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不要觉得在打下台湾之后中国就会停火了。
首先,为打台湾而准备的庞大军事机器不可能在打下台湾之后马上解散;
再者,一旦老中对这件事的热度过去了,对一尊和你共的不满情绪重新抬头,他们马上会再次用战争转移矛盾;
第三,作为一个连“人类起源”这种学界已有公论的话题都可以强行捏造利用,创造“独立起源说”以满足国民虚荣心的政党,你共不会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国际法或者和平条约的,在决定开打之后理由自己就会蹦出来。
你想不出中国要拿什么理由攻打新加坡那是因为你有道德底线和逻辑思维,但他们没有。

其实挺悲哀的,中国的朝堂、部分知识分子、部分平民,对科技发展的认识,永远停留在这种档次:
1、理工科牛逼、文科是垃圾。
2、北洋水师买了最好的船,天津建了超大型现代化军火厂,大清江山永固叻。
3、诶?!甲午战争怎么咱们全军覆没了呀,诶?!

显示全部对话

为了确认一下忽必烈的汉化程度,我又了解了一下忽必烈,他本人不会说汉语,更不会读写汉语,他用的那一帮汉臣,甚至都不是原教旨主义的宋人,很多是汉化的金、西夏和契丹贵族,他的确比其他蒙古贵族更汉化,但那也是为了治理国家,总之别太一厢情愿把他想象成精神汉人。

但是我意外了解了忽必烈两次东征日本的细节,看完之后就是感觉,日本人武德也太充沛了,两次抵挡住忽必烈的强大攻势,固然有台风、水战和主场优势,日本武士的勇武也功不可没,中国人对日本果然太轻视和误解太大,从来没有正视过日本人战斗力很强的事实。

美国会折腾到啥时候不好说,最乐观的估计是中期选举,最悲观的估计是川普下去万斯继续干(川普本人修宪/连任基本不可能),但是简中的解读比较牛逼,直接对标到苏联解体和十年文革了。更牛逼的是,在他们的评价体系里,美国宪政的纠错能力,连文革之后的拨乱反正都不如。事实上,之所以说中国政治体制的纠错能力史上最差没有之一,最典型的证据就是文革:非要等到发动者自己死掉+政治秩序和国民经济已经崩溃到大多数当权者本身也以深受其害,才足以产生纠错的动能,这是何等的顽固愚蠢和残酷?川普可以随便骂,但是连文革之后的政治转向都变成了一种优越感,老中人善于找自信的能力,也真是让人目瞪口呆。

@MulanPurple
为了省下城市户口那点口粮,它们可是已经干过更灭绝人性的事儿,在大饥荒年代把城市居民家属往农村撵,在这之后又把几十万上百万的城市小老百姓未成年孩子撵去上山下乡。(然而血茅台是绝对不能省的!)

@MulanPurple
我至今还记得,你国户籍制度有个特别奇葩的规定:如果母亲是农业户口,即使父亲是城市人、非农户口,小孩也只能是农业户口。这就是为了避免农村女性靠嫁给高贵的“城市人”,让她和她的孩子获得更好的社会福利。对自己的国民刻薄如此,这国不亡,才是没有天理。

@Rwby
我不客气地说,西部尤其是西北,已经有很多地方根本不适宜于人类生存了。但你国的既定国策就是,把编户齐民(尤其是农民)死劲按在原籍的农村土地上,不允许自由迁徙(一方面是社会福利差距太大,一方面是怕产生流民问题)。结果就是靠转移支付拼命砸钱,在穷山恶水修路修电修通信搞一堆大白象工程(顺便喂饱本地婆罗门),硬把农民都按在当地。

工农兵大学生会心理扭曲是一种必然。
那个时代的工农兵大学生分两种,一种是确实聪明优秀,不需要推荐也能上学,能够学有所成,并不比自己考上的差,但谁认呢?“伪大学生“是一生都摘不掉的标签。更不要说第二种占绝大多数本来就不配的,连小镇上的做题家都瞧他们不起,更不要说他们仕途之后,面对的都是富商巨贾,高华精英,在他面前说个英语就能让其破防。恨西方恨商人恨文化,就是这个道理。
我曾经的中学就有一位老师是清华毕业的工农兵大学生,学生都嫌弃他脾气讨厌还教的烂。他只教政治,只教文科尖子班,但全年级的文尖班只有一个,就可想而知这其中的拧巴和尴尬之处。而且我严重怀疑以我们小县城的权力天花板,是不可能推荐哪个工农兵大学生上到清华的。这个清华老师可能曾任职于市区哪个好单位,因为各种原因比如背景失权,被弄到这种市区外围的县中学当老师,也未可知。

今年以来,特斯拉跌掉的市价,超过了所有其它车企的整个市值的总和,包括法拉利、丰田、本田、通用、福特、阿斯顿马丁、奔驰、宝马等等你能想到的 OEM。三个月赔进去十几个大公司的本钱。 :0090:

说到压力病,我个人的病症之一就是肌肉紧张,包括但不限于:盆底肌高张,且有损伤

物理治疗师和普拉提教练都万分诧异,我一个从来不曾怀孕和明显受伤过的青中年女性怎么会有盆底肌损伤?!

原因就是自小高敏感在种种不利因素下,长期默默忍受,身体变成了消化压力的工具,劳损了。
那种压力甚至不亚于怀胎九月的重压,长期压在我的躯干腔体里,整个腹壁和盆底肌都在忍受中紧绷,如同一直被沉重的胎儿子宫羊水推挤着身体,直到损伤都停不下来,也没有截止的尽头

资深的康复师第一次看我身体肌肉和关节的情况,捏着我从小学就渐渐变形的手指关节说:你大脑处理压力的阀门一直无法关闭,持续输出全身的紧张信号。

今天,
阅读到这部分,划线转发给康复师和普拉提教练,两边都回复我:说的就是你呀!太不容易了。
我:幸亏发现了,还有你们帮忙解决

所以说什么降噪耳机用多了,抗压阈值会降低根本是狗屁。

身体在压力中会持续受苦,意识只会用切断感知的方式保护人,但身体的伤病不会就此减轻――你意识不到,并不代表它不存在!

该病该残该疲惫,还会发生。

“往好处想”、“这能锻炼人”、“不要去想”、“不要给自己暗示”、“不要去强化感知”、“告诉自己都是错觉”.......都是狗屁!
在这些毒奶灌注下,伤病疲劳的凄苦后果,依然只有本人承受。

喷毒奶的人不但不需要承担康复过程中大量的时间、精力付出,也不需要支付昂贵的康复费用,更不用忧心寻找足够专业又支持的治疗师解决问题

治疗真的能每年花掉小康人一年的收入,花掉一半的人生时间。这些成本这些苦难,说这些话的人承受吗?

这些喷毒奶的甚至还能再轻飘飘PUA一把:就是不够坚强,意志力不够坚定,能力差不能屏蔽外界的影响,是你自己的问题,你不行,关我们什么事。
不,压力就是你们造成的,你们自私浅薄地施压,并且永远不会承认

so, no.

#cptsd
#复杂性创伤应激
#HSP

赴美是生活,反美是工作
偷税是生活,谴责偷税是工作

这就是爱国大V

日本历史上,明治维新以前,有些地方女生婚后不是立刻落夫家的,所谓“直到丈夫的母亲去世,妻子才会穿上漂亮衣服,这样落夫家。”(即使是柳田国男这样极早的研究者的著作里,也有提到过)
还有就是,历史上的上层的婚姻与亲密关系传统,尤其是中世。平安时代的比较开放的亲密关系,很多人都有一些了解,到了中世早期,上层的婚外情还是不少的,问题也不会像后来江户时代那样“严重”。
以及,日本历史上看的是双系血统,对于母方父方的亲戚,没有什么太大亲疏区别。呈现出,都是自己家人,分亲疏也没什么意思,这样的即视感。所以,也不会像汉地一些人那样“不能娶堂妹”。
不仅堂姐妹,辈份也不是什么问题,中世有的名人,比如娶了自己姨母(北条义时),比如娶了姑母(岛津义久)。
至于江户时代,东北商业市民家庭的长女继承传统也是很值得注意的。
而且,历史上的女生比起从夫更倾向于从父,“出嫁从夫”是江户时代以降,到太平洋战争期间大肆宣扬的。
所以,这些婚姻家庭传统看上去不符合所谓儒家礼法。
所以“东亚历史上的婚姻传统”整体论是非常有荒谬性的。

“没钱就别生”是很难听,但换成“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残酷环境里,没能抢夺到能持续保障小孩基本生存条件的资源(比如安全、健康),就应该慎重考虑繁衍”是不是就合理多了?

这个解读很有趣:早在圣上力推一带一路之前,李嘉诚(在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事实上已经建成了经济意义上的“一带一路”。但这并不是说,圣上只是错在没有早一点意识到李嘉诚的统战价值。恰恰相反,李嘉诚能把这事以江时代的“闷声发大财/在商言商”的方式做成,本身就是打在圣上脸上的一记耳光。证明了根本不用政治操弄,专心搞经济也能实现(哪怕是民族主义意义上的)目标。或者反过来说,如果不是圣上登基以来这通穷人乍富的折腾,中国的实际影响力,会比现在大得多。更别说如果中国经济如果不是被搞到现在这个灯枯油尽的鬼样子,摊上一个两百多年一遇的川普,借机登顶也不是没有可能。再说远一点,邓小平当年说“韬光养晦”,本身就是憋着等机会的意思。现在这个最好的机会,就这么被圣上的沉不住气给错过了。

Roxane Witke在《红都女皇:江青同志》里写道:
与土匪王子的婚姻给了她革命先锋的地位。

昨天談到權力和金錢的魔力都在流失,所以如果你現在用你的生命去追逐這個,就是在追逐一支下落的箭矢,最後的結局就是狠狠地臉著地,這個過程就叫墮落。

不但自己不必追逐這個,也不必對有權有錢者抱什麼期待。以川普為例,他之前多次談到自己不喜歡什麼project 2025,但我們可以看見,事情的發展就是按照這個來的。

我相信川普沒有撒謊,他畢竟是老人,成長於舊時代,年輕人搞出來的新玩意兒和他的審美不合是正常的。然而現在的環境沒有他選擇的餘裕,這有點像你打遊戲,就算你不喜歡一條道走到底的迷宮,你還是得這麼走,因為沒有別的選擇給你。

中國同樣沒有這種餘裕。在我的觀察中,這幾個月消費降級還在持續。雖然宣傳攻勢不少,比如DeepSeek的成功,哪吒注水的票房,都能讓鼓舞起部分人的信心。但我們看不到意料之外的東西,大船還在沿著舊日的航線運動,而這是必定要撞冰山的。

比如最近他們還在努力發展STEM的教育,削減文科,這就是典型的舊時代的思路。又好比用國債借錢給公務員發工資,這和新冠應對的思路如出一轍。

武漢封城時我就有質疑,這種封城方案實質是認為新冠就和SARS一樣,6個月後就會神秘消失,可如果他不消失,你怎麼辦?後來的結果我們都看到了,不消失就傻眼了,一旦選定了方向,中途也是不能拐彎的,非得撞到牆才有改變的機會。

新冠的案例已經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現在還採用舊時代的解決方案去應對新的問題,哪怕這道題你之前見過,是必然要撞山的。現在很多人看到川普的表現,覺得還是老中好啊。這讓我想起了新冠期間對老中對美國的嘲笑。川普的很多政策我認為是及時的糾偏,比如對政府僱員的收縮,科研經費的削減,減少對外責任的承擔等等。習慣舊秩序時代的人會對他身上的混亂感覺不適,但這就是新時代的氣息,你早一步適應,就早一步起步。

用國債發公務員工資只在一種條件下才成立,那就是我先穩住隊伍,然後發展一下經濟,等經濟發展起來,再還這個欠債,皆大歡喜。你看看是不是和新冠的應對思路是一個模式?他們完全套用了過去舊時代的經驗,不問要是經濟發展不起來怎麼辦?就像他們不會問如果新冠沒有和SARS那樣六個月後就消失怎麼辦。

舊時代的成功者充滿自信的走上牌桌,全壓大,只要中了,前面輸的都全能回來。上次他們就是這麼贏的,這次也不例外。你信嗎?

to be continued……

《捉刀漫谈max|统治者为何宁愿玉石俱焚,也不愿意让利于民?》

阅读全文:🔗 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