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讲,中国近代史就是一个不断强调“道路自信”(aka“不吃这一套”)并且不断被打耳光,只有在暂时放下这个执念的时候才会有一点好日子过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洋务运动和义和团的性质是一样的,就是想方设法从各个角度(上至变法图强下至发动民粹)“不吃这一套”。不穷尽一切可能誓不罢休,非折腾到国困民穷政权都快完蛋的地步才肯回头。而清政府倒霉就倒霉在,是先有的洋务运动再有的义和团。是“正确但不彻底”的路线走不通了,再开始“彻底但不正确”的发疯。假设顺序倒过来,义和团先把民粹的可怕演给大家看,有了上上下下的改革共识再来推进洋务运动,也许情况就会好很多(就像文革和改革的关系)。当然也许更糟,因为假如1910年代的清政府具有一定的实力,很可能一战的时候脑子一热就加入德奥阵营了……
@normanzxy 说实话多那一千年两千年究竟有多大好处值得费这么大劲去证明,我感觉就跟南京大屠杀必须是30万受难者一个道理,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中共官方认可的标准答案必须是唯一正确的真理
关于教师节,突然想到一起事:很多50年代出生文革的亲历者都会提到,他们对文革第一次有真实体感,就是上初中的时候突然发现,学校里面已经不教书了,学生的主要“课业”就是批斗老师。我的意思是,之前有那么那么多的信号:高层斗争的传闻、意识形态的新提法、亲见或者听闻的饿死人的事情……所有这一切,都不如“学校已经不教书了”来得直接,来得震撼。因为这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已经彻底不讲道理了。这比崩溃都可怕,这是整个民族的脑死亡。现在翻回头想,为什么他们一定要做到这一步呢?老师又不是什么硬骨头难收买的群体,给点饭吃,让他们说你想让他们说的话,不是很好吗?原因很可能是,当你彻底不讲道理的时候,你会害怕一切讲道理的人。而“面对面讲课”这件事,因为是活人之间的交流,而且至少名义上是在传道授业,所以不管你怎么严格管控,难免会有理性的光从孔隙里漏进来。怕到极致,就是会容不下老师这个职业本身的。秦制“以吏为师”(从而彻底否定老师这个职业)的传统,也算是一以贯之。
@normanzxy 官方时髦且权威的定性,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其涵义无人明析,但其要义是格外清晰的——就是没看齐官方。
关于“纪委解不开手机所以就规定公职人员不准用苹果”这件事,有人以“香港警察曾经解锁过黄之锋的苹果手机”为证据,说这件事不太可能是真的。这事我查证了一下,大概是这样:黄的手机没有及时升级,所以被香港警察用以色列和瑞典的软件破解了。不过即使即时升级了,也不是没有破解的可能,只是要更麻烦一些。了解了这些基本事情之后你会发现一个很让人唏嘘的点,就是香港虽然已经被锤爆了,但是香港警察办事还是比较专业和认真的,人家就知道用国际上最先进的解密软件,而纪委就只知道用国产软件。而且这种落后还不只是个意识问题,更是个系统性的问题:进口的东西不好打报告不好走账啊。不过更重要的是,这符合官府的行事逻辑——理论上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锁手机又怎样?我为什么要这么麻烦?我直接规定不准用苹果手机,用了就是对党不忠诚不老实不就行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你以“他们可以通过更为专业和复杂的技术手段达成目的”为理由,拒绝相信“他们会采取更加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就太外宾了。
乐子人发言:现在这个时局,有种难得的笃定与轻松。因为操蛋归操蛋,叫嚣归叫嚣,事情总是在往它该往的发向发展。你应该还记得,去年俄国进攻受挫时,脸上挂不住的小粉红们,就经常拿“还以为打到莫斯科了呢”来挽尊。意思是咱俄爹虽然鼻青脸肿,但毕竟是在揍人而不是挨揍。结果话音未落,莫斯科号旗舰就被击沉了。现在更是听不到这句话了,因为真就打到莫斯科了啊。你想这是多大的乐子:2月俄爹动手,3月就得用“还以为打到莫斯科了呢”来挽尊,4月就真打到莫斯科号了,现在更是日常轰炸莫斯科本科。上帝的剧本充满曲折,应许的东西总是千回百转才能成真。连摩西都没亲眼见到迦南美地,咱啥也没干,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净见证历史了。必然性的齿轮争分夺秒地转动就跟不要钱似的演给你看,这是多大的造化?
男性不发表性别议题就当是自己人 女权不发表耽美议题就当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