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输出观点的反贼(如某方脸,再如知乎 B 站的网哲网左 KOL)的影响力其实有限,信的人本就信,不信的人还是不信,有几个人是能纯靠别人观点输出就从粉红变反贼的?骗哥们可以别把自己也骗了。真能这么觉醒的人早就意识到不对劲了,只差这么临门一脚而已。而那些上 B 站“觉醒”的网左,不管被灌输了什么先进理论,最后都会用来论证“中或最赢”。

相反,李师干的事不是输出观点,而是当群众信箱传播现实,尤其是把底层的真实状态给曝光出来,打破当局治理墙内互联网所设置的官方叙事回音壁,这才是最大的影响力。在正常国家,报道社会本是媒体的职责,但在一个媒体已死的地方,一个个人担起来了这个职责,令人感叹。

@old_Liu 另外你该不会以为贾玲这部电影代表了什么反叛价值吧,这种电影本身恰恰才是中国特色的新时代样板戏,西方当代的影视作品如果拍一个胖女孩想要反抗审美霸权往往不会拍减肥,因为这是非常恶劣和反审美多元的价值引导,他们往往会拍在肥胖身材的基础上挖掘魅力亮点,这才是真正有力量和对构建弱者的社会话语权有意义的创作,我记得前段时间有一个拍女孩减肥整容逆袭的美剧还是英剧就引起了西方社会的大量抵制和批评,因为人家主张审美多元的社会已经形成了基础共识,大家会认识到这样的作品是有问题的,而中国社会的公共价值认知还停留在上一个版本中

关于“不受监督的权力到底愿意拿出多少比例的钱给真正干活的人”,我一直以来的估算都是5-10%之间。你看贵州六盘水这个事情,企业方面说政府欠债2.2亿,闹到要撕脸的程度政府也只肯拿1200万出来,正好就是5.5%;就算真的只有9千万欠款(这是极不可能的因为这是向上汇报的数字),也不过是13.3%而已。进一步说,就算企业拿10%吧,工人又能拿多少?靠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这个漏斗几乎是实心的,根本漏不下去几滴水。

紧急通知
目前公安部正在我的160万追随者列表和评论区逐个排查关注我的人,一经确认身份就会通知地方警察打电话叫人喝茶,因此请所有身在国内的朋友阅读下列注意事项:
1.普通人:我建议所有感到害怕的人直接取关我,收藏我的一条推文或者以后搜索我的名字查阅当天新闻。
2.博主:身处国内,但是需要使用和国内社媒同样名称在推特上活动的博主们请立即取关我,因为你们更容易被定位。
3.所有人:检查自己的名字和ID,尤其是ID(你名字后面的那一串字母)不要用自己的真实姓名拼音以及QQ号微信号等
账号,头像,内容与国内的社媒账号做切割,不要有相同的内容。
不要在新闻下方透露自己是当地人。
不要在同城黄推下面暴露自己是当地人。
不要在黄推下面留自己的微信号
4.如果只看不说话,建议把账号设置成私密。
5.被电话通知喝茶不用紧张,警察只会要求你取消对我的关注,以及你的评论和推文内容。但是会提问题诈你,让你自己透露自己的更多其他行为。如果没有看到警方提供的纸面证据,只是口头询问的话,不要主动透露自己的其他软件内容信息。
目前他们的侦测手段非常粗糙,只能通过上述社会工程学的方式对每个账号逐个确认,因此不用过于担心,你完全有时间做上面的准备。
6.如果你热衷于在外网冲浪,并且经常发表言论,建议避免使用近年生产的国产手机,尤其避免使用华为的产品,不限于手机,还包括路由器(被喝茶的人强调)等。
7.更多更复杂的安全上网技巧,在推特和网上都有很多教程,视个人需求和技术水平去进行,量力而行,不要焦虑。
最后,至暗时刻,愿你我进退也共鸣。

这真是一个中式卡夫卡剧情:政府不给企业结钱的理由是“项目未审计”,然而(律师查证发现)未审计的原因,是政府以这些项目的名义借到的钱已经花在别处了,当然通不过审计。也就是说,政府一开始就是在骗钱,但是你如果找它要,它有一个非常官方的理由(未审计)来拒绝你,可是为什么这个理由是成立的呢?因为它一开始就是在骗人啊!而如果你不按流程走(aka耐心等永远不可能通过的审计),那可不就是“寻衅滋事”了吗?进一步说,这就是典型的“把本该由政府扛的鼎转移到居民部门”——政府没钱了就去借呗,不介,非要编个理由搞项目把钱借出来,结果是连累了真为这些项目垫资的民企。只因为多了中间这道手续,最有活力的民资灰飞烟灭,毫无用处的烂尾工程拆都没钱拆,真还不如政府债务货币化(aka无锚印钞)呢。

twitter.com/gaoyu200812/status

才旺羅布自焚兩年了。他的父親被逼自殺。他的歌在國內平台全部被下架⋯⋯他的痕跡消失得一乾二淨。人們不被允許悼念,甚至不被允許銘記。

显示全部对话

2月23日,一则“985研究生退学回家躺平”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

两年前的今天,俄罗斯以“特别军事行动”的名义,对乌克兰发动全面入侵。这场战争导致了数以十万计的伤亡,而双方至今仍在乌克兰东部地区进行拉锯战。

以下是过去两年,这场战争带来的改变。

2月21日,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杨朝表示,浦东新区将实施“全球引才小伙伴计划”,支持外籍人才担任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法人。
对此网友们回复道“官二代要回来为人民服务了”“海外红孩儿”“亲孙子孙女们要回来继承家业了”

@sabishizhiren 是的,以及曾经的贾玲除了在体重上和这些人有共同的处境之外其实并没有太多真正的共同点,她是个财务自由的公众人物,能给她的情绪进行兜底的事实在太多了,但她却在利用这些真正身处困境的人的身份去营销所谓「变强」「赢一次」这样的概念,演绎一个逻辑迷惑性极强的爽片,其实我觉得她如果纯粹以自己的现实身份拍一部明星减肥纪录片都远远好过拍一部电影,当然这样她也就没法贩卖热血和收获这么多所谓「共鸣」了,因为纪录片会真实的展现整个团队是如何共同作用促成她想要的结果,只能说她确实懂网络热点的传播诀窍,而中国大环境的社达底色更是求仁得仁,仔细观察这几年在中国火起来被推崇的所谓女性icon,几乎都是这类,谷爱玲也是类似的,多多少少都是带着一些社达慕强精英主义色彩的时代内核,这对于改善弱者的处境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只是在引发小红书女孩的新一轮话题狂欢和自我装点罢了

重磅消息,紧急关注。据《自由亚洲电台》藏语部报道: 2月22日,中共当局强行逮捕了多名拒绝搬迁,反对建设岗托水电站的旺布顶寺和银南寺的僧人,还有百余民众也遭到逮捕,在强行逮捕过程中多名藏人受伤住院,目前该地区网络已全面封锁,警察还强行没收了藏民的手机。事态已进一步恶化。求关注! 😭😭😭

@shqm2 @normanzxy 什么狗屁都要中国特色,就好像中国人和其它地球人不是一个品种。实质是权贵们打着中国特色的幌子设计出各种方便自己捞好处的特色制度。捞好处这种事情,没有中国特色好像还真没有这么方便。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信息洼地的现象。贵州山火,从2月10日开始烧(很多人以为是2月18日,其实不是,烧了半个月了),但信息一致被压制,到2月21日,终于压不住了。于是很多网民惊奇的发现,大火在一两天内突然烧了半个贵州省。在他们心目中,这就变成了一场离奇的大火。又加上贵州的处理手段是抓“纵火人”(其实正常山火90%是人类疏忽造成的,这个疏忽不是说故意放火,而是人类缺陷导致必然会有的,比如祭祖或露营时没把火灭干净等),而很少去普及山火常识以及今年贵州变暖变干等问题(雨水少了一半左右)。对整个天灾进程信息的匮乏、对山火起因本身的无知,加上整个煽动仇恨的大环境,最终就出现了“日本人放火烧贵州想要打击中草药行业”的离谱谣言。我身边好几个朋友在饭桌上都听到过了。

这个油腻情感专家的微博,让我想明白了,我为什么死活没法喜欢上《热辣滚烫》。对于文中列举的那些没工作的、肥胖的、不成功的、不符合标准的人,这影片并不能改善他们的处境,增加人们对他们的关注和善意——恰恰相反,它像所有的爆米花励志电影那样,judge他们,push他们,让他们处境更糟更难受。

PS:我知道肯定有人要这么怼我:让这些没工作胖卢瑟去看白日梦赘婿文,他们就舒服了。——我想回答的是,对于这些need help的人来说,《热辣滚烫》还真不如白日梦赘婿文,后者至少还能让他们暂时舒服一下下。而前者连这点舒服都不能给他们,还拿他们当素材,赚得盆满钵满。

再PS:我不知道文中列举的那些被要求去看《热辣滚烫》的没工作胖卢瑟是怎么想的,但如果是我,我也会非常讨厌这样的建议,以及这部片子。

吃饱了没事干(2009.2)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17)
时与势在我们一边(2021.1)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2021.2)
可以平视世界了(2021.3)
不挑战现有国际秩序(2023.11)

你看一下这个时间线(守势-攻势-守势),再想一想2021年发生了什么,就能意识到,后人写现在这段历史,必须从奥米克戎开始

@normanzxy 这就让我想到,贫穷,在这里为什么是一件如此难以忍受的事情?
因为它意味着几乎一切权利和尊严的丧失。
权利和尊严与钱挂钩。

反过来说,在那些对人的保护做的好的地方,贫穷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钱多,无非意味着选择多一些。可是选择多,并不意味着尊严上能有多少差别,基本权利上能有多少差别。一个可以到处旅游的人,并不比一个宅的人,尊严和权利显得更多更高。
选择多,它只意味着丰富性。
换句话说,尊严和权利,并不应该被钱来买卖。

所以回过来看,扶贫,我们可能忽视了这件事它的问题在于起点就有问题。一个人并不是因为贫穷才惨,而是因为社会刻意让贫穷的人活得惨。
如果社会依然不保护人,依然区别对待,看钱下菜,那么扶贫就是一个永远推不上山的石头,贫穷的问题就永远不会解决。
而那些问题并不是贫穷带来的问题,而是使贫穷成为问题的问题。

关于imposter symptoms:
你不必像别人想象的一样聪明/优秀。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身上的滤镜是无限的。人常常对各种身份标签有不切实际的想象,你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满足这些期待。没有人生下来是为了适配某种制度/文化制造的“理想形状”,不断提醒自己“符合/应得”某种认可只会把自己推向真实的反面。

再者说,某种境况从来不是和能力直接对等的:出身,运气,时机都很重要。世界上才不及位的人多了去了,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与其苛责自己,不如批判别人。

别人的不合理滤镜不必在意,反过来说,别人指责“我不配”,也不用太过当真。别人毕竟不是我,也只能从几个孔洞里想象我的能力,经验,兴趣和愿望,来自不准确想象甚至是恶意的指责,回一句“笑死”就好。

人生这么短,别假装成某个不是自己的人了。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