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认为自己纳的税即便被ccp拿去也是做城市建设方便自己日常生活的人可真够天真的,不说别的,就维稳费用也照样是从你纳的税里拿啊,网线另一头删你帖封你号甚至用傻x言论来气你的人可能就是用你的钱在养着呢,不觉得像吃了苍蝇屎吗

@Vacuity
……😅要不别编了吧,整个项目作废多好呢,还能给中共省点钱?不早就没钱了吗。

好倒霉啊,《清史》编纂收尾居然赶在了比清朝任何一代皇帝都要保守昏庸固步自封而且极端无能无知的本朝……😂😅很难想象,但我们现在就生活在一个最高统治者的综合素质甚至不配在清朝入围夺嫡竞争的时代……要不别编了真的,毕竟清朝存在本身就不符合大皇汉神族·大中华民族的正确叙事啊,就不符合🇨🇳特色的一切啊,堂堂天选神族皇汉怎么可能被区区关外女真给打败了呢?堂堂大清国又怎么可能被野蛮又落后的西方人给打败了呢?这不都属于辱华吗,这不就是辱华史吗?太辱了可🥹🥺🥺🥺这可怎么受的了呀,这不是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嘛,这可不阳刚呀~会导致全国人民阳痿的呀~~

希望《清史》能定稿出版之前当今执政的每个人及其追随者们、信徒众们都死光了😂😅 谁要看法西斯分子编辑出版的所谓历史啊?写了不如不写,不如上网多看几篇男权黄文爽文了。

今天CNN登出俄罗斯抓住的四个嫌疑人的照片,个个鼻青脸肿的都变形了,显然一顿好打。
俄罗斯这种国家,真的是一点脸面都不要了,殴打嫌疑人,我肯定所有国家都有。不过这种轰动案子,任何国家还当自己是文明社会的,都不会把人打到变形还能理直气壮的公布照片。难道“别打了,别打了,我是熊我是熊”的苏联笑话,是别人发明的?普京只想给群众看他多么雷霆手段,“犯俄罗斯者,必鼻青脸肿”,有不同意见的,都是白左圣母。我没有理由的觉得,贵国遇到这种事,可能会审完再打,还是会装一下起码的文明。普京这是直接中世纪,都不带装的。
俄罗斯可以正式跟塔利班们并列了。必须支持乌克兰打赢,你敢让塔利班称霸?

小时候在漫画杂志上看过一个在奥委会举办的全球儿童绘画大赛上拿到奖的北京少年,当时他的作品因为好玩有趣给我留下印像,另一方面也能从他的画里看出他的家庭氛围非常好:北京、中产、猫狗双全、艺术天赋、欢声笑语,简直是我最羡慕的原生家庭理想化模版。
前段时间想起他的画,想看看这个曾经的天才少年长大后会创作出怎样的作品,震撼我全家。一偏关于他的离现在最近的报道显示,他在清华美院读书时因沉溺游戏被母亲弄到了网戒中心,对,就是杨永信那个,还因为是清华生成了网戒中心的招牌和典型。
故事的结局是天才少年切割了原生家庭留在了意大利,他在知乎上还有个号,以杨永信受害人的身份接受采访控诉原声家庭对他的伤害,比如他妈强迫他用天赋和知名度满足自己的虚荣。至于创作,他在知乎里说自己并没有天赋,不过我觉得他捏的陶土很有趣,有他小时候作品里造型的影子……对了,他的故事里没有父亲,又是一个失踪的父亲,我只在他画里看到他爸。
如果你对这个故事感兴趣,他的知乎ID是王一南。

红楼梦最洼的三个论点(均出自B站):1.尤二姐居然痴心妄想上位当二奶奶,被正宫整死纯属活该。2.脱掉的衣服还想穿起来,尤三姐一边想上岸洗白还一边馋人柳湘莲的身子,简直又当又立(但是薛蟠馋就可以)。3.秦可卿怎么会是自愿的,仙女怎么可能有多偶制的淫荡性癖。
上B站前我以为“妙玉因为暗恋宝玉所以(当着钗黛的面)把私人茶杯拿给宝玉用”已经是最尴尬的观点了。

当马基雅维利说,被恐惧比被爱戴更安全时,他脑子里想的肯定不是对俄国的那种恐惧。这种恐惧主要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疯狂和野蛮。因为疯狂,所以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因为野蛮,所以就算办正事也极其粗糙。比如这次ISIS的恐袭,防范之松懈,反应之迟缓,处置之混乱,审讯之随意,宣传之悖谬,让人感觉这个国家简直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笑话。然而这并不好笑,这是真正的恐惧——这个国家不只是在进行一场疯狂的战争,它本身就已经字面意义上的疯了。像这样的国家,除了被外部或内部的敌人消灭(分裂甚至内战),没有什么能阻止它对外输出伤害。马克龙最近突然雄起,不排除抢占欧洲主导权的成分,但是从这个人一直在跟普京保持密切沟通的角度说,他应该也是意识到后者是真疯了。

对于非中文母语者,我能理解他们对“三体”的喜爱,因为他们观看的可以说就是一种幻觉,而非真正的“原文本”。

这部的英文译者是刘宇昆,本身也是非常好的科幻作家,我读过他的《奇点遗民》,还有《爱,死亡,和机器人》也收录了他的作品,他给《三体》做翻译,几乎算得上是重新锻造。而那些文革词语,光是注解就让人很震撼了。

大批斗:公共集会,旨在通过口头和身体虐待来羞辱和击溃革命的敌人,直至他们在人群前供认罪行。
struggle session:This was a public rally intended to humiliate and break down the enemies of the revolution through verbal and physical abuse until they confessed to their crimes before the crowd.

知青:无学可上的年轻大学生。
educated youths:young college students who no longer had schools to go to.

英文译本的开头是:“在40多天里,仅在北京,就有1700多名受害者在批斗会上被殴打致死”。(在原文中位于中间部分)

谁会不好奇这样一个作品呢,还嫁接在科幻世界中,确实天马行空。就像这个国家匪夷所思的历史构成,或者在《戏梦巴黎》中法国年轻人的墙上挂着毛像,人们真的相信,在素未谋面的东方,毛泽东建立起了一个“伟大的国家”。

相比起“刘慈欣”是一个什么样的作者、缔造出了什么样的科幻宇宙观,更引人注目的是,毛泽东政权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塑造科幻小说的进程。

塔吉克斯坦内务部公布了这两张照片,表明俄罗斯政府宣称的两名在莫斯科被逮捕的“恐份子”实际上根本不在俄罗斯,人家好端端待在家里。塔吉克斯坦内务部还表示,俄罗斯宣称在莫斯科被作为袭击音乐厅的恐怖份子而被逮捕的另外一名塔吉克斯坦公民,目前人在俄罗斯萨马拉打工,对自己突然变成恐怖份子感到惊恐不已。

我其实能理解汉服党内心深处对传统文化,认同感、归属感的双重焦虑的。而这在民国完全都不成问题,民国虽然战乱,但传统根子还在,社会上绘画、丝织、裁剪设计、工艺美术各种人才都在,还有《铁扇公主》《大闹天宫》这系列极传统美学的影片,完全可以走上日本昭和时代一样新旧并存道路的。

图二为开国大典上扮“玉女”的漂亮姑娘们,她们穿交领上襦,外罩如意云头合领衫,下穿白绫长裙,腰束锦带,看衣服的质地非常好是丝绸,被苏联摄影师用彩色胶片拍下来了,这样的“国风”和“新中式”多来几个啊,好看,爱看!那时候审美都还在!

而且这些衣服并不单纯的模古不化、照搬文物,它经过了设计改良,发型也是当时最时髦的,却融合的很好,很有中国气派,至于这股气是怎么断的,呵呵,还是得算到CCP头上。

这篇文章最触动/启发我的是这句话:“每个国家都统计犯罪率,但没有国家统计助人为乐率。”我们在观察一个社会的时候经常会这样,就是只看它存在多少问题,却忘记了社会活力、凝聚力与创造力这些要素才是关键。文章太长,节选三段:

1、缪达尔试图通过自己的经历和观察,回答一个令无数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美国人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有着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不同经济条件,社会存在着各种令人触目惊心的缺陷,是什么力量把他们凝聚成一个国家?

2、缪达尔认为,答案在“美国信条”中——尽管现实中普遍存在种族歧视现象,但几乎所有美国人都真诚地相信平等、自由、正义等价值,不但社会上层和富裕白人相信,而且底层白人和黑人也相信。他把美国人的这类核心价值信念称为“美国信条”(American Creed),并将其作为定位现实的价值坐标。

3、缪达尔回顾了他在美国接触和交往的无数熟悉的陌生人,有租地耕种的佃农、种植园主、工人、企业主、商人、银行家、知识分子、牧师、社区活动人士、政治领袖、街头地痞……他看到,这些不同种族、不同阶层、不同境遇的美国人,在相互矛盾的价值观、相互冲突的利益和五颜六色的社会面具后面,大都希望自己做个理性和公正的人。即使事情搞砸了,他们也有意愿诉诸良知,以求改进。

x.com/caminotexas/status/17719

#咨询笔记

上周的咨询里,咨询师把我童年的生活比作一条车水马龙的大街,把我妈妈比作一辆横冲直撞、毫无规则可循的危险的车,因为我始终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所以规则成了我最渴望的东西。我渴望,有那么一个红绿灯,所有的车辆和行人都会遵守它的安排。这样,只要我好好遵守规则,我就不会被撞死。

规则对我来说是一种安慰。

每当在工作上遇到问题,我的第一反应永远是:哪一环我没有做好?而复盘回去往往是合作方没有遵守(在我看来的)“规则”,又或者是,规则本身就不够清晰,这其实是大部分工作实际中的常态。我打电话向老板索求更清晰的规则,老板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所以他总是劝我把合作方当作“人”来考虑,更复合地考虑每一件事。可我陷在对“规则”的执念里,只会感到强烈的不公平。我如何能越过这些把对方当作“人”来考虑呢?我甚至都不把自己当作人。

是有这样的人的,他们从小就生活在田野里,村子中,即使不走斑马线也不会被车撞,甚至根本没有斑马线,甚至没有车。可我一直生活在大城市的车流里,我该怎么办呢?我只能抱住虚妄的“规则”不撒手,我知道很多人不遵守也没事,我知道我遵守了也还是会被撞,可我除此之外还能拥有什么。

说来日漫的坠落,萌宅黄废不是其原因而是其结果。
03年骨头社有部以理想主义为主题创作的冷番,叫做狼雨,小众到甚至冷番盘点上都排不上号。这种题材能拉到支撑起制作精良的投资放在现在简直不可想象(可能前有EVA吧),更不可想象的是居然还真的赚到了钱。
然后到了09年就连圣斗士这种经典大IP都开始赔钱,而且09年那版还是史上制作最精良的一版。此后诅咒一样,大师们开始陆陆续续的在商业上失利,包括创作出犬夜叉的作者高桥留美子。四大民工漫那就更不要说,扑街的扑街烂尾的烂尾,你看博人传。进击的巨人就是回光返照。
现在看到新海诚给刘慈欣写推荐腰封,刘慈欣给他提鞋都不配。然后推上一众顶着高达和EVA头像的人大谈特谈三体……日宅啊,你们真饿了啊……

真搞不懂日本人怎么那么喜欢三体,其中还不乏一些死宅,新海诚给日版三体写封推带给我的塌房冲击就好比是宫崎骏给东条英机画宣传片。你们不是最重视人物塑造的吗?银英传它不香吗?算了反正美国人都能选出个川普三体在日本打败银英传又算的了啥,最好能再火一点,我想看日二次元版的文革。

这篇文章的分析,能充分解释,为什么你国墙内舆论场是这么一副群氓乱舞、反智至上的面貌。

毛星火也好,此次事件中的发飙大妈也罢,他们都具有两个共性:
1,对正常的经济活动,参与程度不高。
有的是原本的正当收入很低、准备靠哗众取宠带货赚钱(毛星火);
有的是吃财政饭的体制内人or退休人员,所以会觉得,自己能吃上饭是因为共产党好,而不会感谢纳税人(此次的发飙大妈,大概率是如此)。
2,他们的言论(不管多么荒唐和过激)都能得到官方的暗搓搓支持庇护。

而那些礼貌而无力地为苹果辩护的排队买家,他们的共性,则与前一种人完全相反:
1,他们是真正在经济活动之中,凭借聪明才智和诚实劳动赚钱的日子人。所以他们现在还能买得起苹果,并且知道苹果比华为好。
所以,他们的生活,有太多的坛坛罐罐想要保护,经不起半点磕碰。
2,如果他们敢回嘴反驳前一种人,他们就会遭到很大的麻烦,网暴乃至丢工作会纷至沓来,且不会得到任何保护。

而这也是你国局域网舆论环境的真面目:
——很小一部分不纳税少纳税、不创造价值的人,拿着大喇叭狂嚎鬼叫,喊着皇上爱听的话;大部分正在为这个社会扛鼎的纳税人、日子人,只能闭上嘴躲远点。

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

关于"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美版三体给了我一个启发:文革虽然是个特殊的政治进程,但是演给其他国家的人看,就需要一种普遍人性的打开方式。不然就变成了一种奇观呈现(你看中国人多变态),这才真是辱了,而且也没啥意思。所以在第二集里叶文洁和打死她父亲的红卫兵的对话,没有提到任何意识形态的问题(甚至台词都不是“反动学术威权的女儿当然聪明”,而是“学术权威的女儿当然聪明”),而是集中在两点:1、我那时还只是孩子;2、我笨,我没有前途。前一句话,接在“我的胳膊因为坏疽被生生割下来”的后面,但似乎又是在暗示“我当时把你爸爸打死是因为我还小”,同时又表明“更让人触动的永远是自己的痛苦而非罪孽”,这个语境设计真是太高明了。后一句话则有三层递进,一是自我维护:“你现在之所以能够高高在上跟我说话,无非是因为你聪明,国家用得上你,可当时国家不也用得上我吗?所以你也别太得意”;二是(可攻可守的)自我剖析:“像我们这种人,好容易逮着一个机会能够狠狠欺负你们这个阶层的人,怎么可能放过这个机会呢?”之所以说这句话“可攻可守”,是因为它既可以说是求饶(我笨我没有前途我跟你不是一个层次的你就放过我吧),也可以说是抖狠(我反正一无所有你也别把我逼急了)。所以(这就递进到第三层意思了)它也可以说是给最后那句狠话做了铺垫:要是今天有机会的话,你爸还是会死在我手里。而最后这句狠话,既可以说是话赶话逼到这儿来的,也可以说是这个曾经的红小将(作为一个永远不可能翻身的弃子)最后恶心你一把的绝望反击,还可以说是对宿命(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悲剧的人性之必然)的揭示。既悲惨又恐怖而且还无可奈何,只能用“见之悚然”来形容。对于作为一个作品整体的《三体》剧而言,这两段文革戏不是饺子的醋,而是龙的晴。

三体在西方有热度并没有什么稀奇,也并不能证明任何事,因为人家的「喜欢」和你老中那种「八百年来终于有一部能拿得出手且挑战了我本人智商上限我还看懂了我厉不厉害你们老外快来品品我大中华创作者厉不厉害我聪不聪明是不是比你们西方人强多了」的狂热推崇是完全不同的,一方面当然是西方自由市场文化创作表达的自由,就是市场上出现了这么个东西,总会有一些乐于挖掘新鲜乐趣和乐于拿偏门作品装点自己品味的人会喜欢和推崇(例如小岛秀夫这种),这里面包含了逆反心理和距离产生美以及内部单一性导致的长期审美疲劳对新事物的猎奇崇拜,民主世界对赤色政权下产物的渴求本来也不是新鲜事,这种隔岸观火的崇拜本身也只能诞生在一个安全自由的土壤下,比如马列主义在西方一直都有受众,共产意识形态更是常年被西方极左当做什么人类终极追求,没有切实活在糟粕里的人当然不会对这些事物中的糟粕有什么敏感体会,而只会看到那些最差异化的东西,我们看待共产主义看到的是对个体的泯灭和必然催生的独裁专制,但身处资本主义民主社会的人更容易被其中对资本主义黑暗面的批评所吸引,所以,当然三体在西方一定是有受众和热度的,但这并不能证明任何事,也并不会掀起什么真正的波澜

我觉得关于工作,恐怖的不是进入了一个恶劣的职场环境(工资低/上司压榨/同事小人多),恐怖的是你发现自己没有跳槽辞职的余地,你没办法退出这个恶劣的环境,这才是最消磨精神力的东西。有时候看到人抱怨某某领域环境太差,我这个工作没两天的人会产生一种何不食肉糜的想法:干嘛不辞职呢?(我对目前工作的态度就是随时辞职)但实际上有太多人出于种种原因没法辞职,那抵抗这种绝望的方法只有摆烂了,大家都糊弄度日,以期不陷入更深的绝望。无论在任何地方,有退出机制和plan b,都会成为行事的底气,就像自杀是退出人生的底气。

So, “道德标兵”美国人,鉴于制止恐怖分子人人有责的原则,提前通知普京,Isis要搞事情。普京,我怀疑他以己度人,根本不相信“敌人”还能这么“好心” 提醒自己有危险,那必须是美国人狼子野心,蓄意破坏俄罗斯安定祥和的团结气氛。普京有这种消息会通知敌对阵营吗?当然不会,他会在地堡开香槟。普京的亲儿子遇到这类事情,当然是一模一样的反应。(我敢赌10刀)
克格勃前领导,普京,一再证明他的情报部门是骗钱的,能充分说明他自己的能力是个啥级别吧。美国人在乌克兰这件事上已经证明他的情报部门可以接管你们家的情报部门,普京,仍然选择不听不听,老鼠念经。再一次证明独裁者的共同毛病,颟顸。最后他们都是死于颟顸。
我就猜死难者里面有多少人是去投票给他的?公开反对他后果很严重,没多少人有这个勇气,不反抗不丢人,至少可以不合作,比如拒绝去参加投票演出。投了他的票的,就好自为之吧。他马上证明给你们看,他是个啥。

说句题外话,我看了几个文革纪录片,其中几次接见红卫兵、集体批斗这种场景是会有点类似邪教的集体癫狂的,很多亲历者都描述的很类似,说恍恍惚惚,梦一样的激动和兴奋。只听过一个人说自己很冷静,仔细观察了毛主席的样貌,我认为其实就是类似集体癔症,人类中出现这种现象并不鲜见,中国就是其中的沃土,但现在的欧美演员因为社会长期稳定和理智,是很难抓到这种疯癫内核的!

有个香港电影叫《鬼干部》大致就是说很久之前一个血魔危害人间但被封印了,但文革的时候又挣出来,附身到一个干部身上祸害别人,其实用了描述那些场景的人还挺好理解,挺中国语境的,中邪了被恶魔附身了,癫狂了呗!

显示全部对话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