拿大头,拿得多么无耻。

南京红爷一出,真是绝佳堵嘴大法😆。
比如武汉肖明瑫性骚扰案,有男的替肖明掏狡辩:
「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不可能在图书馆做那种事,而且这女生也没多好看啊[允悲]」

结果回覆立马上南京红爷:
「红爷都能上的货色说这个,毕竟你们嘴硬起来就是“fbb搁我们村没人要”」
「兄弟,我懂你们,在你的眼中红老头才是最好看的!」

南京红爷实属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舍身炸粪坑 :1020:

显示全部对话

不要得瑟,因为得瑟的底气,通常都是基于一种错误的理解。你想啊,明知道狂没好处,人为什么还是会狂?不就是觉得坏也坏不到哪儿去吗?我有一个亿,亏掉一千万算个屁。但,真实世界的情况,往往更像火烧战船,不是你亏一千万还剩九千万,而是让你亏一千万的原因,会延烧到你剩下的九千万。也就是说,让你有底气的ABCD,相互之间很可能是联动的。你以为没了A还有BCD,但其实更可能没了A也没了BCD。比如一个常见的说法,即“投资/出口/消费”三架马车,现在想想其实也是有问题的。把它们想象成三个独立的部分,有点太过乐观了。现实情况是,没有出口带来的真金白银,房价和投资都失去了支撑;没有房价带来的财富效应,消费和(至少是地方政府)投资马上缩水;没有投资带来的那些饭局和排场的刚需,高端消费马上就不行了……类似的因果关系还有很多,总之就是“三架马车”其实也是相互影响一损俱损的,决不是“投资不行了咱就拉消费吧”这么简单。真正懂决策的人,是随时会把“大有大的难处”记在心上的,就是因为一个庞大的系统,经常会因为一个微小事件的连锁效应而崩塌。但是很明显圣上不是这种人,从怹把苏联的崩溃归因为“无男儿”就可以看出来,怹是不信系统本身有什么问题的。而怹的底气,一直都是这种“亏了一千万我还有九千万”的逻辑。曹操把战船连起来是一时糊涂,圣上的做大做强却是一以贯之。所以现在这盛世就像连环计,表面的安静底下是系统之间危险的串连。就算没人火攻,也不过就是在那里安安静静地腐烂而已。

看到一个非常有道理的观点:你国青少年之所以在同伴交往和异性交往方面,各种磕磕绊绊、歪七扭八,一个极重要的原因是,你国的所有人际关系都是高度权力等级化的,感情因素反而比较稀薄和不健康。

这就直接导致,小孩讨好家长和老师、跪舔一切权力支配者的技能,发展得又快又好(否则根本活不下去);而如何跟同伴相处,如何与异性建立关系,没人教,他们也想不到应该学。

更糟糕的是,相当一部分小孩,还试图把他们习得的与家长老师的相处方式,那种权力等级关系,复刻到同伴和异性交往之中,而且,这一次,他们自己一定要当爹。

社畜摸鱼的通讯工具在线状态软硬解决方案(我的标准:想摸就摸,任何摸的时候还要我操作一下的方案都是不合格的)

软件解决方案:

caffeine app,以我丰富的打工经验在所有客户的电脑上装过,没有任何副作用,保证电脑各种通讯软件(Slack/Teams等等)永远在线。好像也有Windows 版,我没试过,需要用过的人补充。

设置开机自动运行,永久active即可,下班的时候点一下变成inactive就可以,不妨碍任何正常上班时间的任何活动,不需要手动进行其他任何切换。

如果公司电脑不允许安装任何app,那下载后放在任意顺手的文件夹,每天手动打开即可。

(这个app的原理是每59秒模拟按F15键一次,因为大部分键盘上并没有这个键所以是一个无效输入,即使你正在做事也不会影响你)

硬件解决方案:

mouse jiggler,除非公司电脑连外接鼠标都不许用,否则这绝对是最后的安全堡垒。

(随意找了个图,但换其他牌子都OK)(还有一种是物理jiggler,鼠标放在上面的那种,更安全)

#长毛象安利大会 #摸鱼 #搬砖

内蒙古山洪,导致露营者们遇险,10死2失联1人救回。新闻的标题居然是“有2次机会不听劝!”我看到这个标题火大!这个事政府没有责任吗?不能一边当个全能家长型政府,一边又在出事的时候全部甩锅给个人啊!

当年郑州7.20大暴雨,气象部门连发5道红色预警,是谁装死不发停工通知、把人命不当一回事的!又是谁宣传人定胜天思想,不顾自然规律和科学,搞新冠封控和杀蚊子的!又是谁整天吹嘘中国最安全,政府会保护你们的。

一群被管头管脚、脑袋都拿到政府寄存的愚民,另一边又希望他们有脑子、对自然有敬畏、具备有荒野求生常识,这是上帝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极权之恶,就是这种无形的、但对人主体性、主观能动性和认知能力的摧残。

没有为这些人推卸主要责任在个人的意思,他们也已经付出生命的代价了。

m.sohu.com/a/926140054_1219483

@sabishizhiren 弑母的吴谢宇,就有一种分析说因为“完美”的优等生无处安放青春期欲望,产生了强烈的不洁与挫败(钢铁意志实效了),又无法从死去的父亲和严肃的母亲那里获得应有的疏导,大学期间可能又沾染了上了乱七八糟的东西,比如嫖娼,然后认知错乱了,否则顶尖做题家总有世俗的排解渠道,不至于走极端。

看到武大的掏裆耀祖,被爆出更多中学时代的猛料,从捡笔捡进女厕所,到公然猥亵男同学。

我忽然想到一个美剧中的桥段(忘了是哪部了):一个中学小男生,把丁丁插到一块馅饼里,正在奋力运动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他一脸惊恐,他爸一脸尴尬。但爸还是深吸一口气,告诉儿子“操馅饼这事儿当年你爹我也干过没啥大不了,老爸给你讲讲这方面的知识”BLABLA。

由此我想到,你国有相当一部分男性(即使是“好家庭”的男性),在青少年时代,得到的正规性教育,尤其是如何在文明框架下,妥善处理自己的性欲,相关知识非常匮乏。更糟的是,很多“好家庭”的“好男孩”,他们的父母,甚至根本不肯承认、不愿意面对,自己的未成年儿子有性欲。

所以,这些“好家庭”的“好男孩”,在需要处理性欲的时候,表现得往往就像没受过良好训练的动物,随时蹲在大马路中间拉屎,谁批评他两句,他还委屈:你们这些坏人!不知道憋屎有多难受!(是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国男,共情这位掏裆耀祖,就是这个原因。)

而这些“好男孩”背后的“好家庭”,也大多跟肖家类似:从没教过自家好大儿,怎么从动物变成人,乃至于,好大儿有性欲,这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儿,在“好家庭”眼中都是,孩子“学坏了”、“不单纯”;但是,当好大儿像动物一样当众现眼出丑,被人抓了包,“好家庭”却会拿出百倍千倍的战斗力,帮好大儿犟嘴撒泼,反咬一口!

我真的几把受不了现在的傻逼卫生巾来了十几年姨妈没有一次不侧漏的没有一次画了个新的设计图我认为我的设计是唯一真理设计建议明天开始采纳并枪毙违抗厂商

最近在油管听节目多次听到主播提白纸运动,如果以后有人研究这一时间段的事件,其实应该从大学生养纸狗开始。
最开始是被关了两三年的大学生自娱自乐,用纸折猫狗假装在养,宿舍走廊里放置着一排排的纸狗,学生还会用绳子牵着它们散步遛狗。还有在自由活动时间组团去操场爬行,爬行活动在网上和线下声势浩大,甚至有专门的活动群。于是在“放风”时间的操场上一群人在爬一群人在遛纸狗。
这当然会让领导不满和恐慌,立刻一刀切不允许爬行也不允许养纸狗,于是那个关于白纸的苏联笑话又被转发出来,传遍网络之后终于有人在线下举起白纸。
同一时间段在武汉和广州有市民反抗封控政策,广州城中村内市民和警察发生冲突,武汉市民上街拆毁封控设施。武汉的那个视频给我印象很深,他们没有喊口号,就只是在路上走,遇到路障就推翻,遇到隔离墙就拆掉,很多人聚在一起一直在往前走。

#Game Steam上有一款污蔑羞辱杨同学的游戏即将上架,搜Yang Jingyuan或杨景媛都能找到。
请大家帮忙点点举报(Steam游戏页面上的小旗子),原因大类写诽谤,具体原因可用双语简单写一下:未经允许使用他人姓名;攻击现实中性骚扰案件受害者。
(码是我打的,不希望这种羞辱性质的辣眼图片传播)
编辑:经象友提醒转到 @game 群组,抱歉打扰各位

其实这种短剧出口的报道,就像照镜子,作为普通观众或从业者,应该要看到在其他国家是怎样运作的,看到更多细节的比对,职场、居住、医疗,故事之外的演员待遇等等,而不是一句“全世界都逃不过霸道总裁”“中国短剧出海风靡全球”。

不管是所谓的“好女孩”还是“坏女孩”,不管是“踏实过日子”还是“捞女拜金”,找的老公,都好丑。

有些爹妈催女儿找老公还真不是找老公,是给他们找个儿子回家,光宗耀祖。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