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网友投稿
四川某大学的助学金申请书明确要求不能写因疫情导致的家庭返贫。

很多父母的逻辑其实都不堪一击,不值得花心思反驳,用他们自己的逻辑反驳就可以了;他们说你自私你就说“你不自私你为什么不能依着我ABCDEFG”;他们说爱你你就说“你爱我为什么你不能HIJKLMN”……

这一经验来自我一个表妹,她初中时就会问她父母“你们不是说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吗?那为什么不能为了我OPQRST”

和没有逻辑的人斗争时,胜利属于不讲理的人。

@xihuhanbi
感觉是,宣传是现实越缺什么,越会炫耀什么。
比如残害学生的军人和黑警,电影就会去宣传伟光正的“人民子弟兵”和“为人民服务”的警察。
去年他们根本没撤侨大家也看到了,然后国庆档,《万里归途》——英勇撤侨,还有《平凡英雄》——救新疆小男孩。
宣传就是加强堵嘴效果罢了。现实是怎样的无关紧要。

习包现在有多夸张呢,今天粉红学妹的同学A来看她,A是机关公务员,A抱怨说习包在搞一个什么主题教育活动,她的机关要求他们每个人桌子上都必须有党章和习包的一本什么书,还会有上一级机关派来的人检查,如果桌子上没有会被批评。必须回答的出这个主题教育的名字,和一些基本信息,不然也不行。
我:0.0赶上毛主席语录了。
粉红学妹:这么吓人,不会要文化大革命吧,这也太恐怖了。
我内心:还是你们粉红敢说话,我这么想也没说出来。

关于以色列人也不是东西,非常正确,而且是说到点子上了。无论是旧约圣经里那个不近人情的上帝,还是当代极端保守主义者的恶行,以色列并不天然优于任何其他民族。甚至直接说吧,在喊打喊杀这方面跟哈马斯的基本盘也差不多。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以色列人做对了什么?他们和哈马斯的区别是什么?巴以冲突和部落仇杀有什么不同?如果你一定要说,根本区别是以色列抱紧了西方大腿,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抱得住?而且一直抱得这么牢?如果你一定要说是因为犹太人在西方根基深厚,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犹太人会在西方有如此之大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如果你一定要说是因为有过反犹历史的西方有愧疚感,那么问题其实又回到了原点——西方人最开始反犹是因为什么?不就是因为嫉恨犹太人的影响力吗?所以again,这个影响力是什么来的?希特勒恨犹太人,最能得到公众认可的理由是他们通过金融手段欺负可怜的日耳曼。问题是犹太人又没枪又没炮,是怎么控制金融的呢?因为金融的本质就不是枪不是炮,而是规则和信用呗。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人当年反犹,和哈马斯现在的思路是一样的——诶我他妈的怎么在规则之内就斗不过你呢,然后就翻脸了,然后就掀桌了,然后就无视一切的规则想怎么搞怎么搞了。力量强的时候就是集中营,力量弱的时候就是袭击平民,反正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要我遵守规则是不可能的。王小波说,知识分子最怕生活在不讲道理的时代。我觉得这话可以扩展一下,无论是不是知识分子,所有人都最怕生活在一个没有规则的时代。“没有规则”本质上就是不讲道理,但它最可怕的地方是,没有规则意识的人,往往会讲出一大套似乎更深刻的道理。我看现在很多平日以理性自居的人,在分析恐怖袭击“背后的合理性”,真觉得这些人都是在自掘坟墓。

我只要看到“抑郁症”被说成“玉玉症”,“PUA”被说成“CPU”“PPT”,“吉祥物玩偶的扮演者”被说成“内胆”,就觉得周围语言环境已经不干净、不适合我生存了,好想立刻挥动纤毛前往另一片干净的水域,但世上哪有干净的水域

都是贩卖身体的,你把娼妓看成代孕就对了。
国内对代孕行业的战斗是抨击甲方,骂产业链,积极举报,撕小广告,做好科普工作,反击一切美化代孕的叙事,尤其是对那些向年轻女性传播的错误知识。
这不就对了吗!也没人向孕母喊打喊杀啊?

还记得肖战的CP粉因为把肖战写成了个娼妓就被唯粉举报导致AO3被墙了的事吗?当时好多人用茶花女羊脂球为那个作者站台,说娼妓无罪。这个事都才过去三年Lisa就被网暴了,而且她都还没卖身。如果跳脱衣舞的换个男的,哪怕事臭名昭著的肖战,即使漏点也不会被骂(还会被大肆追捧)。
我一直想不通墙内在憎恨Lisa什么?你要说娼妓羞耻呢人家没有露点啊?你要说贩卖性感物化同性呢,男版脱衣舞的魔力麦克秀不是大受好评吗?你要说为色情行业站台呢,别逗了,AV女优入驻微博的时候可是风光无限啊大受追捧啊,哪怕保守如民族主义也要说一声“苍老师是世界的”。你要说大众对脱衣舞行业不了解呢,蒂塔万提斯和Cardi B很早就火了,而且就有很多人是用Cardi B抨击的Lisa,我都没搞懂都是挑过脱衣舞的Cardi B比Lisa高尚在哪?是她说自己是“被生活所迫”吗?还是她后来“从良”了?
而且恨跳脱衣舞的女人就算了,确实大部分人没跳过就强行踩着这个制高点,但是连看脱衣舞的女人也恨算怎么回事?好像骂杨颖的从来纯洁无暇的没看过色情作品。如果那天跳脱衣舞的是肖战看脱衣舞的是黄晓明哪会有这么多事,恐怕热搜都要替换成肖黄CP。

摸鱼看21年博物杂志的行道树。行道树的选拔标准是抗逆性强并且“不惹事”,像极了吃苦耐劳的伟大中国人民: 要速生,给口吃的就能活,正常树的根系展开和树冠的铅垂投影一样大,但是行道树的根只能在80x100的坑里窝着,还不能把地供起来(很多行道树表示这就做不到了),还不能结果子砸人飞毛絮呛人←要速生,好培育,但不可以随心所欲的产生后代。它们还会被擤鼻涕的大爷往树干上抹鼻涕。
这个知识告诉我们: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就会一直吃苦耐劳,永远过着量身定做的吃苦耐劳的生活。

我每次在小红书看到有人分享“不花钱的快乐”系列,比如去一些免费的地方玩之类的,我都觉得我不会快乐。我花钱才会收获快乐。并且我很多时候花钱,就是为了减少和人接触。比如买一等座,买商务舱,自己开车或打车。我时常郁闷在想,我上辈子犯了什么十恶不赦大罪吗?让我当人口这么多的国家的人。我应该是芬兰人,是挪威人,是冰岛人。天寒地冻我不怕,几个月见不到阳光我也不怕。我只要清静,人少。

个人视角回顾:为什么2013年开始看不动网文也嗑不动cp了 

我05年开始成为网络文靴爱好者。那会儿看武侠和奇幻是在榕树下、红袖添香、潇湘书院甚至百度贴吧。看耽美同人则是在乐趣论坛和晋江。我只看女作者的作品——众所周知女性创作哪怕标着BL,本质上都是girls’ love,手动狗头。对这个时期的网文写作,我的回忆是:作者的写作动机是用爱发电;作品规模小,中短篇多;写作群体是比较去中心化的。虽然也有大大们,但是小透明也有机会被看到;此外,文本质量本身是可圈可点的。很多作品在人物塑造上保留了丰富和复杂性,价值观上道德教化的色彩比现在淡很多,一些网文作者对语言明显很有追求。

2010年开始,个人感觉女频创作(原耽)质量开始断崖式下跌,到了2013年是个很明显的节点。首先,2010年左右,盛大几乎收购了所有知名网文平台。付费模式这时候已经成熟了。“加V按章节付费”的模式下,平台优先推又臭又长好几百万字的长篇。用爱发电的小透明作者的小型灵性作品很难再出头。其次,我印象中以扫黄、打击盗版和非法出版物为名义的审查也是这时候开始搞起来的。2013年阅文集团的成立则非常直接地开始网文IP化变现。这些产业、政治风向和社会文化的变迁,对文本质量的影响昭然若揭。网文更加高度类型化,人物塑造开始完全根据“温柔年下攻/病娇冰山受”类似的标签来,损失了复杂性和实验性。我更受不了的是价值观愈发保守,古风耽美充斥着儒家的父权、娘道和家国天下情怀。由于写长篇更有利可图,网文更多变成了建构一个宏大的想象的宇宙,而不再关注人物内心世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很多时候,“看”网文通过听有声书了解一下情节和世界观就够了,没有任何细读的价值。因此,对我个人来说,2013年后,耽美网文无论是智力刺激,审美体验还是情感价值,一个都沾不上了。

当然,我的观察仅针对大平台上的原创耽美,不够全面和准确。毕竟我多年不看同人,不用AO3,Tumblr或者Lofter. 我相信这些平台肯定有非常多的小众佳作。此外,豆瓣读书的作品水平也明显高出其他平台一大截。

#抑郁自救
1. 当你内心有很多事情想做但是没力气,可以【只思考下一步】而不做所谓的“长远打算”。

状态差时思考未来,只会让未来看起来遥不可及,并且一路荆棘。

以自己为例:我在国内走两公里就觉得累,一直在想出国以后如果没有力气爬山徒步那该多伤心。结果到了空气好的地方走一万步都没感觉。昨天刚爬山走了1.2万步,回家还能再做一堆家务。

要是可以穿越回去,我一定会告诉伤心的自己:状态差就别想未来了!减少内耗,专注当下就好。

2. 【从环境身上找原因】,而非从自己身上。

人就是其所在环境的反映。很多事都不是你的错,而是环境的错。出生的环境无法选择,后天的环境有一定选择余地的。比如我们无法选择亲人,但可以选择朋友。

体力差的朋友可以不用责怪自己了,真的。也有象友和我说感觉在国内体力明显不行,以为是自己胖了,结果回学校(国外)以后又变得精力旺盛起来。

想跑路但暂时跑不掉的朋友可以选择抽空去山里疗养一阵子,整个人会舒服很多。实在不行低欲望隐居在山里也好,有些寺庙和道观就在山里并且也愿意接收信徒,可以作为备选方案。

3. 【永远不要以现在的糟糕状态预判未来。】

和1是同一个道理,感觉糟糕的时候就不要想未来了,想点让自己觉得不那么糟糕的事情才好。

4. 请相信【离开了糟糕的环境一切都会变好】,甚至会好到难以置信。

很多时候人只是被环境限制住了,这并不代表你是一个废物。身处于糟糕环境的人想要离开,但离开很难。需要等待和忍耐,需要积攒金钱和精力,过程不可避免会带来痛苦。但请相信这一切是值得的。

很震撼的一件事是:
我在国内被雾霾快创死的时候,一想象未来的目标就觉得无比疲惫,我无法想象自己拥有顺利的未来,无法想象未来的多种可能性。“离开中国”就已经让我精疲力竭,后续的手续办理和签证申请我之前都无法想象。

落在自由之地一个月后的我:
让我看看哪个国家承认双重国籍,哦这两个国家我都好喜欢,有机会我就搞两本护照!感觉人生充满了无限可能。

5. 如果你羡慕嫉妒乐观开朗的人,要【看到环境对ta的影响】。

没有人生来就积极向上,也没有人生来就苦大仇深。环境对人的影响太大了,但人很少注意到这点。请努力注意一下。

要是我也能这样像ta一样就好了
→我会努力寻找让自己舒展的环境

前者实际上否定了人的天性,想让自己在环境差时保持状态佳,这是不可能的。后者才是我们可以做的事。

因为在加拿大申请休了一年的产假+育儿假(是的你没看错),然后我这个职位立刻空出来好几个机会,学校就请了另外几个本来没工作的人来代课。

所以你看到问题没有,我的工作量是重新分配到了市场上的,给别的求职人的。我休假期间的工资来自我的工作单位和我们平时每个人都要交的育儿保险金。这些工作量没有莫名其妙堆积到其他同事的头上,而是为当地创造了一些就业机会。

所以每次看到强国的女性bb因为要休产假不来上班的女性,觉得是她们厚颜无耻导致其他人要替他们加班工作,就在想为什么你没有一条可以保护你不多加班的规则呢?为什么单位不能立刻再请一个人负担这些工作呢? :8111:

其实我也不是骂这些人没有大局观不会看到问题的本质。事实上可能他们也知道,但她们知道某些现实是不能改变的,而某些弱者是可以压榨,或者至少言语上踹一脚出气的。

只是这样思维内化久了,就把牢笼带进心里去了。

新疆集中营抓人最凶狠的阶段,在乌鲁木齐,某报社的员工A(哈萨克族)去自己姐夫B家做客,姐夫(也是哈萨克族)给他做了炖肉,在装肉的盘子下面垫了张报纸。
A注意到那张报纸上有习近平的大头照,便悄悄用手机拍下,随后举报给官方,说B侮辱最高领导人。
B随后被送去再教育中心进行思想政治学习。
以上是我从该报社的前员工处听来的非虚构故事。

艾未未真是惊到我了。大致理解了一下,他的意思应该是说,德国是因为迫害犹太人的黑历史,才会对在巴以冲突中偏袒以色列。作为一个资深反贼,他脑子里残存的最后这点老中性,还真是挺值得分析的。这个说法典在哪呢?典在不是从规则,而是从恩怨出发理解问题。最高级的说法,就是外交部喜欢说的“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这个说法比战狼那套高明多了,很少有人能意识到里面有陷阱——什么叫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每个人各有一套是非曲直怎么办?巴以冲突的是非曲直你是打算从撒拉和夏甲开始说吗?有点生活常识的人都能意识到,一个人面对复杂的问题,不从普适性的规则出发来决定自己的态度,那就明显是在准备搅浑水了。(比如“虽然屠杀平民肯定是不对的但是……”)美国人讲“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其实就是看透了这一点。因为如果不基于规则,任何罪恶都可以解释成正义。我最感慨的是,那个尸横遍地的音乐节,大多数的死者应该都是西方各国的所谓白左,也就是艾未未最忠心的支持者。他们如果知道,艺术也救不了老中人,不知还能不能继续chill下去。

半夜醒了,有一句话想骂很久了:我对男性的极度厌恶,就是从我小学和初中的班主任不停地让我和班上调皮、成绩差、个人卫生很差的男的坐同桌开始的。他们不停地侵犯我的边界,扰乱我的个人空间,而我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揍过去,但男的皮糙肉厚,从来不长教训,即使我揍哭过他们。

老师把她应该做到的,管理班级和学生的责任推到了班上一些“懂事”女生身上,让她们为此受累,被迫和干扰自己的人共处一大段时间。这是一种隐性的、与性别相关的虐待,还往往以很好听的名义出现。我从来没有见到班级里那些稀有的成绩好的小男生被分配到一个不省心的同桌。

呵呵,男学者评论起慈禧倒是津津乐道了,什么半文盲、权力欲太重,不管儿子的承嗣、对洋务一窍不通。权力欲不重哪能拿到权柄啊!至于不在乎儿子,谋杀侄子又算啥啊,手足相残杀儿子,不是皇家标配么,她也没动过亲儿子啊,算人性尚存了。你也说了人是半文盲,那面对晚清千年未有大变局,当懂王才不正常吧,就算她老公没死也不会做的比她好吧!

从个人角度,我觉得慈禧做的很好了,能把一个破船撑到死后才崩,这已经是天赋、能力、运气缺一不可了。从国家角度,那也是她个人能力有局限,她那位置三皇五帝到她,都挨着拉出来试,能干好的也没几个。她就因为是女人多挨了成倍的骂,她可比不少男人强多了!

从这次的父亲把女童遗忘在沙滩上并致使女童失踪的事情来看,很明显能看到的是,那一群“挑拨男女对立”的人没有出现。那群每次不管是什么事,只要参与者是妈妈的人,都会大肆传播妈妈的隐私和资料,网暴妈妈的人,在这里事件中并没有出现。而这整个事情的社会讨论中,这个爸爸的资料并没有被传播,社会氛围是愤怒,而不是戾气。
我比任何时候都痛恨在男教师开车撞死孩子之后网暴受害者妈妈的人。
这一次次双标的结果,都是在说,你以为不谈性别就不会制造对立。但恰恰就是有这么一群庞大的能拿到公民资源并大肆传播网暴的男人,他们就基于他们的性别去网暴虐待另一个性别的人。但他们的行为却不会被称为“制造男女对立”,甚至因为他们集群,所以他们不会付出任何代价。

七八年前,有个在成都的姑娘,家里给她安排好线路,要她回四川一个偏远的小县城去考公务员,她咨询过我的意见。因为她是我的读者,我之前对她已经有所了解,所以直言不讳的说,公务员是个“夺志”的饭碗,就是不需要也不能够有任何的想法或者志向,适合本身没有什么技能和能力,就喜欢搞人际关系的。你是个文艺青年,有很多的想法和创意,和冰冷的体制格格不入,呆在成都也许普普通通,但更适合你。

她后来还是遵从家里的意愿回去了,也确实考上了。在那个偏远的小县城呆到了现在。偶尔跟我联系,也会说起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的普遍现象,更多的,还是身不由己如坠深渊的无力。尤其是一个不擅心机的姑娘,在体制内如羊侍虎。

她以前还能天南地北的穷游,现在困在原地,动弹不得,更不要说申请护照之类的。却远不如在成都那时候开心。

很多人以为进入体制安安稳稳,可以放心在乱世中躺平。那都是天真的幻想。安稳的口粮下,要付出无数自我作践、追悔莫及的代价。最要命的是,体制就是一个黑洞,一般人一旦进入,不仅消磨志向,更是泯灭能力,就如同温水煮青蛙,再也没有离开的勇气。

每个人都只能活一次,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哪怕不成功,也远比活成自己厌恶的样子,要好很多。

您好,我们是时间管理局,根据您之前反应的8天假期时间流速过快问题我们已经收到了反馈,经核查确有此事,为了表示歉意,我局特意放慢了接下来7天的时间流速,祝您生活愉快。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