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郁是有生产性的。首先是物质性的生产性:如果你2020年初就看透了这个社会在应对危机时有多糟糕(以前看不清我不怪你,2020年还没看清就真没救了),下定决心出掉非自住房产,尽可能把人民币资产转为美元资产,现在至少翻倍(BTW这不是投资建议因为后期还可能会跌,但是从“应对危机”这一点来讲,你的安全感会和完全不一样,更不用说跟2021年还在买房和投资的人相比了)。其次是精神的生产性:大爹虽然连奶头乐都不让你有,但是大爹的焦头烂额连滚带爬左右支绌色厉内荏持续烂尾频繁被打脸打肿脸充胖子,本身就是反贼源源不绝的奶头乐,比综艺和短视频好玩多了也高级多了。在真诚的小粉红痛心疾首或者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你一边享受着美股的强势上涨一边乐不可支地看着层出不穷的新段子,中美两大强国分别伺候着你的精神和肉体,这福分还小吗这福分?
刚才太太说「《芭比》这样的优秀女权片全网宣传已经非常多了但国内只有2亿多票房,给张桂梅电影投资其回报率肉眼可见不会太高」~
这倒是提醒了我~冢椁网络上热议的女权话题,大比例只是虚假繁荣~
看看冢椁人口结构,一线准一线大城市就那么几个,关心女权议题者多数集中在这些城市。网络上,她们在女权议题上声量比较大,于是会显得很有影响力而已,可这只是一种幻觉。毕竟冢椁多得是徐州这种地方还在囚禁妇女、沙东妇女不能上桌吃饭、追男宝、性别比愈发失衡……
另外,椁男比女性多出至少三千万,这还是少说了,我看过一个分析认为椁男多出7000万+。
没准女权议题只是虚假繁荣。因为《芭比》票房的确很说明问题~再看看冢椁爆了票房的椁产片,其实能看到基本盘的取向,主打几点:民族主义、父权+男权……
女性题材、女权电影很难上桌。
网络上女权主义声量大,只是虚假繁荣。现实恐怕依旧惨淡,甚至更坏~
说实在的,拥有像普通男人那样的自信,其实就是对我们自己更好一点。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在任何领域都不算拔尖的男人取得了成功,那么,或许我们也是时候放下对完美的执念,轻装上阵了。那些将孩子完全交给伴侣照看,自己去出差的男性,可曾因为内疚而彻夜难眠?那些与女同事发生冲突的男性可曾花两周纠结过自己的态度是否过激?我并不是说女性应该将对自身的要求降到大多数男人那样低的位置。我只是想告诉大家,不要再为自己无法成为“圣母”或是“神奇女侠”而自责了,我们应该允许自己像个正常人类一样,拥有瑕疵和缺陷。社会对男人的要求过低,对女人的要求却高得离谱。让我们保留人的基本权利,允许自己丑陋、脏乱、粗鲁、刻薄、易怒、邋遢、疲惫、自私、虚弱吧。
这部纪录片上天入地抽丝剥茧的调查能力太强了。剧情也很好看——既有宏大的即修即弃基建,宛若人类毁灭后的文明残骸,也有微观的血肉之躯与警察封锁线的冲撞。既有美国研究机构从卫星看到的大地夜晚的灯光,也有边境上偷渡的中国人,以及贵州的农妇在不会有车行驶的六车道高架公路上晒辣椒。
而我不需要这样的纪录片来告诉我,地方政府债务危如累卵,中国经济已崩盘。我身处其中。我看着饭堂的馒头变贵,变小,变馊。看着身边的人失业,破产,银行里的积蓄爆雷,然后自杀。我就是这废墟的一部分,正在以骨折的价格典卖首饰。
而我还看到这纪录片没有说的——有的人从未交过一分钱社保,退休后每月仅是医疗报销额度就有2万元,他的子女在海外过着极度奢华的生活。
@tenny_lu @ryokokoro
我不完全地罗列一下吧——民兵、供销社、房产双轨制、枫桥经验、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个人网络平台前台实名制、国家总体安全观、行政处罚权下放基层……
它倒车到文革,是有细致规划的。😑
看了一个知乎上的回答。意思是说经济面不一定要彻底崩盘,只要整个社会的经济流动性产出价值低到接不住社保和医保的锅,安排不了就业,无法实现维持社会运转收支平衡必须的产出,再加上必须要给体制内的上供,三代家庭储蓄消耗殆尽,普通人就想躺也躺不平了。
生育断崖15年以后(2033年以后),13亿中国人里5亿老人、1亿吃财政饭的体制内、2亿未成年,剩下5亿劳动力里2亿失业半失业,剩下3亿人里2亿多中低收入,也就5000万人收入能达到缴纳个税的水平(月入5000)。这种社会阶层资源财富分布全面两极化的局面下,政府预算大头如果还放在国防、维稳、体制内福利、基建,医保社保民生消费领域就会变成11亿人抢一锅粥的局面……
现在的趋势不变,都不用多10年以后,基本就是躺不平的社会了——每天睁眼就是找食吃,以这个礼拜不饿死为目标生存的人将大有人在。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当一个复杂经济体外贸基本归零,内循环生活消费退化成生存消费,各行各业的产业链逐渐合并收缩到围绕少数几个平台展开,生育率超低,失业率超高,党政军特权阶级规模超大辅以高压维稳的时候,从逻辑上讲很难出现其他必然性。
其实这么一想也能理解他为什么那么看不惯娱乐圈了,虽然我也压根瞧不上国内这帮演员歌星,但人家明星出门被粉丝围追堵截起码是真的追捧,这种真实的受欢迎对于一个明明掌握着亿万人之上至高权力却只能花钱买假欢迎、大小事怕被暗杀怕被报复只能设立各种过度保护措施和搞内部大清洗来换得安全感的自负鬼来说一定是非常憋屈的,那种扭曲的恨意可以想象
@ryokokoro 现在银行承兑汇票违约,已经意味着金融系统危机正在开始(by 王剑 et. al)。大方向是(随机)定向爆破一部分韭菜和企业的资产,由他们直接吃掉银行的损失,包括且不限于(正在使用的):以电炸名义冻结/没收一堆储户的存款;大额存款被银行临时工挪用,而且法院判决银行不予赔偿;对一部分行业抽贷和强制没收财产;挪用各种受监管资金……
反正由屁民随机性地代替银行应劫。
中国人说(西方)世界是草台班子,还有一层吊诡,那就是现代政治文明最重要的共识,恰恰就是要让你能够看出“政府就是个草台班子”,也就是政治要透明化,要祛魅,没有什么天降伟人和一盘大棋,所有事情都是吵吵嚷嚷明枪暗箭商量着办,官僚系统在办事过程中的不堪想瞒也瞒不住,这样一个政治生态才是良性的。而恰恰是在“能被你看出是草台班子”这一点上,现代文明的政治运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草台班子”。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中国博主,完全可以一期又一期地分析“西方世界是个草台班子”,一手资料应有尽有。可是你如果突发奇想,想研究一下本国政府是不是草台班子,那可就难了。都只不是够不够胆的问题,而是你只看到政策出台,却看不到决策的过程。对了不知道是怎么对的,错了也不知道是怎么错的。甚至可以说,你连对错都没资格说。因为暂时的“错”,也可能是因为人家高瞻远瞩有战略定力呢?暂时的“对”,也可能是人家伏低做小卧薪尝胆呢?所以,几乎所有把中国的政治内幕讲得比较细的人,都会得到“听床师”的称号(顺便说一句我觉得这个词开始有点滥用了,宫闱政治本来就是这样,在各种可能的解释里,很可能具有“听床”意味的那个版本才是对的)——就算是真的又怎样呢?反正你也无法证明对吧?再加上不遗余力的外部包装,所以实质上越是草台班子的政体,外在表现上就越不像草台班子。你一个聪明人,分析起国际政治来头头是道,连这一点都看不出来,有意渲染“(西方)世界是个草台班子”,这就叫精致的愚蠢。
这对小夫妻身上发生的事情,就是过去十年的缩影:2013年在图书馆相识(反普世价值元年),2017年专升本毕业后男的在工地干了三年(大基建尾声)攒了点钱,2021年全砸在烂尾楼里了。现在两人每月总共挣九千多,还贷就要六千三,再加一千五的房租。两个年轻人,身体健康头脑灵活感情和睦努力上进没病没灾不作不闹……眼睛里的光还是在一点点消失。而且你代入他们的角度想一想,每一步都没有任何问题,换你你也这么走。这就是普通人在这个时代的命吧。
男性不发表性别议题就当是自己人 女权不发表耽美议题就当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