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技巧 #抑郁自救
如果被困在一个令自己厌恶的环境中,却暂时没有条件离开,可以简单改变环境的布局。
可以尝试的有:
1. 挪动家具的位置,尤其是床。
房间布局不一样了,尤其是躺在床上看到的东西和以前不一样了,会有全新的感觉。
以前抑郁时看见对楼的窗夜里黑漆漆的,会觉得很寂寞,抑郁好了以后也一样,这种寂寞的感觉直到前几年还会有。后来我把床换了位置,平时就看不到对楼的窗了,看不到就不寂寞了。
如果房间很小,没有挪动的余地,或者没有力气挪床/没有钱请帮手,也不用灰心:试试睡觉时交换头和脚的位置,有奇效。(躺在床上刷到这条的朋友,可以现在就动身交换头和脚,感受下同一个房间,不同的视野。)
2. 增加墙面装饰。
我比较野,直接在自家墙面写字画画……但是在中国这么做有概率被父母打死,所以还是推荐用墙纸/海报/装饰画/小饰品之类的来装饰墙面。
如果是租的房子,可以用无痕挂钩,也可以用有氛围感的投影灯照在墙上。(网购关键词:氛围感投影灯,很便宜的。)
3. 增加地面装饰。
在房间铺一块地毯或者在房门口加一块小地垫,都可以增加温馨的氛围。
4. 把喜欢的饰物放在视线必经之处。
看到喜欢的东西心情也会变好。留一块风水宝地(最好是一进门就会看到的地方)用来放喜欢的东西,每天多看两眼,心里就舒服多了。
5. 爆改房间里讨厌的东西。
如果很确定自己讨厌什么,就爆改它吧。给自己一个预算,然后开始动手。
因为讨厌地板的颜色又没条件大动干戈换地板,我用地垫把地板全部盖住了。因为讨厌猪肝红的柜门,我用贴纸把它贴成别的颜色了。虽然大费周章,但是太值得了。
就算被困在令自己厌恶的环境中脱不了身,也能有很多方法让自己感觉稍微好一点。在行动的过程中,力量感掌控感会积累起来了。
#吐槽中国
在我眼里重视自己最多叫「自利」,甚至有时候可以叫作「自爱」,但他们却说那是「自私」。明明是被迫的「牺牲」,却被说成「奉献」精神。他们还把冷漠无情当作「理性」,把取闹任性当作「感性」。可是真正理性的人,怎么会无法理解感性的意义?
消解理中客:https://m.cmx.im/@xunhuan2046/109425246095253562
让词语回归原本的意思吧。中文难道就是不精准的吗?是谁在毁灭我们的母语?
#语言革命 从我做起,从今天开始好好说话,斟酌用词,夺回中文的主导权。
去年生日,翘楚的母亲给她写的信里说到:“因为翘楚性格中的善良、正直和纯粹,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使她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和磨难,让爸爸妈妈心疼不已。”
作为人大高材生,约克大学硕士,曾在清华大学担任研究助理,被认为“钱途无量”的 #李翘楚 却选择投入社会活动,为劳工争取权益,为女性争取平权,如今因为追求公义更是身陷囹圄。中国应立即释放李翘楚!
男性不发表性别议题就当是自己人 女权不发表耽美议题就当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